李紅梅+鄒楊
“357”高效課堂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F(xiàn)以人教版課標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為例,談談踐行“357”高效課堂模式的做法和思考。
一、目標引領(lǐng),有效嘗試
目標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二是學生的學習目標。“357”課堂教學模式倡導教師備課時不僅要考慮教的目標,更要考慮學的目標,以此杜絕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以講代學的“滿堂灌”現(xiàn)象。
初讀感知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了由易到難的三個目標: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②指導學生認讀生字詞,在此基礎(chǔ)上讀好難讀的句子。③通讀全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學會概括的方法。在目標的引領(lǐng)下,學生明白了學什么、怎么學,從而讓自主嘗試的目的性、針對性更強;教師知道了導什么、如何導,從而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
文本中有幾個比較難讀的長句子,如“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睘榱艘龑W生把這個長句讀好,在檢查認讀詞語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適時出示了“凋零、含苞、綻放”三個詞,讓學生在認讀、理解“凋零”的基礎(chǔ)上,讀準與其意思相反的“綻放”,然后用“這幾個詞語都是描寫花朵的,在文中還是描寫花朵嗎?”引出這個句子,進行朗讀指導。有了認讀詞語做鋪墊,學生再讀句子就容易多了。同時,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把年輕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更好地表現(xiàn)出生命的美麗與脆弱。
二、合作探究,有效生成
通過自學,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為了進一步加深理解、形成共識,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
1.借助學習小組,引導合作探究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開展組內(nèi)交流,不僅能讓學生與同伴分享自學成果,而且給他們提供了和同伴共同探究的機會。
自學結(jié)束后,教師讓學生把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的同學聽,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lǐng)下,緊緊圍繞文中的重點語句,發(fā)表各自的觀點。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然而,要想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血緣關(guān)系,大約在十萬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背踝x后,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感受——找到適合的骨髓十分困難,但對文中是如何具體表現(xiàn)出這種困難的,大部分學生認識比較模糊。通過學習小組討論,學生逐漸明白了可以抓重點詞語進行體會。于是,他們有的抓住“談何容易”感悟到找到適合的骨髓極其困難,有的抓住“十萬個”理解到骨髓排查過程猶如大海撈針般艱難。
2.借助科學評價,推進合作探究
巧妙、有效的評價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應多角度、多維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讓他們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看到不足,明確方向。
教學中,一名學生在朗讀上文提到的描寫小錢病情的句子時,讀得語調(diào)高亢、滿懷激情。教師提醒他:“你讀得很流暢,很有感情,但此時此地,用這種方式表達感情是否恰當?”學生心領(lǐng)神會,改換成低沉的、滿含憂傷的語調(diào)朗讀句子。剛讀完,教室里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學生用掌聲表達了對該同學的肯定,這也是一種評價,這種評價往往更具激勵作用。
三、互動展示,有效提升
自學、群學中形成的不同觀點,為展示奠定了基礎(chǔ)。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碰撞思維,達到對文本的深度解讀,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1.展示中引導碰撞
文本中有爭議的地方、學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等,是很好的教學資源。教學中,教師應抓住這些資源,引導學生在交流、碰撞中產(chǎn)生思維的火花,讓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
“小錢是幸運的,幾經(jīng)輾轉(zhuǎn),終于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蔽闹械倪@句話出現(xiàn)在描寫小錢病情之后,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產(chǎn)生了分歧。部分學生提出:病情如此嚴重,怎么會是幸運的呢?教師借助這一矛盾點,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碰撞。經(jīng)過幾輪辯論,學生終于達成了共識:小錢這么年輕就得了白血病,是不幸的;但他最終找到了匹配的骨髓,又是極其幸運的。
2.展示中習得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苯虒W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chǔ)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更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
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本年段的教學重點。為了引導學生習得歸納的方法,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教師問:“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要么整段讀課文,要么語言十分啰嗦。教師依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整理出如下板書:
2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大 陸 臺 灣
小 錢 捐骨髓 青 年
白血病 地震中
接著,引導學生對照板書,從兩個角度復述課文內(nèi)容:一是“大陸的小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的青年在地震中捐獻骨髓,從而在海峽兩岸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橋?!绷硪环N角度是“臺灣的青年在地震中為大陸患白血病的小錢捐骨髓,從而在海峽兩岸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橋?!苯?jīng)過多次復述后,學生較準確地歸納出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了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地點和事件進行概括。
3.展示中引導提升
引導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和交流,從而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課文第2段介紹了小錢的病情,然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僅從文字表面很難真正體會到小錢對生的渴望。為了讓學生走進小錢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你就是躺在病床上的小錢,此時,你會想什么?”“命運啊,你為什么對我這樣殘酷?”“不,我不想死,我一定要活下去!”通過交流,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合適的骨髓對于小錢的重要,真正體會到了小錢對生命的渴望。
教學中,教師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升素養(yǎng),素質(zhì)教育的夢想離我們就不再遙遠。
“老師,這里積的整數(shù)部分不應該是四個二!”一個聲音打斷了大家的聲音。原來是曹心雨,她是大家公認的優(yōu)生,平時埋頭學習,不愛張揚,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就是“低調(diào)”。今天她能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見解,實在難得?!盀槭裁茨??說說看?!蔽艺嘤谡也坏脚囵B(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的機會,連忙充滿期待地問。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聽出了問題所在,她把這道題的規(guī)律與上一題混淆了。我沒有糾正她的錯誤,而是把球拋給了其他學生。不出所料,另一個學生指出了她理解的錯誤,并且很清晰地把解題思路和規(guī)律講解了一遍。我問曹心雨:“你明白了嗎?”“明白了?!彼c點頭。我趁機表揚了她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的做法。
高效課堂帶來了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的變革,讓學生有了興趣,有了自信,讓老師有了激情,有了目標。
(谷城縣冷集鎮(zhèn)雙橋中心小學 張 楠)
以往的課堂在我眼里就是三句話:同學無精打采,老師滔滔不絕,粉筆沙沙作響?,F(xiàn)在,課堂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鈴鈴鈴!”上課鈴唱著枯燥無味的歌,同學們無精打采地走進教室,只見黑板上寫著1-12幾個數(shù)字?!半y道今天破天荒要搞什么活動?”“估計是吧!”在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聲中,老師走進了教室,貌似看出了我們的疑惑。“黑板上的1-12是小組編號。從今天起,每三排為一個小組。老師提出問題后,小組間可以自由討論。優(yōu)秀的組員和小組,會得到小紅旗等獎勵?!苯酉聛?,我們把課桌進行了組合,正式建立了學習小組。
小組的建立,讓課堂面貌煥然一新。我們在小組內(nèi)開心地交流、快樂地討論,許多平時內(nèi)向的同學也舉起了手。
(谷城縣實驗小學五(1)班 馬瀟洋)
責任編輯 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