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晶麗
機油是柴油機使用中主要油料之一。柴油機工作時,運動件的各個摩擦副都必須得到良好的潤滑,以減少摩擦損失和零件的磨損,保證柴油機的正常運轉。正確使用柴油機的機油,關系到柴油機的動力性、經濟性和使用壽命,也是農用車使用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機油的作用
機油在柴油機中起到以下6個方面的作用:潤滑、密封、冷卻、清洗、減振、防銹蝕。
(1)潤滑作用。柴油機運轉時,存在著摩擦損失,如活塞組與氣缸壁的摩擦、曲軸軸頸與軸承的摩擦、帶動各輔助機構和附屬裝置(配氣機構、風扇、各種泵和發(fā)電機等)的運動阻力往往較大。柴油機的潤滑系統(tǒng)靠壓力或飛濺將機油送入摩擦機件之間,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層油膜,使兩個摩擦表面盡可能不直接接觸,使金屬間的干摩擦變成液體摩擦或半液體摩擦,以降低各運動機件的摩擦系數,減少摩擦損失。
(2)密封作用。柴油機中的缸套、活塞和活塞環(huán)等零件的制造存在加工誤差和微觀不平,活塞環(huán)處的氣體泄漏總是存在的。柴油機的潤滑系統(tǒng)就是把機油粘附在零件表面上,形成的潤滑油膜充填配合件間隙,增加缸套、活塞和活塞環(huán)之間的密封性,減少壓縮氣體的泄漏,阻止廢氣向下竄入曲軸箱。當柴油機使用后產生一定磨損程度時,機油的密封作用更為突出。
(3)冷卻作用。油料在氣缸內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量,溫度高達1800~2000 ℃。有相當的熱量被缸套、活塞、缸蓋、機件等零件吸收。有一部分熱還傳遞到曲軸和軸承等部位,加上往復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的機構、機件自身產生摩擦熱,這兩部分的熱量如果不及時散發(fā)出去,將導致機件過熱,發(fā)生拉缸和燒瓦事故。柴油機的潤滑系統(tǒng)就能使機油不斷產生循環(huán),將機件的熱量傳給機油帶到油底殼,通過空氣冷卻后再進行循環(huán),協(xié)助冷卻系統(tǒng)保持柴油機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工作。據測算,機油帶走的熱量要占柴油機散熱總量的30%左右。
(4)清洗作用。柴油機工作時,由于運動副零件互相摩擦產生磨料磨損,留下合金粉末和鐵屑,加上機油本身變質、氧化,將產生油渣、積碳和漆膜。柴油機潤滑系統(tǒng)使機油在兩個零件間隙中流動,把摩擦表面磨下的合金粉末和鐵屑以及被氧化產生的積碳和油渣帶入油底殼,循環(huán)經過機油濾清器而被其濾芯濾掉,保持機油和零件摩擦表面的清潔,從而減少零件的磨損。
(5)減振作用。柴油機燃燒爆發(fā)時,機件會產生沖擊振動。機油存在于曲柄連桿機構的配合運動件之間,形成的油膜可吸收一部分因燃燒、換向而造成的沖擊能量,以減小振動,降低噪聲。
(6)防銹蝕作用。柴油燃燒后產生部分水分和其他腐蝕零件的物質,如生成的硫酸、亞硫酸等物質。潤滑系統(tǒng)能把機油吸附在零件表面上,減少了腐蝕物質與零件的接觸面積,減少了零件表面的氧化和銹蝕。還可在潤滑油中加入一些添加劑,有效地中和那些酸性物質,防止零件被腐蝕。
二、走出機油使用誤區(qū)
1.不同牌號的機油不能混合使用
不同牌號的機油,除黏度等級不同,其添加劑品種和數量也不同。不同類型的添加劑其化學性能不同,混合使用可能會發(fā)生化學反應,降低機油的使用性能,加速機油變質。
2.機油牌號使用不當
不同型號的柴油機的技術狀況和性能要求不同,要求選用的機油牌號也不相同。如果柴油機所使用的機油不符合規(guī)定,機油就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效能。
3.柴油機使用汽油機機油
柴油機的壓縮比是汽油機的2倍多,其主要零件受到的高溫高壓沖擊要比汽油機大得多。柴油機機油中含有抗腐劑,而汽油機機油沒有這種抗腐劑。如果將汽油機機油加入柴油機,軸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現斑點、麻坑,甚至造成成片剝落的不良后果,機油會很快變臟而加速變質,并導致燒瓦抱軸事故發(fā)生。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大,這種有害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會形成硫酸或亞硫酸,連同高溫高壓廢氣一道竄入油底殼內,就會加速機油的氧化與變質,故需在柴油機機油煉制過程中加入一些抗氧化的添加劑,使機油呈堿性,而汽油機機油則不加這種添加劑。
4.換機油時不清洗潤滑系統(tǒng)
在更換機油時,若不清洗潤滑系統(tǒng)或沒有認真清洗曲軸箱、機油濾清器、機油散熱器或漏裝機油濾清器的密封墊圈,新加入的機油也會被發(fā)動機內沒有排出的膠質和污垢所污染,導致新換的機油性能快速衰竭下降,加速機油的變質。
5.小視機油中進水
當柴油機出現濕式缸套穿孔、氣缸套阻水圈損壞、機油散熱器損壞、氣缸墊損壞、氣缸蓋損壞等原因時,冷卻水就會進入機油中,使機油乳化而變質。機油中含有水分會加快油泥的形成,機油變成乳化液破壞了油膜。試驗證明,當水分達到1%時機件磨損率將提高25 倍。
(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