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麗
(沈陽市裝備制造工程學校 德育教研組,遼寧 沈陽 110000)
發(fā)揮中職思想政治課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王洪麗
(沈陽市裝備制造工程學校 德育教研組,遼寧 沈陽 110000)
思想政治課在高中階段既承載著經濟、政治、哲學等知識、技能的傳授,又承載著德育的功能。因此,充分利用政治課的教學載體形式,把德育工作滲透到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從而充分展示政治課的德育魅力。
中職思想政治課 德育 作用
《中學德育大綱》指出:“思想政治課是向學生較系統(tǒng)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門課程,在諸途徑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課程教學為主要形式,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理論觀點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武裝學生,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認識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庇纱丝梢钥闯?,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思想覺悟,轉變學生思想,應該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環(huán)節(jié)。這種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應用與完善,為未成年人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社會進步的新思想、新觀念正在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但一定程度上也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有些學生甚至存在思想錯位?,F(xiàn)以職校學生為例,我就其成因及教育對策談談看法。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一是學生甚至家長對德育的忽略與輕視。入讀職校的學生大多數是中考、高考的落榜生。相對而言,他們的文化素質、認知水平較低,道德修養(yǎng)還有欠缺。對部分職校學生(包括他們的家長)來講,進入職校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認為到職校僅僅是為了學一門技術,將來順利就業(yè)。既然有了這樣的心理定勢,其德育心理往往是消極的。
二是學生的心理因素導致對德育有意無意地抵制。職校學生正值心理學上講的“斷乳期”、“危險期”。一方面學生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增強,渴望擺脫家庭和學校的約束,尋求獨立和平等,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意志品格尚處于形成過程之中,情緒不穩(wěn),容易產生偏激和逆反心理。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要發(fā)揮思想政治課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應該從以下方面強化其德育功能。
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對職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面對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認為應更新教育觀念。更新觀念重點體現(xiàn)在一個重視、兩個克服上,即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義傾向;更新人才觀念,克服用一個模子培養(yǎng)人才的傾向。必須樹立為受教育者終生學習打好基礎的觀念,樹立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合格公民的觀念。按李嵐清同志提出的“六個學會”教育、培養(yǎng)、訓練學生,即教育、培養(yǎng)、訓練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和創(chuàng)造,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健體。
要做好學校德育工作,必須提高學校干部和教師的素質。學校重視對教師的培訓,通過教育理念學習,舉辦專題講座,加強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德育工作者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傳播者和建設者,要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職業(yè)道德是學校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利用高二《哲學常識》中有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容,讓學生明白: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導向作用,這三觀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你辦事能否成功,也關系到你的人生價值能否實現(xiàn)。
現(xiàn)在某些中學生之所以癡迷網吧、武俠小說等,而不愿坐在教室學習,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沒有人生的目標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面對這種情況,我一方面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講樹立崇高理想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通過自己身邊和社會上的一些先進人物事例,如 “感動中國”中洪戰(zhàn)輝、叢飛、郭明義等人的事例,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理想。有了自己的理想,學生就會為之努力、奮斗。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各種形式的案例,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情境,誘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一位教師在人生觀的教學中,采用了兩個視頻案例,一個案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潘清安的殘疾人的故事,他失去了雙手,卻頑強地與命運抗爭。他能自理生活,能干家務和多種繁重的農活,還能用光禿禿的雙臂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他的臉上始終充滿自信的笑容。在觀看過程中,學生連連稱奇,對主人翁佩服有加。另一個案例展示的是一個貧困的女大學生如何克服生活的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價值的過程,令學生感動不已。在觀看過程中,學生全神貫注,有的眼里泛起淚花。觀后進行了熱烈討論,學生爭先恐后發(fā)言,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面對逆境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樂觀進取的理念自然從學生嘴里說了出來,深入學生心中。這種滲透收到了講解無法達到的效果。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廣大青年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喚起學生的良知、同情心和羞恥感,能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職責和對社會的義務,還能協(xié)調人際關系,從而使整個社會沿著和諧、有序、健康、文明的軌道發(fā)展。在教學中,我結合《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中的有關“職業(yè)道德”、“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等內容,注重對學生一日養(yǎng)成行為規(guī)范教育、講文明話、做文明事、愛集體、關心同學等教育。一方面,強化道德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思。另一方面,克服學生中存在的重人情、輕規(guī)范的心態(tài),強化規(guī)則意識和守紀、守法意識,消除學生中的一些不良影響。
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包括如下內容:
1.職業(yè)道德教育。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非常有必要。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職守、盡職盡責、敬業(yè)愛崗。在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擇業(yè)觀念,培養(yǎng)敬業(yè)、勤業(yè)、樂業(yè)的精神。
2.社會公德教育。其包括教育學生了解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發(fā)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學會尊重他人、禮貌待人、幫助他人,尊敬教師、尊敬長輩;增強自尊自重意識;學會文明交往,等等。
3.戀愛、婚姻、家庭道德教育。這主要是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兩性交往,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避免早戀、早婚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及教育學生正確處理父母子女關系等。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政治課教學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教育學生增強民主意識,養(yǎng)成發(fā)揚民主的習慣;同時經常開展與法制教育有關的活動,讓學生學法、知法、守法、依法捍衛(wèi)憲法和法律的尊嚴。知道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目的是實現(xiàn)人民自主,實質就是強調法律為治國最具權威的標準,確立法高與人、法大于權的基本原則。德育教育以知識為載體,能實現(xiàn)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效果。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之所以沒有動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自信,有時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學生就認為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面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穿插奧運會上運動健兒奪冠的故事、航天精神、上海申博、北京申奧成功的事例,對學生講,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既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又要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意思。同時,作為一名中學生,要想有所作為,要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名合格的中國公民,也必須有自尊、自信、自強意識。
江澤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都要擺在首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無論是從事學生工作的管理者,還是擔任專業(yè)課程的教師,人人都應是德育工作者。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構建高效的德育教育體系,需要每一位任課老師付出辛苦勞動。今后,我們要進一步結合職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強化教師的科研意識,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1]中學德育大綱.
[2]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用書.
[4]張楚廷.課程與教學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陳曉瑞.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