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波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1-2],選擇治療方案時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胃癌缺乏典型癥狀,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發(fā)展至晚期,手術切除的最佳時機已喪失,全身化療為延長患者生命,改善癥狀的常用手段。為了探討胃癌采用紫杉醇與替吉奧膠囊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取60例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年齡18~70歲,平均(45.2±8.3)歲,病理類型:印戒細胞癌2例,黏液腺癌5例,腺癌23例;臨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級15例,Ⅳ期8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齡20~71歲,平均(46.1±7.6)歲,病理類型:印戒細胞癌3例,黏液腺癌5例,腺癌22例;臨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6例,Ⅲ級14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經細胞學檢查確診。病理類型:印戒細胞癌6例,黏液腺癌10例,腺癌44例;臨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10例,Ⅲ級31例,Ⅳ期15例。排除有其他惡性腫瘤病史、肝腎嚴重功能不全、合并腦轉移等患者。。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南京制藥生產的順鉑靜脈滴注,60mg/m2,第1天;廣州寶芝林生產的阿霉素靜脈滴注,50mg/m2,第1天;武漢藝康源生產的5-氟尿嘧啶靜脈持續(xù)滴注24h,(1000mg/m2)/d。觀察組:黃石飛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紫杉醇靜脈滴注,175mg/m2,第1天;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替吉奧膠囊口服,80mg/(m2·d),分 2 次應用,第 1~14 天。兩組 1 個周期均設定為21d,至少行2個周期化療。取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在化療前常規(guī)應用,以抗過敏及嘔吐。
1.3 效果評定 依據(jù)PECIST標準對療效進行評估,CR:治療后病情完全緩解;PR:部分病情緩解;SD:病情趨于穩(wěn)定;PD:病情仍有進展跡象。CR+PR=有效(RR),CR+PR+SD=臨床獲益(DCR)[3]。并觀察兩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46.7%,獲益率為73.3%。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43.3%,獲益率為70.0%,兩組患者相比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情況比較[n(%)]
2.2 臨床情況比較 觀察組無進展生存期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研究顯示,目前針對晚期胃癌的治療方案中,采用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仍為有效手段,其以控制腫瘤生長、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并使生存期得以延長,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目的[3]。以往多局限于氟尿嘧啶、順鉑等藥物,雖然近年新的細胞毒性藥物及其相關衍生物不斷研發(fā),并在針對胃癌應用時抗癌活性良好,但仍未確定標準方案。順鉑/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及與其相關的其 改良方案現(xiàn)階段應用較為廣泛[4]。
替吉奧膠囊為新型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由氧嗪酸鉀、吉美嘧啶、替加氟組合而成;替加氟在體內向5-氟尿嘧啶轉化[5],是5-氟尿嘧啶的前體藥物,有較高口服利用度,可使5-氟尿嘧啶口服給予存在的吸收不完全問題克服,與5-氟尿嘧啶比較,在化療指數(shù)上替加氟為其2倍,而毒性與其比較較輕[6]。吉美嘧啶可對二嘧啶脫氫酶選擇性抑制,主要分布在肝臟,對體內5-氟尿嘧啶的分解代謝有阻止作用,使腫瘤組織和血漿中5-氟尿嘧啶的血液濃度可保持更長時間的較高水平[7],使抗腫瘤活性增強,持續(xù)滴注,避免了5-氟尿嘧啶代謝快的缺點,通過選擇性拮抗分布于消化道內的乳清酸磷酸核糖轉移酶,降低人體胃腸道內的相關毒性反應[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及生存期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胃癌采用紫杉醇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臨床效果理想,且不良反應較輕。
[1]范東風.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關系及干預性治療[J].當代醫(yī)學,2011,17(5):71.
[2]羅藝珍,甘耀.胃癌患病的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1):9-10.
[3]關小倩,高亞杰,高平.替吉奧膠囊治療進展期胃癌臨床研究[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1(3):302-305.
[4]楊全良,曾冬香,凌揚,等.紫杉醇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1,18(4):359-361.
[5]劉娜,馬天江,牛松濤,等.紫杉醇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2):1214-1216.
[6]孫燕,石遠凱.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33-146.
[7]胡國志,武英蕾,張兆遠,等.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食管胃交界腺癌的臨床觀察[J].腫瘤,2011,31(12):1111-1115.
[8]曾德余,殷先利,鄔鱗,等.替吉奧膠囊聯(lián)合順鉑、多西紫杉醇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1,28(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