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濤,劉殿書,李勝林,江雅勤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
國民經(jīng)濟和現(xiàn)代化住房剛性需求的快速發(fā)展,高層建筑已成為一種主流的住房需求,加之大量新材料應用于建筑行業(yè)及電器、燃氣的廣泛使用,大大增加了建筑火災的可能性。同時,火災往往還會導致火災爆炸,爆炸荷載作用下的工程結構會處于高溫、高壓以及高應變率等惡劣的環(huán)境中,而建筑物在火災中的倒塌,會對其下面的混凝土結構造成沖擊,導致其處于高溫沖擊狀態(tài)[1]。因此研究高溫條件下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是必要的,而大多數(shù)研究是對高溫后混凝土力學性能分析[2-5],高溫時對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研究并不豐富。因此,本文采用大直徑Φ75mm直徑SHPB試驗裝置分別對C30、C50、C60以及C70四種常用混凝土在高溫條件下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進行研究。
本試驗采用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配備動力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Φ75 mm SHPB試驗裝置,見圖1。
圖1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Φ75 mmSHPB試驗裝置Fig.1Φ75 mm SHPB test apparatus of CUMTB
對于大直徑SHPB試驗,考慮到要滿足“一維假定”和“應力均勻性假定”的要求,需選擇具最佳長徑比的試件。根據(jù)李勝林等[6]的研究,對于Φ75mm大尺寸的SHPB裝置,混凝土類材料試件長度應為30~75 mm,即長徑比L/D=0.4~1范圍內所取得的試驗數(shù)據(jù)是可信的,能準確反映材料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故本實驗選用的試件尺寸為Φ75 mm×50 mm。
同時,為了減小大直徑桿的“彌散效應”,數(shù)據(jù)處理時盡量使用透射波來計算材料的力學參數(shù),在波導桿與試件接觸的端面粘貼了厚度5 mm、直徑為75 mm的薄片,從而提高試件中應力的均勻程度,減小波形的震蕩[7]。
數(shù)據(jù)處理時,使用簡化的“三波”式[8-9],進而得到混凝土應力-應變關系,如下:
式中:εi(t)、εr(t)和 εt(t)〗分別為桿中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應變;A0為桿的橫截面積;E0和C0為桿材料的楊氏模量和彈性波波速;A和L分別為試件的原始橫截面積和長度。
混凝土為惰性材料,傳熱系數(shù)比較低,加熱緩慢,本試驗采用由龍口市電爐廠定做加工的陶瓷纖維電阻爐為加熱儀器,見圖2,以硅碳鎳棒為加熱元件,能有效對混凝土進行均勻加熱,爐膛額定溫度為1 300°C。另配備溫度控制器,見圖3,由此進行電爐溫度的測量、指示及自動控制。測溫儀器選用紅外測溫儀,其測溫范圍為-50℃~650℃,見圖4。
圖2 加熱電阻爐Fig.2 Experimental resistance furnace
圖3 溫度控制器Fig.3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圖4 紅外測溫儀Fig.4 infrared thermoter
為了使加熱后的試件溫度不致下降得太快,本試驗利用石棉的隔熱特性制作了簡易的保溫設備。在支架上鋪1層石棉,把加熱后的試件迅速安裝好后,再蓋1層厚石棉和厚紙片,便形成一個簡單的加蓋保溫裝置。在相對封閉的熱系統(tǒng)內,試驗過程中溫度就能保持在允許的范圍內[10]。
表1 SHPB沖擊試驗過程歷時及試件溫度變化Tab.1 Duration and specimen surface temperature during SHPB impact test
動態(tài)試驗過程中從試件加熱后取出到試件組裝完成,經(jīng)多次測試需要20 s左右,之后沖擊試驗過程需要15 s左右,從加熱爐中取出試件到?jīng)_擊試驗完成共需要大約35 s的時間。選取4組C30混凝土試件分別加熱到150℃、300℃、450℃和600℃,并在試驗的各個階段分別進行溫度測定,結果見表1。分析可知:試驗子彈撞擊時試件溫度相對于取出時的溫度下降約30℃,基本滿足試驗所需的精度。
本試驗所用四種強度等級混凝土試件:C30、C50、C60、C70,是委托混凝土專業(yè)廠商制造,經(jīng)標準養(yǎng)護(溫度20±3℃,濕度95%以上)后,按標準經(jīng)切割、打磨后加工成Φ75 mm×50 mm的試件,見圖5。同時,試件兩端面采用磨床精密加工打磨,保證兩端面的不平行度在0.02 mm以內,從而可以提高試驗精度,本實驗的試件滿足要求。
圖5 混凝土試件Fig.5 Concrete specimens
本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系統(tǒng)地討論高溫時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在相同試驗條件下的溫度效應。在SHPB鋼桿系統(tǒng)(統(tǒng)一選取子彈長度L=400 mm,子彈速度v=9 m/s)上分別對 C30、C50、C60和 C70四個強度等級,5組溫度條件下(常溫、150℃、300℃、450℃、600℃)共80個混凝土試件進行了沖擊壓縮試驗。同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試件在相同溫度下各進行四次試驗,以增加試驗結果的可重復性。試驗結果取平均值,且結果重復性較好。
本試驗中,在Φ75 mm的大尺寸SHPB系統(tǒng)上,入射桿以相同撞擊速度(v=9 m/s)撞擊不同溫度下的C30、C50、C60和C70混凝土試件,得到輸入桿和輸出桿上實測的應變波形曲線,由于篇幅限制,僅以C60混凝土為例,見圖6、7。
由不同溫度下C60混凝土的SHPB實測波形可以看出,由于本試驗采用相同的撞擊速度(v=9.0 m/s)以及相同長度的子彈(L=400 mm),因此,入射矩形波基本類似,幅值相似;反射波和透射波因溫度和混凝土標號的不同其幅值有所差異,正是不同標號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反映。
圖6 C60混凝土不同溫度時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形Fig.6 The incident wave and reflected wave of C60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圖7 C60混凝土不同溫度時的透射波形Fig.7 The transmission wave of C30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以C60在不同溫度下的破壞形態(tài)為例,進一步印證上述由波形曲線得到的結論,見圖8。
圖8 不同溫度下C60混凝土試件破壞形態(tài)Fig.8 C60 concrete specimen failure patter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從圖8可以看出不同溫度時C60混凝土試件的破壞情況,當溫度低于300℃時,試件分成幾大塊,其中主要部分還未破碎;在溫度高于450℃溫度較高時,隨著溫度的增加,試件發(fā)生爆炸式破壞,完全破碎。
依據(jù)“三波”公式可以得出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應變率范圍在130~140 s-1間)混凝土的動態(tài)應力-應變關系[11],見圖 9。
圖9 不同強度混凝土高溫下的動態(tài)應力-應變曲線Fig.9 Dynamic stress-strain curve of different strength concret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從圖9中可見,四種強度的混凝土在5種不同溫度下應力-應變曲線有著相似的規(guī)律:
(1)隨著溫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強度不斷降低,而峰值應變不斷增加,應力-應變曲線變得越來越平緩。
(2)隨著溫度升高直至450℃時,在較快的初始上升段后,隨著應變的增加應力上升增加的速率明顯減慢,出現(xiàn)了塑性強化現(xiàn)象;600℃時,這種現(xiàn)象更加明顯,450℃及600℃時后半段的塑性流動段已經(jīng)變得非常的長。這說明作為脆性材料的混凝土在遭受溫度影響后,出現(xiàn)了塑性流動現(xiàn)象,這種塑性流動現(xiàn)象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越來越明顯。
(3)由圖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4種不同強度的混凝土試件在四組高溫條件下的應力應變曲線非常相似,與常溫曲線構成了明顯的差別。
可見,混凝土在遭受溫度影響后,在壓縮荷載的作用下,混凝土韌性也越來越好。
提取曲線中的數(shù)據(jù)得到具體的應力峰值和與之對應的應變值以及最大應變率和平均應變率,如表3~6所示。
表3 C30混凝土試件撞擊后的情況Tab.3 The damage of limestone specimen of concrete of C30
表4 C50混凝土試件撞擊后的情況Tab.4 The damage of limestone specimen of concrete of C50
表5 C60混凝土試件撞擊后的情況Tab.5 The damage of limestone specimen of concrete of C60
表6 C70混凝土試件撞擊后的情況Tab.6 The damage of limestone specimen of concrete of C70
于是,得到了C30、C50、C60、C70四種強度等級混凝土在不同溫度下的動態(tài)破壞強度隨著強度等級的變化曲線及破壞時的應變隨溫度變化曲線,見圖10、11。從而得到其溫度效應的一般規(guī)律。
圖10 不同等級混凝土破壞強度隨溫度變化曲線Fig.10 Breaking stress-temperature curve of concrete
圖11 混凝土破壞應變隨溫度變化曲線Fig.11 Damage strain-temperature curve of concrete
由圖10可以看出:
(1)在高溫條件下,隨著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增加其動態(tài)強度也在增加;
(2)四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溫度效應。破壞強度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即隨著溫度的增加,破壞強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在常溫~150℃時四種強度等級混凝土破壞強度下降幅度大致相同,約為30 MP左右;150℃~600℃時則出現(xiàn)明顯差異,C60下降幅度較小,在300℃~600℃時破壞強度甚至超過了C70;當問溫度到600℃時,各強度等級混凝土的破壞強度已相差不大。
由圖11也可以看出,不同等級的混凝土在不同溫度下其破壞應變也都表現(xiàn)出溫度增加效應,溫度達到600℃時,四種強度的混凝土其破壞應變相差不大。
(1)C30、C50、C60、C70混凝土在不同溫度下動態(tài)壓縮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混凝土動態(tài)破壞強度不斷降低,且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動態(tài)破壞強度總體上高于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的破壞強度,同時動態(tài)破壞應變總體上不斷增大,四種強度等級混凝土變化規(guī)律一致,具有明顯的溫度效應;
(2)隨著溫度的增加,混凝土的應力-應變曲線均變得越來越平緩,隨著應變的增加應力上升增加的速率明顯減慢,反應出混凝土的塑性流動現(xiàn)象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越來越明顯,韌性越來越強;
(3)當溫度達到600℃時,各強度等級混凝土的破壞強度已相差不大,可將600℃看作是混凝土結構失效的臨界溫度,即大于600℃時混凝土強度完全失效。
研究高溫下混凝土動態(tài)效應的影響,說明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高溫和抗沖擊性能并且在高溫(450℃以上)、中高應變率下(130~140 s-1)其韌性有所提升,為混凝土結構高溫下抗沖擊和抗火災倒塌性能進行合理的設計與評估提供了基礎的試驗依據(jù)。
[1]過鎮(zhèn)海,時旭東.鋼筋混凝土高溫性能及其計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73-76.
[2]李寧波,時旭東,肖明輝.高溫后混凝土受壓強度衰減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科學,2007(9):58-61.LI Ning-bo,SHI Xu-dong,XIAO Ming-hui.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aying behaviors of concrete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J].Building Science,2007(9):58-61.
[3]Sancak E,Sari Y D,Simsek O.Effect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eight loss of the light-weight concrete with silica fume and superplasticizer[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08,30(8):715-721.
[4]覃麗坤,宋玉普,王玉杰,等.高溫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2004,5:9-11.QIN Li-kun,SONG Yu-pu,WANG Yu-jie,et al.Testing research of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aff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J].Concete,2004,5:9-11.
[5]Youssef M A,Moftah M.General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for concret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07,29:2618-2634.
[6]李勝林,劉殿書,李祥龍,等.Φ75 mm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試件長度效應的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0(1):94-97.LI Sheng-lin,LIU Dian-shu,LIXiang-long,et al.The effect of specimen length inΦ75 mm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experiment[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2010(1):94-97.
[7]李夕兵,劉德順,古德生.消除巖石動態(tài)實驗曲線振蕩的有效途徑[J].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1995,26:457-460.LI Xi-bin,LIU De-shun,GU De-sheng.Effective method of elimilating the oscillation of rock dynamic stress-strain rate curve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95,26:457-460.
[8]胡時勝.研究混凝土材料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實驗技術[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7,37(10):1312-1319.HU Shis-heng.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ncrete[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7,37(10):1312-1319.
[9]胡俊,巫緒濤,胡時勝.EPS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1,30(7):205-209.HU Jun,WU Xu-tao,HU Shi-sheng.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EPS concrete[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1,30(7):205-209.
[10]賈彬,陶俊林,李正良,等.高溫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SHPB試驗研究[J].兵工學報.2009,30(增刊 2):208-212.JIA Bin,TAO Jun-lin,LI Zheng-liang,et al.SHPB test for dynamic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concrete at high temperatures[J].Acta Armamentarii.2009,30(2):208-212.
[11]巫緒濤,謝思發(fā),胡?。瓻PS混凝土的動態(tài)抗壓強度和吸能特性[J].振動與沖擊,2013,32(17):133-137.WU Xu-tao,XIE Si-fa,HU Jun.Dynamic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nergy absorption property of EPSconcrete[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3,32(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