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學(xué)祥
一
母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在我和妹妹的千呼萬喚中,才微微睜開雙眼。她嘴唇翕動著,我耳朵幾乎貼到她嘴唇上,仍聽不清她在說什么。我知道母親一定有話要對我們說,從她生病住院以來,每次病危搶救的時候,她都會緊拉著我的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我不知道她想說什么,不知道她還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我想在她病情減輕時問問她,但每次話到嘴邊還是打住了。
母親這次肯定挺不過去了。從昨天到今天,母親粒米未進,就連水也是喝多少吐多少。我和妹妹的手都任由她抓著,不敢有半點掙脫的意思。從搶救室出來,母親的手就一直握在我和妹妹的手中,但不知何時,卻變成了母親緊抓著我們的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母親,不知哪來那么大的勁,將我的手抓得很生疼。我和妹妹俯身在母親枕邊,一聲聲地呼喚著。在我們的不斷呼喚中,母親流淚了,流淚中我們看到母親的嘴唇在翕動,不停地翕動,卻聽不到她在說什么。忽然,母親用力扯了我一下,還來不及反應(yīng),我的頭就被母親扯到了她的嘴邊,這次我清晰地聽到了母親的話:“和……和王福奎離婚……”
母親就這樣走了,說完這句話,母親的手就從我們的手上滑落,軟軟地垂到了病床上。我相信這句話妹妹也聽到了,母親用力把我扯向她嘴邊的時候也用力扯動了妹妹,在母親的嘴唇邊,我的頭和妹妹的頭碰在了一起,并傳導(dǎo)出清晰的疼痛感,疼得我?guī)缀踅辛顺鰜怼?/p>
母親的眼睛永遠地閉上了?!皨專 泵妹冒c在母親的病床前,發(fā)出了撕心裂肺地嚎哭。我默默抹掉涌到眼角的淚花,把母親身上的被子拉上來,蓋住了她的臉和頭。我去拉妹妹,想把妹妹拉離母親的身體。妹妹兇狠地摔開了我的手,邊哭邊說:“不要拉我,我要問媽媽,為什么?她為什么要對我們說這樣的話?”
不知道母親為什么在臨死前,跟我和妹妹說“和王??x婚”的話?聽到母親的話,妹妹想不通,我也想不通,我也想知道母親臨死前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這個想法是她長期就滋生的,還是臨死前的胡言亂語?然而說完這句話,母親就走了,走得很徹底,只給我們留下這句話的懸念,留下我們兄妹心中的疑惑。不管我們怎么想不通,不管妹妹怎么嘶哭,母親是不會再回答我們了。王福奎是誰,現(xiàn)在不說你也很清楚,王??俏夷赣H的丈夫,是我王捷勇和妹妹王捷蕾的親生父親,是一個和母親結(jié)婚五十二年,比母親早去世兩年,終年七十三歲的老男人。
因為母親臨終的一句話,處理母親的后事就成了問題。如何安放母親的骨灰盒,我和妹妹產(chǎn)生了分歧。妹妹不想把母親的骨灰盒放進我在安葬父親時、為父母購買的合葬墓中。我們兄妹商量這個問題的時候,妹妹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堅決:“不同意,我就是不同意!媽媽為什么說應(yīng)該和爸爸離婚,既然她那么想離婚,就讓他們離,就不要讓他們在一起。現(xiàn)在我就把他們兩個分開,讓他們分得干凈,我不想讓他們兩個死了,還要去另一個世界扯離婚的事!”
我理解妹妹對父親的感情。在我們家,從小到大,父親都一直很寵妹妹,小的時候我和妹妹發(fā)生爭執(zhí),不管對與錯,父親都會先呵斥我,叫我向妹妹賠禮道歉,即使我占著理,父親也決不允許我當著妹妹的面申辯。父親經(jīng)常告誡我,妹妹是女娃兒,女娃兒生下來就是要人呵護的,叫我不能和妹妹爭執(zhí),遇事一定要讓著妹妹。妹妹長大讀書、參加工作直至結(jié)婚成家,都還深得父親的寵愛。妹夫來自農(nóng)村,和妹妹結(jié)婚時家里基本拿不出什么錢,從籌辦婚禮到后面買房,父親都給予了很大的資助。特別是妹妹家買房,還差三分之二的款項無著落,妹妹找到父親 父親二話不說,就動用了他工作一生的積蓄。盡管我和愛人、母親都頗有微詞,父親還是想方設(shè)法說服了我們,把錢給了妹妹。
妹妹不要我出錢,要自己去給母親重新購買墓地,卻又被舅舅、二姨和小姨阻止了。舅舅、二姨和小姨的態(tài)度也很堅決,決不能把父親和母親的骨灰分開,必須把他們葬在一起。生前他們就很恩愛,沒鬧過離婚的事,只憑我母親臨死前的一句胡言亂語,就要把他們的骨灰分開,傳出去只能讓人笑話。
妹妹的意見很堅決,舅舅、二姨和小姨的態(tài)度也不容改變,雙方爭執(zhí)不下,最后他們都把皮球拋給我,說我是母親唯一的兒子,是這個家中主事的男人,將母親葬在什么地方,就由我來決定。我知道,隨便做出什么樣的決定,都會傷害到他們雙方之間一方的感情。權(quán)衡利弊后,我決定還是將母親和父親合葬,做通妹妹的工作要比做通舅舅、二姨和小姨的工作容易得多,何況我已經(jīng)給父親和母親購買了合葬墓,也沒必要再花冤枉錢去重新給母親購買一塊墓地。
母親最終還是和父親葬在了一起,我不知道母親會不會入土為安?但我想母親如果泉下有知,她也不會過多地責怪我的做法。父親去世那年,為父親購買墓地,母親也去看了的。當時我選擇購買合葬墓,也是征得母親同意的。我們一家人去給父親選墓地,談到購買合葬墓,母親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更沒有看出她表現(xiàn)出任何不快。如此想來,母親也是愿意和父親合葬的,但她又為什么說出應(yīng)該和父親離婚的話呢?想不通,真的讓人想不通。
二
我無法從母親的臨終遺言中自拔出來,梳理父母的一生,我無法找出母親要和父親離婚的理由。我的印象中,父母雖然時有爭吵,但從沒有激烈上升到打斗的程度,更沒有牽引出吵鬧著要離婚的理由,就更無法上升到訴諸離婚的過程了。難道是母親的胡言亂語?我想這也不可能,從母親生病入院一直欲言又止的狀態(tài)中,我猜想母親就是想對我說這句話。不是長期壓抑在心底的真話,母親肯定也不會在臨死時才流露出來。這么說來,母親一直有想跟父親離婚的念頭,而且不是一時興起,是長久埋藏在心底的想法。
我來到跟母親一直很要好的小姨家,把心中的疑問跟小姨和盤托了出來。小姨說:“不可能,你媽決不會生出跟你爸離婚的想法,我們姊妹這么多年,我比你還更了解她。她不會有這個心,要有也是你爸有,你爸和你媽鬧過一次離婚,不是你媽提出來要離婚,而是你爸提出來的,為這,你爺爺和你奶奶還把你爸罵了一頓,從此后他們就沒鬧過了?!?/p>
小姨說的這件事是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那時候我父親還沒有轉(zhuǎn)業(yè),還在某邊防部隊當副營長。與在縣城某小學(xué)教書的母親舉行婚禮的第二天,父親就回了部隊,從此后他們就天各一方,除了書信來往外,就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結(jié)婚六年多都還沒有屬于他們的孩子。父親在部隊不斷地升官,從副營長一直做到副團長。母親本來也可以隨軍到父親的身邊去,爺爺奶奶不同意。在爺爺奶奶的觀念中,母親一旦隨父親從軍,父親和母親的家就沒了,今后如有什么不測,連回家的路都斷了。
在小姨的敘說中,母親的漂亮能干是縣城里出了名的。做姑娘的時候,母親就知書達理,賢淑能干,遇人不亂搭訕,走路不東張西望,頗有一種大家閨秀的風范。用小姨的話說,我母親的漂亮,就是今天那些整了容的明星也無法與之相比的。母親還在當姑娘時,為了目睹母親的漂亮,常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在母親家門前徘徊,到母親工作的小學(xué)去守望。為此,母親上下班不得不由外公親自接送,搞得外公外婆都很焦頭爛額。特別是一到晚上,外公和外婆都不敢出門,害怕出門后,陌生的男子就會上他們的家門來騷擾他們的女兒。
外公外婆想把母親盡快嫁出去,既要嫁給與他們門當戶對的人家,也要嫁給一個能給他們的女兒提供保護的人。正在這時,母親遇見了父親,父親是在回家探親中,被母親所在學(xué)校的領(lǐng)導(dǎo)請去給學(xué)生們上革命教育課時與母親相識的,相識過后雙方的心就碰撞出了火花。探親的一個月中,父親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泡在母親的小學(xué),沒有人來請,他也要想方設(shè)法主動到學(xué)校去給孩子們上革命教育課。那時爺爺還擔任著這個縣教育局的局長,父親提出要求,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即使心中不愿意,也不敢有半點的拒絕情緒。父親和母親相識不到二十天,父親就走進了她們家,拜見了她的父母。對母親的選擇,外公外婆的心中也很滿意。我母親不但給他們找了一位能保護他們女兒的軍人女婿,還讓他們一家攀上了一門官親。
你父親是一個好軍人,但決不是一個好丈夫。我迷離在小姨對父母往事的敘述中,至于小姨對父親的評價,我既不敢贊同也不敢反對。父母結(jié)婚六年多沒有小孩,在當時的縣城肯定會引來不小的震動。而這個責任既不能怪母親,也不敢怪父親。父親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心撲在部隊里,結(jié)婚六年多只請過兩次探親假,兩次的時間在家都呆不到一周。第一次探親假父親剛剛到家,一封加急電報卻比父親早一步進了家門,進家拿上加急電報,還來不及洗一把臉,父親又匆匆返回部隊了。第二次探親假父親只在家呆兩天,又是一封電報把他招了回去。那時,我母親雖也會在假期去部隊探望父親,但每次去不是碰到父親他們在搞軍事演習,就是碰到父親帶部隊在外執(zhí)行任務(wù),很少有相聚的機會。
按小姨的說法,父親從部隊趕回家要求和母親離婚的時候,是他在那邊有了人。那是父親他們部隊駐地附近一個農(nóng)場的工人,沒有母親漂亮,但天天纏繞在父親身邊,與父親就生情了。我很想打斷小姨的話,問小姨是不是見過這個人,話在心底蹦了幾次最終沒有蹦出來。小姨見與不見這個人其實并不重要,最終父親沒有選擇那個人,而是回到母親身邊,說明那個人在父親的生活中也不會有什么很重的分量,既然如此,今天再去回憶中窺視她的存在與否已經(jīng)沒有必要了。父親回家和母親提出離婚,也應(yīng)該與他那時想呆在部隊,不想早早轉(zhuǎn)業(yè)回家有關(guān)。那時爺爺奶奶一心一意想讓父親轉(zhuǎn)業(yè)回地方工作,而父親自己卻還想在部隊繼續(xù)服役,爺爺奶奶又不想讓母親隨軍,父親才動了離婚的念頭。這些都是父親去世后,母親告訴我的原話。父親在世時,關(guān)于他差一點和母親離婚的事,他們從沒有在我和妹妹的面前提過。小姨說:“那個時候你父親肯定是被鬼迷了心竅,才會想出這樣的離婚念頭?!备赣H是以母親不會生小孩提出離婚的,爺爺奶奶知道后,把父親大罵了一頓。奶奶雖然是個文化人,但罵父親的話卻說得很刻薄。小姨在向我轉(zhuǎn)述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小子還敢在這里瞎咧咧,結(jié)婚幾年都不回家,一回到家就想休老婆。送你出去鍛煉還鍛煉有出息來了,你低下頭好好想想,生不出孩子有沒有你的責任?再好的地,沒有耕耘,沒有播種,收獲從哪里來?”小姨能說出這樣的話,肯定是從母親那里聽來的,這樣的話,除了母親,沒有人會再二次傳播出來。
因為爺爺奶奶的責罵,父親要和母親離婚的陰謀破產(chǎn)了。就在父親和母親鬧離婚不久,已經(jīng)做了縣委副書記的爺爺,動用關(guān)系,將父親從某邊防部隊調(diào)到了縣里的人武部,既保住了父親繼續(xù)在部隊服役的想法,也了卻了爺爺奶奶的心愿,結(jié)束了父親和母親的牛郎織女生活。
在小姨的敘述中,父親調(diào)回縣城的第三年,我就出生了,我的出生就像是牽引著父親和母親情感的一根紐帶,把父親和母親扯得更恩愛了。我小姨離過兩次婚,對離婚有著切膚的感受,她說:“我找的兩個男人如果有你父親一半的好,我是不會離婚的。離婚一回痛一回,不光自己痛,連家人孩子都跟著痛,這話我跟你媽說過,你媽最清楚。”這么說來,母親深知小姨離婚的痛苦,她是不會鬧著與父親離婚的。何況母親與父親一直很恩愛地生活著,這不光來自于小姨的羨慕,還有我們家珍藏的一大堆“五好家庭”、“恩愛家庭”、“相夫敬老”的榮譽證書為證。
然而,小姨的敘述和解釋更無法讓我釋然,相反卻讓我越來越更疑惑。母親和父親的一生中,難道真的就沒有爆發(fā)過更尖銳的矛盾沖突?盡管小姨信誓旦旦,我想既然母親臨終前流露了這樣的念頭,她一定潛藏著許多小姨不知道的思想,而這個思想她不想告訴小姨,那她還會不會說給別人聽呢?梳理母親的一生,我才發(fā)現(xiàn)母親的朋友很少,學(xué)校曾有那么幾個與母親玩得好的阿姨,她們應(yīng)該知道母親的一些秘密,然而她們中的好些人,早就比母親先走了,有一兩個活著的,都已不在縣城居住,而是隨她們的子女,遷到了很遠的城市,并且都還不知道她們是否健在。
小姨建議我最好也去找舅舅和二姨問問,或許也能夠從他們那里打聽到一些她不知道的東西。但當我要離開的時候,小姨卻說:“唉,從內(nèi)心講,我真的不希望你去了解,人臨死前說的話,當不得真的。即使你媽說的是真話,了解清楚又有什么用呢?難道你還真想讓你媽和你爸到陰間去離婚嗎?”
我沒辦法讓小姨了解我的心情。我去了解父母的過去,也并不單純只是為了弄清楚母親的遺言,我更想從頭去捋父母生活的軌跡。作為他們的兒子,這么多年來,為了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我已經(jīng)把他們的生活忽略了。與他們相聚的時間,僅僅只是縮短在年節(jié)或某個周末,大部分的時間里,他們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吃什么、是否感冒發(fā)燒過、生小病吃的什么藥等?我都一無所知。即使偶爾通電話,都是他們問候和囑咐我注意的話多,而我問候和交待他們注意的話,卻少之又少。
三
二姨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上了年紀仍是這個樣子。一見面她就說:“我能告訴你什么,我什么也不知道,你媽以前有話也不愛跟我說,只跟你小姨說,在這個家,只有你小姨和她最對路?!?/p>
退休的二姨臉上殘留著母親在生時的輪廓。我去見二姨那天,看著二姨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我?guī)缀跻獙χ痰谋秤敖小皨尅绷?。在這個家,二姨長得最跟母親相像,除了讀書比母親少,沒有母親那樣的文化知識,二姨同母親一樣,年輕時都長得很漂亮。因為沒有母親的知識和涵養(yǎng),在縣城楊家的三朵花中,有意無意地,二姨的很多優(yōu)點就被母親的光環(huán)遮住了,以至于人們在談到楊家的漂亮女兒時,就無意識地把二姨忽略了。也許是這樣,年輕時,二姨和母親就來往得很少。直到退休,母親和二姨都從繁忙的工作中撤退出來后,這兩個一母同胞的姐妹才重新走得熱絡(luò)起來。
二姨翻出年輕時她和母親的照片,指著照片上的母親,對我講述著她和母親的過去。正因為那時母親很文靜,不像二姨那樣到處瘋野,母親就深得了外公外婆的偏愛,他們才送母親到省城去上師范,讓母親比二姨多讀了幾年書,而二姨只在縣城讀完初中,就早早地參加了工作。然而命運并沒有因此而眷顧多讀書的母親,讀了師范出來的母親一直只是縣城某小學(xué)的老師,連學(xué)校的教導(dǎo)主任都沒做過。沒讀多少書的二姨卻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從百貨公司的售貨員干起,一直干到這個縣的人大主任退休。在這一點上,二姨自信她要比我母親強。同我談到母親的時候二姨說:“我就是缺少文化,不是吹牛,如果我有你母親那點文化,至少我起碼要做到副省級以上干部才會退休?!?/p>
在二姨看來,母親這一生其實過得并不幸福,這種不幸福是緣于母親的性格,母親那種文靜得近乎柔弱的性格導(dǎo)致她不思進取,與世無爭,一輩子都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我不認為母親這樣的性格有什么不好?有這種性格的人活得自在,活得自然,也活得問心無愧。我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時,二姨卻對我呸了一口。二姨說:“說得輕巧,你看看你母親,哪點還有自己的個性,在家圍著你父親和你們兄妹轉(zhuǎn),活在你們的陰影中,在學(xué)校圍著一群孩子轉(zhuǎn),活在一群孩子的陰影中。要不是你爺爺有權(quán)勢,你父親還算有地位,你母親在單位肯定就是一個被人欺負的人?!?/p>
二姨認為我母親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要和我父親離婚的,我母親是那種要依附別人才能生存得下去的人,她決不會生出離開我父親的念頭,況且我父親對母親那么好。在二姨的述說中,父親對母親的好在我們這個縣城是有目共睹的。一年冬天,母親摔倒了,右腳輕微的粉碎性骨折,在醫(yī)院治療了半個多月,這半個多月中,父親幾乎天天在醫(yī)院照顧母親。在二姨的述說中,我依稀記起了母親摔倒的事,那個時候我才三歲多一點,妹妹捷蕾還沒有出生。母親摔倒后,我被送去爺爺奶奶家,父親帶著母親到省城醫(yī)病去了,直到半個多月后,父親和母親從省城醫(yī)病回來,我才又被他們接回身邊。二姨說:“輕微粉碎性骨折,也就是說傷情并不是很嚴重,在縣城醫(yī)院包包藥,將養(yǎng)個十天半月,就可以工作上班了。你母親本來也不愿到省城去治療,你父親不讓,一定要帶你母親去省城治,說省城的醫(yī)療條件好,在那里治療才不會落下什么后遺癥。”,母親和父親都不在了,我無法求證出二姨話語述說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過去我沒有聽誰說過父親照顧母親的事,更沒有聽誰說過,父親在省城的醫(yī)院樓道里背著母親上下穿梭,一處處地檢查、拍片,甚至于更沒有聽誰說過父親抱著母親上廁所,在廁所蹲得路都差不多走不了的事情。今天二姨告訴我這些的時候,我還是感到很震驚。父親對母親的好,我們從小到大也是有目共睹。家中有什么好吃的,如果母親不在家,父親決不允許我和妹妹單獨享用,必須要等母親回來,全家人在一起才能享用。周末縣城人民劇場有演出或電影院放電影,母親在忙家務(wù),父親決不會單獨帶我和妹妹去看,而是動員我們一起幫助母親干家務(wù),全家人把家務(wù)干完后才一起去看。
二姨說:“如果你父親對你母親不好,你想想,他會不會去為你母親做這些事情?母親摔那年,父親已經(jīng)是縣人武部的部長,也是個不大不小的官了。然而父親能夠丟下工作,請假在省城照顧母親半個多月,足見父親對母親的感情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了?!?/p>
二姨認為母親不幸福的根源是她自己沒有主見,而不是別人的什么影響。我不知道這是二姨的臆斷,還是母親跟二姨說的,這一點,二姨不對我解釋,我也不想向二姨多問。在我看來,母親和父親的生活應(yīng)該是很幸福的了,別人家過日子,還常常傳出打鬧、甚至丟鍋摔碗的聲音,我們家卻從未出現(xiàn)過。母親和父親一生相敬如賓,就是在家說話也是客客氣氣的,從沒見他們在我和妹妹的面前紅臉爭吵過,更不要說打架、丟鍋摔碗了。二姨說:“恰恰是你父親母親的相敬如賓、波瀾不驚的日子才讓她感覺到不幸福?!倍痰挠^點讓我大吃一驚,想不到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二姨,居然會有這種偏激超前的想法。二姨也承認,我母親雖然過得并不是很幸福,但她是沒有理由要和我父親離婚的,她那么一個沒多少主見的人,如果不是碰到我父親這樣的好男人,她就會更過得不幸福。在二姨看來,母親不會和父親離婚,甚至連想都不會去想,二姨說我母親自己也知道,離了我父親,她不會再找到一個像父親那樣對她好、肯照顧她、會照顧她的男人。
二姨一方面認為母親過得不幸福,一方面又認為母親很愛父親,父親也很愛母親。這種自相矛盾的敘述讓我如墜霧中,但我不得不承認,二姨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母親和父親的家庭生活太平淡了,平淡得幾乎波瀾不驚,沒有起伏的爭吵,沒有跌宕的打鬧,沒有潮漲潮落的分合考驗。在我們兒女面前扮演著父母角色的他們,更多的時候,更像兩個多年不見的朋友,突然相聚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熱情地互相擁抱,客氣地打著招呼,友好地互相問候,真誠地共進晚餐?,F(xiàn)在回想起來,感覺他們的這種平淡生活似乎過得有點邪乎,有點讓人不可思議。
母親其實是很有才華的一個人,教學(xué)上也是一把好手。在學(xué)校教書的時候,除了體育,所有的學(xué)科,母親都涉獵過。母親歌唱得好、琴彈得好,但卻很少上臺去表演過,每次縣里搞什么演出,學(xué)校希望母親能代表校方出一個節(jié)目,都被母親想方設(shè)法推掉了,也有實在推不掉的時候。然而母親在臺上的表演卻差強人意,遠不如她在講臺上的表演精彩。二姨說我母親就是一只見不得世面的翠翠鳥(一種很害羞的小鳥),只能躲在樹叢中歌唱,不敢飛到叢林外來表演。有一年,學(xué)校想提拔母親做教導(dǎo)主任,母親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問母親的想法,母親說她倒是想做,又怕做不好。父親對母親說:“怕做不好就不做了,做了反而增加心理壓力,把工作和生活弄得一團糟。”聽了父親的話,母親后來就放棄了這次有望得到提拔的機會。父親去世后,母親告訴我,她是很想擔當起教導(dǎo)主任的這份工作,但那時她心中沒底,很希望得到我父親的鼓勵,然而我父親卻錯解了母親的意思,鼓勵的話不但不說,還給出了讓母親放棄教導(dǎo)主任職責的理由。
慢慢回想著母親在生時的一些事,就逐漸明白了二姨所說的母親活在父親陰影下的道理了。父親雖然與母親相敬如賓,但他身上散發(fā)出的一種氣場,無意間就罩住了母親的思想和靈魂,讓母親找到了依附的感覺,從而就放棄了自己的著落點。在二姨看來,女人不能太過多地依賴男人生活,太過多地依賴男人,就慢慢會演變成男人的附屬物,就逐漸喪失自己的個性和品格。二姨說:“你母親的不幸,是她在活著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主心骨,臨死的時候才突然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奔僭O(shè)母親臨終前的話真如二姨推測的這樣,那我就真的為母親感到悲哀了。
四
我把二姨評價母親的觀點講給母親唯一的弟弟——我舅舅聽,舅舅立馬打斷了我的話。舅舅說:“不要去聽你二姨瞎說,她一天到晚就愛揣摸人的思想,以為個個都像她一樣思想復(fù)雜?!本司耸沁@個家最看不上二姨做派的人,和二姨在一起說不上幾句話他們就會有爭吵。舅舅認為二姨為人虛偽,不真誠,對家里人也像對待她手下人一樣,不是頤指氣使就是居高臨下,讓人不舒服。
舅舅也想不通,母親臨死前為什么說出與我父親離婚的話,按舅舅的推理,母親是不應(yīng)該說這樣話的,母親在生時從沒有產(chǎn)生過與父親離婚的念頭,臨死就更不會有這種想法了。之前,舅舅曾追問我和妹妹,是不是我們聽錯了?得到我和妹妹的肯定回答后,舅舅也覺得百思不解。
按舅舅的說法,母親應(yīng)該是他們幾姊妹中過得最幸福的人。與丈夫恩愛,兒女也孝順,沒有因為家庭瑣事與家人紅過臉,吵架打架,不像他和二姨小姨,家中經(jīng)常三六九吵,還動不動上演一場武戲,把日子攪得疲憊不堪,甚至四分五裂。
舅舅家的日子我實在不敢恭維,舅舅和舅媽一生的日子都是在分分合合中度過,就像三國演義里寫的那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光是離婚和復(fù)婚,他們就扯了三次,而分居過日子,更是不知扯了多少次?,F(xiàn)在他們唯一的女兒都成家立業(yè)了,他們自己都做了外公外婆,卻還在鬧分居。舅媽跑到表妹家去幫帶外孫,一住就是四年多,很少回家,只是偶爾回家來幫舅舅洗洗衣服和被子,洗好后又回表妹家去住,仿佛那里才是她的家。舅舅一個人住在家中也樂得逍遙自在,至于舅媽回不回家,什么時候回家他也不過問。
年輕時候,經(jīng)常被舅媽趕出家門的舅舅,就跑到我們家來混飯吃,有時干脆長留我們家,有點樂不思蜀的味道。時間長了,母親都要趕舅舅回家,母親每次驅(qū)趕舅舅,舅舅總是嬉皮笑臉地說:“姐,你就讓我住在這里吧,你讓我在這里清靜一段時間,大不了我繳生活費給你。你看我那個家,三六九都在吵鬧,哪點還像過日子的樣子嘛?!蹦赣H說:“過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互相謙讓一點就過去了。”舅舅說:“姐,你不知道,我謙讓但是她不謙讓,有理無理她都要跟我鬧。她要是能有姐你這樣的好脾氣,我保證也像姐夫?qū)δ阋粯訉Υ?,讓她有享不完的福?!?/p>
在舅舅看來,我母親是萬萬不會生出與我父親離婚的外心。外公外婆在世時,常常拿母親與父親的婚姻教育舅舅、二姨和小姨,外公外婆這一生感到最驕傲和滿足的也是母親和父親的婚姻,沒鬧過緋聞,沒鬧過別扭,沒讓他們操心,更沒給他們的生活注入提心吊膽的日子。舅舅說:“你舅媽要是有你母親一半的性格,我肯定也會像你父親對你母親那樣,對你舅媽付出百倍的好?!?/p>
舅舅與舅媽第一次離婚,是母親撮合后復(fù)婚的。舅舅和舅媽爭吵過后,舅媽一氣之下帶著還不到兩歲的表妹搬出了舅舅家,他們還以很快的速度就辦妥了離婚手續(xù),到雙方家人都知曉時,兩人已經(jīng)離婚半個多月了。母親知道后,帶著父親來到外婆家,留下父親做舅舅的工作,母親去做舅媽的工作。也不知道當時母親是怎樣說動舅媽的,曾表示離婚后決不再見舅舅的舅媽,在母親的多次勸說下,又重新和舅舅復(fù)婚走到了一起。
五十五歲退休的母親比父親早退休三年,退休后母親無事可干,想去幫妹妹帶孩子,但是妹妹的婆婆捷足先登,在母親還沒退休前就住進了妹妹家,母親就不好再去插手了。要說母親最不好過的日子應(yīng)該是她退休后的前三年,她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母親退休在家的日子里,很多時候都是她一個人孤零零待在家中。父親去上班后,母親一個人在家無事可做,就不斷地做家務(wù),每天不是洗東西就是打掃衛(wèi)生。她把家中所有衣服都翻出來,不管是穿過還是沒穿過的衣服,不管是蓋過還是沒蓋過的被子,用過和沒用過的床單,都統(tǒng)統(tǒng)翻出來,重復(fù)漿洗了若干次。母親有時還會跑到我和妹妹家,要幫我們做家務(wù),幫我們漿洗衣物,搞得我們一看到母親進門,心就馬上變得惴惴不安。多次勸誡母親不聽的父親,也有對母親發(fā)脾氣的時候,而這時的母親就像做錯了事的孩子,變得神情恍惚,變得十分無助。父親給母親報名,叫母親去參加縣老年合唱團唱歌,母親堅決不干,母親的理由是要在家清靜清靜,不愿再去湊那種熱鬧。父親出錢叫母親跟隨“夕陽紅”旅游團去旅游散心,母親也不去,說是要等父親退休后再一起去,一個人去沒意思。沒辦法的父親也來找過我和妹妹,讓我們想辦法把母親從家務(wù)、從孤單寂寞中解放出來。我和妹妹想了很多辦法都不奏效,退休后的母親仍一日日地沉浸在樂此不疲的家務(wù)中。
父親去世后,母親曾對我說:“你父親是一棵樹,我們成家這么多年,他一直是我的依靠,為我遮風擋雨,讓我這一生過得很知足,很平穩(wěn),很安定。”也許父親和我、和妹妹都忽略了許多東西,忽略了母親的感受,忽略了母親在家庭中的主要價值,忽略了母親對生活的質(zhì)量要求?,F(xiàn)在我才想起來,父親去世后,母親每次和我談到父親,談到父親給予她的照顧,說得最多的就是知足和安穩(wěn)。母親從沒有說起過她在這個家庭中獲得的幸福和快樂,也從沒有在她的話語中流露出幸福和快樂的思想。難道真如二姨說的那樣,母親雖然得到父親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和照顧,但仍舊感到不幸福、不快樂嗎?
退休后的父親愛打麻將,母親常常陪著父親在牌桌上熬夜,父親勸她去睡覺她都不愿意,有時看到父親要發(fā)脾氣了她就出去走走,過一會兒又悄悄回到父親身邊。父親一直不習慣母親看他打牌,有母親在,父親熬夜的時間就不能太長,每天只要過午夜十二點,母親就會叫父親回家。在這一點上,母親特別固執(zhí),固執(zhí)得父親幾次對母親發(fā)脾氣,母親依然我行我素,最后還是父親妥協(xié)才罷休。父親一生沒住過院,卻死在了他戰(zhàn)斗的牌桌上。為父親的死,母親幾乎變成了祥林嫂,每次見到我和妹妹,都要自責個沒完沒了。母親認為,要是那天她早一點去叫父親回家,父親就不會那么早過世,就不會丟下她孤孤單單一個人。父親真正死亡的原因是腦溢血,而關(guān)于父親的去世,縣城一直流傳著多種演義說法,有的說是我父親那晚打牌手氣特別好,連著幾把大牌自摸后就梭到了桌子下邊,跟他打牌的人反應(yīng)過來時他已經(jīng)不行了;還有人說父親那晚一直手氣不好,突然摸到一把大牌,自摸后就倒在了牌桌上。父親打牌的過程我們家人誰也不知道,那天母親單位一個玩得好的姐妹過七十大壽,父親和母親都去參加祝壽了,吃過壽宴,母親要陪著老姐妹多坐一會,父親就自己去找牌友們打牌了。我們接到父親快不行的電話時,父親已躺在了醫(yī)院的病床上。除了剛結(jié)婚的那些年,父親遠離母親在部隊上服役,與母親聚少離多外,母親一生和父親很少分開過,退休后的他們出入更是形影不離。想不到幾個鐘頭的短暫分別,就讓父親永遠離開了母親,這個打擊對母親來說,應(yīng)該相當沉重了。當然,這肯定也絕不是母親要和父親離婚的理由,這個理由決不會讓母親耿耿于懷,父親去世了,這個理由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
母親最親的兄弟姊妹給不出答案,我絞盡腦汁更是想不出母親說出和父親離婚的答案出來。尋著母親與父親的生活軌跡去梳理他們相伴走來的路,竟找不出任何母親要與父親離婚的蛛絲馬跡。父親僅有的一次離婚訴求胎死腹中后,父親的生活中再沒發(fā)現(xiàn)其他的劣跡,母親的生活里更是找不到任何劣跡,兩個沒有劣跡的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地生活,終其一生,在很多人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假設(shè)母親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年輕時又為什么不提出離婚訴求,要等到臨死時才說出來呢?如果真是這樣,母親終其一生醞釀的離婚念頭,也太壓抑太沉重了。舅舅和小姨一樣,也力勸我不要把母親臨死前的話當真,舅舅甚至還信誓旦旦地說:“肯定是你和捷蕾聽錯了,你母親說的決不是這句話?!?/p>
五
為了照顧妹妹的情緒,母親的名字沒有再刻到父親的墓碑上,我們單獨給母親做了一顆墓碑。妹妹說:“不管母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都不希望父親聽到。我不想讓兩個相愛一生,在別人的眼里看起來很幸福的人,到另一個世界后,再去糾纏曾經(jīng)的很多不是。他們都累了,就讓他們各自好好休息吧。”
小姨一定要我陪她去看望母親和父親,她要去告訴他們,年近五十的她又結(jié)婚了。這次她要好好經(jīng)營自己的婚姻,爭取能夠與這一任丈夫白頭偕老,終其一生。小姨堅持認為母親和父親是他們姊妹中最幸福的夫妻,她希望得到他們的祝福,也讓自己的后半生在幸福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