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微芯片可快速有效診斷1型糖尿病
美國研究者通過在微芯片上使用納米技術,已開發(fā)了一種價廉、快捷的便攜式1型糖尿病檢測技術,而且,這種技術能夠達到實驗室檢測標準。來自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的Brian Feldman教授是這種微芯片檢測技術的發(fā)明人之一,他表示,這種新的便攜式微芯片檢測技術不僅對1型糖尿病診斷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還可用于發(fā)現(xiàn)1型糖尿病未知生物標志物。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診斷1型糖尿病,這種方法使用放射性材料來檢測自身抗體,需要花費數(shù)天時間,此外費用也比較昂貴。相比之下,這種新型的微芯片檢測技術沒有放射性,只需要從指尖取少量的血液,即可在幾分鐘內得出結果。價格方面,研究者估計每個芯片的造價約為20美元,并且至少能夠反復使用15次。這種新的檢測技術使用一種“等離子體光子黃金芯片來增強近紅外熒光色譜檢測”抗體。微芯片底座的玻璃板覆蓋著大量微小的、納米級的黃金島。這些黃金島可放大熒光信號,從而使自身抗體的檢測數(shù)據更可靠?!蹲匀会t(yī)學/Nature Medicine》
原位熒光光譜可檢測口腔黏膜病變
近幾十年來,治療口腔癌的方法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或以上幾種方法簡單聯(lián)用。選擇什么樣的方案治療口腔癌,主要取決于腫瘤原發(fā)部位、原發(fā)灶的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齡及全身狀況。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共收集了1024例在406nm處激發(fā)的熒光光譜,他們將所有口腔黏膜標本進行光譜分類后發(fā)現(xiàn),正??谇火つづc病損口腔黏膜的熒光光譜存在顯著差異。因此,采用免疫熒光光譜檢測技術可對口腔癌進行實時檢測,相對簡單、快速、準確。研究人員對28例口腔癌患者進行了為期2年的隨訪,有3例患者在術后2年出現(xiàn)局部復發(fā),而免疫熒光可以檢測出存在復發(fā)的跡象。該研究表明,原位熒光光譜或可成為口腔黏膜病變及口腔癌檢測行之有效的診斷工具。
《口腔腫瘤/Oral Oncology》
心臟植入導線起搏更安全有效
一項由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心臟病學家進行的多中心研究顯示,與傳統(tǒng)植入術相比,左心室內植入導線起搏的成功率為89%。項目在歐洲和加拿大的18個中心進行了研究,入選138例患者,目的是探討使用新型經房間隔系統(tǒng)植入Medtronic Model 3830導線進行左心室心內膜(LVE)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138例患者都有接受心臟再同步治療(CRT)的適應證,但不能接受傳統(tǒng)植入系統(tǒng)治療或在傳統(tǒng)植入治療后至少6個月無治療反應。他們的平均年齡為68歲,78%為男性,40%患有缺血性疾病。結果顯示,6個月后隨訪時,LVE起搏成功率為89%(118例/138例),實際觀察到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7%。該系統(tǒng)包括一根可彎曲的導管、一根預成型內導管和射頻供電的經房間隔穿刺導絲擴張器,可通過鎖骨下途徑進行靶向左心室心內膜導線植入。目前該系統(tǒng)尚未被用于試驗或商業(yè)用途。(愛唯醫(yī)學網/Elsevier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