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 閆崇
值得期待的高科技
干細胞、基因、3D打印技術已經被口腔治療和護理所運用,讓患者能夠接受更準確的診斷和更有效的治療;牙齒干細胞還能拯救身體的其他器官……希望這些跟牙有關的高科技能趕快造福人類。
激光讓牙齒再生
如果牙壞了怎么辦?醫(yī)生會利用陶瓷等材料來修補,但這些材料會隨著使用時間而磨損。但現在,再生技術,尤其是干細胞技術有可能促使壞死的組織再生。干細胞技術可以利用生長因子或者其他化學物質來誘導主要的干細胞分化為我們需要的細胞類型。這些誘導干細胞的物質,能夠被直接使用在需要修復的組織上或者在培養(yǎng)皿中將從身體分離的干細胞分化好再移植回身體。理論上很完美,但是臨床中運用到的干細胞技術仍然很有限,因為稍有差錯,醫(yī)生便無法精密地控制干細胞的分化。
美國國家牙科和顱面研究所希望利用激光促進成人干細胞分化,因為激光能夠刺激牙齒中本身就含有的生長因子,所以不用任何附加的化學物質。牙本質是牙釉質覆蓋之下的組織,一般不會再生,在實驗中,研究者先把小鼠的牙本質鉆掉一小部分,然后再將其暴露在非電離的、低能量的激光下,使深藏在牙齒中的干細胞能夠接觸到激光。在每次5分鐘,連續(xù)12周的激光治療后,小鼠的新牙本質在鉆掉的牙洞中再生了。人的牙干細胞在培養(yǎng)下也會出現相似的牙本質再生,不過要使人的牙釉質再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D打印牙齦
之前,已經有不少醫(yī)院利用3D打印技術為患者打印出完全吻合他們牙槽的牙齒用于移植。現在,新加坡牙醫(yī)有望通過3D打印技術,為病人打印出牙齦和顎骨等人體細胞組織,取代他們在嚴重創(chuàng)傷或癌癥手術中所失去的部位,重塑他們原有的口腔面貌。該技術原理和噴墨打印技術類似,材料是從病人骨髓中收集的干細胞,在實驗室內培育成不同細胞后,通過3D打印機逐層打印疊加,形成與人體部位一模一樣的生物三維實體。如果頜骨遭受單純骨折,醫(yī)生可用接骨板來治療病人。倘若病人下巴骨碎裂,3D生物打印技術就可以重塑骨骼。
至于那些因拔牙失去齒槽骨,從而面對植牙或安裝假牙困難的病人,則可能只需在牙洞里安裝一種人體可吸收的3D支架。據悉,人體可吸收的3D支架的研究可能還需一兩年才能完成,整個技術預計在5年內能成熟,實現臨床應用。
查基因診斷牙病
目前診斷牙病,醫(y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癥狀來分門別類,這種方法不僅比較籠統(tǒng)而且也無法診斷早期的牙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口腔醫(yī)學院發(fā)明了一種方法,根據基因的表達來診斷牙病,不僅能夠讓患者接受更為有效的個人化治療,還能夠提早診斷時間。
在過去的口腔疾病治療中,一些嚴重的牙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而一些較輕的牙病在治療后反而沒什么效果,病情繼續(xù)加重。就是因為較輕的牙病沒有太多的癥狀,結果醫(yī)生很容易錯誤地診斷后再給出錯誤的治療方法。于是,研究者收集了慢性或者嚴重牙周病患者的牙齦組織,然后對其進行基因組分析,并將基因大致分為1組和2組。即使癥狀都差不多,牙齦組織基因為1組的患者通常都能夠較快痊愈,而2組的患者則更容易發(fā)展為慢性嚴重牙周病。研究者希望通過這種基因檢查能幫助牙醫(yī)更好地預測患者的病情,以免被表面癥狀所欺騙。
皓齒救明眸
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死亡是導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傷、青光眼等退行性疾病都有可能導致這種細胞的死亡。一旦外傷或者疾病使腦神經突觸對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發(fā)送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中斷后,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就會死亡,而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者發(fā)現,牙髓干細胞能夠保護神經營養(yǎng)因子不被中斷,從而挽救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
刊登在《神經再生研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證實,牙髓干細胞能夠自然地發(fā)出多種神經營養(yǎng)因子,代替被中斷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來保護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并促進其突觸的再生。牙髓干細胞作為為數不多的成人干細胞的一種,在科技的幫助下可以使許多人避免失明,如果分化成別的細胞,還能夠治療其他疾病。
不斷被證明的重要性
身體是一個有機的組合,牙齒是其中的一部分,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都息息相關,它的狀態(tài)預警著其他器官的健康。這就是為什么牙齒壞了,整個身體也不好了的主要原因。
牙不好情緒也低落
刊登在國際雜志《綜合醫(yī)院神經病學》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一個人牙齒健康不佳和抑郁癥之間的關系。抑郁癥是一種炎性疾病,炎癥主要來自于不良的飲食習慣或者其他疾病。牙齒不健康也有可能導致炎癥,從而導致抑郁癥。
研究者對年齡在20至75歲的1萬名生活在美國的個體進行了一項綜合性健康調查。結果發(fā)現,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有抑郁癥狀,而這些人在過去的1年或者半年都有酗酒的習慣,并因此出現牙齒問題。下一步,研究者將重點研究影響口腔健康的細菌與抑郁癥發(fā)病之間的內在聯系。如果你的牙齒常常出現問題,那么可能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問題。護牙齦能夠救心臟牙周病是一種影響牙齒周圍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的炎性疾病,早期階段牙齦可能出現紅腫,嚴重時牙齒可能整個脫落。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見原因,在中前期通常都沒有癥狀。一直以來都有研究顯示,牙周病會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于是,悉尼大學的一項研究希望看看,治療牙周病是否能夠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結果顯示,在澳大利亞的原住民中,治療牙周病能夠讓參與者的動脈硬化速度變慢。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相當于,減少了血液中30%的“壞膽固醇”,年輕了4歲,體質指數降低了8 kg/m2 或者收縮血壓降低了25 mmHg。保護牙齦健康可謂一箭雙雕??谇患毦茐拿庖呦到y(tǒng) 我們身體中的細菌細胞數是我們自身身體細胞數量的10倍。在健康的身體中,細菌通常都是無害或有益的,能夠幫助我們抵御那些致病的細菌。不過,當細菌群落的平衡被打破后,細菌就開始導致疾病。牙周病就是一種由口腔細菌導致的嚴重牙齦疾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發(fā)現,口腔細菌不僅能夠導致牙周病,還能夠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牙齦紅棕色單胞菌是一種牙周病細菌,它能夠通過作用于分子通道在抑制免疫細胞的殺傷力的同時,保存下細胞制造炎癥的能力。這樣一來,其他致病細菌便不能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導致細菌生態(tài)失衡,炎癥越來越嚴重。雖然這種牙周病的細菌在口腔中的數量并不多,但是破壞性卻非常廣,甚至可能會導致腸道疾病、結腸癌和其他炎性疾病。
顛覆常識的新研究
熱愛跑步的你,會發(fā)現牙齒健康每況愈下嗎?愛吃糖的你,知道吃對了糖也能夠預防蛀牙嗎? 雖然匪夷所思,但,它們都是真的。
跑步跑壞牙
跑步是一項不錯的運動。不過,牙科醫(yī)生和其他一些健康專家或許會提醒你,經常跑步或做其他耐力運動的人,容易出現蛀牙等口腔疾病。田徑運動員的身體像阿多尼斯一樣健美,但是他們一張嘴,你就能看到一口爛牙。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可能與跑步者常喝的功能性飲料有關。
在賽跑或鍛煉的時候,需要消耗單糖來給肌肉供應能量。在運動過程中,糖分會被快速吸收,用以維持肌糖原的水平,增強跑者的持久力,給跑者加速。所以運動時喝的功能性飲料通常都含有大量的糖分,雖然能夠緩解肌肉疲勞,但對牙齒是非常有害的。另外,大部分功能性飲料中含有磷和檸檬酸,它們能夠腐蝕牙釉質。受損的牙齒更有利于細菌的積存停留,這些細菌又在這里得到了充足的糖水作為生長的能量,于是它們得以大肆繁殖,最終導致噬斑、蛀牙、齒齦炎等一系列牙周問題。
除了功能性飲料中的糖分,跑步時快速的呼吸方式會使口腔干燥,并減少唾液分泌,在這樣的口腔環(huán)境下,細菌非常容易滋生。當然之后又是猛灌功能性飲料,細菌生長所需的糖分再次得到保證。所以,跑步者在跑步時最好喝完功能性飲料后能夠用清水漱口,跑步的過程中也可以嚼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避免口腔干燥。
吃糖防蛀牙
我們的口腔中有好細菌和壞細菌,刷牙的目的就清除那些可能導致牙病的細菌,而吃糖后,口腔中分泌的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釉質,讓壞細菌更易導致蛀牙,因此牙醫(yī)都建議大家多刷牙、少吃糖。而德國Organobalance GmbH公司制造的一種新糖果卻可以讓你的牙齒越吃越健康。
變形鏈球菌群(M. Streptococci)是導致牙病的常見壞細菌,但是另一種菌群——副干酪乳桿菌(L.paracasei)卻可以降低這種壞細菌的數量,從而預防蛀牙。這可能是因為好細菌能夠阻止壞細菌“黏在”牙齒上,這樣唾液便很容易將壞細菌沖走。而這種有益牙齒健康的新糖果中沒有含糖分,卻含有好細菌L.paracasei。
在試驗中,與吃不含好細菌糖果的人相比,吃了含好細菌糖果的人口腔中的壞細菌M.Streptococci的數量減少了75%。吃得越多的人,口腔中的壞細菌減少得越多。這種糖果還能夠刺激唾液分泌,這也有利于口腔健康。如果以后的糖果中都添加這種好細菌,那么在飽口福的同時,還能夠健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