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浩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梧州 543002
顱腦損傷指暴力作用于頭顱引起的損傷,包括頭部軟組織損傷、顱骨骨折和腦損傷[1]。資料顯示[2],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心理治療聯(lián)合用于顱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的效果顯著。選取我院近2a來收治的顱腦外傷后精神障礙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09-02—2013-02收治的顱腦外傷后精神障礙患者90例,按照患者所選用的治療方案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患者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聯(lián)合心理治療的方案,對照組患者則單純采用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10~69歲,平均(35.85±5.25)歲;其中車禍致傷30例,受攻擊致傷6例,跌倒致傷9例。對照組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齡10~69歲,平均(36.25±5.75)歲;其中車禍致傷28例,受攻擊致傷5例,跌倒致傷12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程度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全面細致的身體檢查,以確定患者健康狀況,同時對2組患者的精神狀況進行評估,分別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進行輔助評估。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藥物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病情給予抗抑郁、焦慮藥物。而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配合物理治療以及心理治療,在心理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醫(yī)護人員通過引導患者積極面對生活、快樂生活。2組患者分別采用以上治療方案進行為期4周的治療,比較2組患者治療情況,并對患者出院后的情況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統(tǒng)計疾病復發(fā)情況。
1.3 觀察指標 2組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案后,根據(jù)精神狀況評估比較2組患者經(jīng)4周治療后有效率以及隨訪過程中疾病復發(fā)情況,有效率=(治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情況比較 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有效率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55.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隨訪情況比較 對2組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發(fā)現(xiàn),實驗組疾病復發(fā)率2.22%,明顯低于對照組(48.8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情況比較 [n(%)]
表2 2組隨訪情況比較 [n(%)]
顱腦外傷主要是腦部遭受外力直接或間接的傷害而引起患者頭部軟組織損傷、顱骨骨折和腦損傷[3]。美國曾對顱腦外傷的病因進行深入調(diào)查顯示[4],約45%的腦外傷是因車禍所致,20%為跌倒所致,15%是受攻擊所致,10%系因體育運動受傷,其他原因致外傷占10%。顱腦外傷后精神障礙是顱腦外傷常見且主要的并發(fā)癥之一,大致包括急性精神障礙與慢性精神障礙[5]。急性精神障礙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腦震蕩、譫妄等;慢性精神障礙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智能改變、人格改變、腦外傷后精神病性癥狀、腦震蕩后綜合征以及癲癇等[6]。
臨床資料表明[7-8],若患者發(fā)生顱腦外傷后精神障礙,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均可治愈且不再復發(fā)。本研究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實驗組患者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心理治療聯(lián)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最為常見且必要,主要是針對患者病情給予抗抑郁、焦慮藥物,而物理治療則是借助醫(yī)療設備對患者進行治療。在該治療方案中,心理治療起著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作用,心理治療應首先針對患者的抑郁、焦躁情緒進行緩解,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減少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同時,醫(yī)護人員應常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溝通,與患者進行適當?shù)奶接?,多為患者列舉近2a來國內(nèi)外應用該治療方案的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以獲取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9-10]。因此,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心理治療聯(lián)合應用于顱腦外傷后精神障礙的效果顯著,安全性極高,復發(fā)較為少見,值得臨床推廣。
[1] 羅毅,陳勇,葉遠良,等 .顱腦創(chuàng)傷致精神障礙93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8,24(31):1 234-1 235.
[2] 郭聯(lián),孫莉莉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干預治療作用[J].神經(jīng)病與精神病學,2009,24(7):613-615.
[3] 張會軍,白宏英,張建平,等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23):8-10.
[4] 張英,李學武,吳冬凌,等 .兒童青少年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遠期調(diào)查及其與成年人的比較分析[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0,36(6):364-367.
[5] 喬潛林,張舉英,馬進顯 .重型顱腦損傷后并發(fā)精神障礙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10(7):24-25.
[6] 陳向林 .顱腦外傷致精神障礙57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31(15):2 263.
[7] 黃永輝.59例顱腦外傷致精神障礙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2):167-168.
[8] 鄧德旺,李桂心,劉必松,等 .顱腦外傷后早期精神障礙25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34(4):46-48.
[9] 宋宏恩,郭輝,曹海燕,等 .影響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15):38-40.
[10] 姚太俊,代廣輝 .高壓氧對顱腦損傷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10(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