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萍
摘要: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訓練對學生以后的作文水平影響極大。低年級語文教師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循序漸進地抓好起步作文訓練。
關(guān)鍵詞:低年級起步作文 由易到難 循序漸進
長期以來,因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人們總以為小學作文是中、高年級的教學任務(wù),低年級抓不抓關(guān)系不大。在這種教學意識支配下,小學作文教學一向忽視低年級的起步訓練,造成年段脫節(jié),使作文教學在整體上受到影響。
一、小學作文教學必須從低年級抓起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重視學字、學詞,而忽略了大綱要求的說話、寫話訓練。到了中年級,一開始就是命題作文,要求學生寫出有頭有尾的成篇文章,忽略了極為重要的“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片段訓練。這就形成了低年級不抓不管,中年級只抓不管,高年級想抓已晚的狀況,最后只得拔苗助長,打”突擊戰(zhàn)”。使得后期作文教學任務(wù)重、起點高、坡度高、難度大,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影響了教學的質(zhì)量。使學生感到作文高不可攀,失去了學習信心,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這就是違背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忽略了教學上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的特征,不重視教學各階段的銜接過渡所造成的的不良后果。
據(jù)專家研究:7-12歲的兒童期是智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以前把作文教學的起始時間定在三年級,未能充分利用這段“最佳期”?,F(xiàn)代心理學表明:如果放棄這段“最佳期”,兒童的語言和智力發(fā)展將會受到影響。
“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實踐已經(jīng)證明,早期作文訓練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從小訓練學生準確地用語造句,說完整的話、寫完整的句子,是寫文章最基礎(chǔ)的訓練??磮D說話、看圖寫話,是小學生寫作的第一步。只有這些功夫下得深,下得扎實,才能為中年級片段訓練打好基礎(chǔ)。
《語文教學大綱》對低年級作文教學有明確規(guī)定,并提出了具體要求:作文教學既要培養(yǎng)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種能力從一年級就要注意培養(yǎng)??磮D說話寫話,觀察說話寫話等,就是初步的作文訓練。大綱還指出:小學階段的作文要求,各個年級要有所側(cè)重。低年級要加強詞和句的訓練,要求說話、寫話時語句通順,前后連貫。
新編《九年義務(wù)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進一步強調(diào)了低年級說話和作文訓練,要求提得更明確,將“說話”和“作文”作為兩個大項單獨列了出來,分別提出了具體要求。
新編九年義務(wù)教育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本就改變了“以識字為重點”的編排方法,強調(diào)從發(fā)展語言入手、重視聽說讀寫訓練,加強語言實踐。第二冊安排了說話、寫話訓練,要求看圖說幾句話,寫幾句話。我們語文教師要深入、細致地學習《語文教學大綱》,認真領(lǐng)會大綱精神,明確大綱提出的各年級作文教學目標及要求,用大綱來指導我們的作文教學。同時,要轉(zhuǎn)變舊的教學觀念,增強低年級作文教學意識,認真鉆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說話課、寫話課。從一年級抓起,扎扎實地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句子訓練,為中、高年級作文教學打好基礎(chǔ)。
二、怎樣進行低年級作文教學
(一)教學生說完整的話
低年級小學生在入學以前,雖然口頭上積累了一些詞匯,學習了不少口頭語言,但由于種種原因,有的說話結(jié)巴,說話吐字不清楚;有的說話不完整;有的說話語句跳躍或顛倒,前后不連慣。因此,教師要教學生說完整的話。
口頭語言是允許省略的,書面語言一般要求完整、準確、簡練。因此,我們應該要求小學生口頭回答問題使用書面語言,以提高他們組織句子的能力。
要求學生正確地回答問題,首先教師必須提問明確。例如“今天是什么時間?”這樣的提問就不夠明確,學生難以回答。不如改問:“今天是星期幾?”“今天是幾月幾號?”或者問:“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因此,教師的提問要有準備,不能信口開河。教師平時的語言要準確、規(guī)范,做學生的表率,如果教師語言啰嗦,日久天長學生就會受到不良影響。
(二)教學生寫通順的句子
小學生作文中病句較多。有的詞序顛倒;有的用詞不當;有的前后矛盾;有的重復啰嗦。因此,在低年級作文教學中要加強句子的訓練,要求學生把句子寫完整、寫通順。
用詞寫話時,有的小學生常望文生義,出現(xiàn)用詞不當?shù)默F(xiàn)象。對此,教師要給予幫助和糾正。如讓學生用“不約而同”寫一句話,有的小學生是這樣寫的:“老師組織我們?nèi)ゴ河?,兩個小朋友不約而同地掉進水里去了”。這顯然是沒有理解“不約而同”這個詞確切的意思,教師要予以解釋和幫助。
此外,還可以結(jié)合課文教學有計劃地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如抄寫句子、把句子補充完整、聽寫句子、整理詞語組成句子、修改病句等。
(三)教學生看圖說話看圖寫話
低年級學生最初接觸看圖說話,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沒有次序,也不連貫。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次序地看、有次序地想、有次序地說,有次序地寫。
例如,語文第二冊《基礎(chǔ)訓練8》中的“送傘”,要求學生看圖說一段話,再寫幾句話。教師應先讓學生仔細看圖,說說天氣有什么變化。再看圖中教研室里的教師,說說放學后,教師還在干什么?最后看教研室門口的兩個少先隊員,說說他們倆到學校去干什么?
為了讓學生多練習說話,可以用上述三個問題,采用師生相互問答、同桌相互問答等方式,逐步過渡到丟開問題連起來說。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示范。然后再讓他們用幾句連貫的話寫在《寫話本》上。另外,對后進生要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
指導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這是作文的基礎(chǔ),必須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使學生過好句子關(guān)。從會說一句話到會說一段話,從會寫一句話到會寫幾句話。這樣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就能提高低年級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切實有效地抓好低年級學生作文的起步訓練。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