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馨 李 麗 李 淞 賈小影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吉林 長春 130021)
血管性癡呆(VD)是目前僅次于Alzheimer病的臨床常見的癡呆。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TCD)是直接檢測顱內(nèi)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是現(xiàn)階段評價腦血管功能的臨床常用手段。目前分別對VD和腦血管儲備的研究較多,但較少探討VD患者腦血管儲備功能(CVR)。本研究采用TCD屏氣試驗,對VD患者的CVR進行了評估。
1.1病例選擇 癡呆組均為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經(jīng)本院門診或住院確診為VD患者,性別不限,符合我國VD診斷標準草案〔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2002年),既往有腦梗死史,或根據(jù)CT或MRI檢查證實,Hachinski缺血指數(shù)(HIS)≥7分,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得分為15~24分。對照組為健康體檢者,經(jīng)TCD檢測無血管狹窄。排除標準:有意識障礙,譫妄,癲癇,精神病,重度失語,明顯感覺運動損害及伴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不能配合檢查者均不能入組。且排除大量飲酒或濫用藥物及其他能引起記憶、認知功能障礙的腦部疾病和系統(tǒng)性疾病,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者。此外房顫患者及經(jīng)TCD證實伴有頸內(nèi)外動脈或椎基底動脈閉塞者、顳窗穿透不良者亦需排除。
1.2一般資料 癡呆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54~78〔平均(67.04±6.39)〕歲。對照組中男13例,女7例,年齡57~76〔平均(65.48±5.8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智力量表及HIS評分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1.3.1腦血管狹窄的檢測 應用TCD檢測儀(TC-8080 Ⅲ型,美國VIASYS公司),安靜狀態(tài)下,經(jīng)顳窗分別探查雙側大腦中動脈 (MCA),檢測其峰值速度、平均流速、舒張末期血流速度及搏動指數(shù)(PI)。收縮期MCA峰值血流速度≥160 cm/s,低頻成分增加,可伴有渦流和血管雜音為大腦中動脈狹窄的診斷標準。
1.3.2TCD屏氣試驗檢測腦血管儲備能力 被檢者平臥位,平靜呼吸4~5 min,將探頭用頭架固定,將2 MHz 探頭固定于被檢者顳窗,于MCA 55~65 mm深度檢測MCA 的血流速度和頻譜形態(tài),獲得平均峰值流速(Vm)、搏動指數(shù)(PI)等原始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屏氣試驗,囑被檢者正常呼吸后盡可能屏氣,屏氣時間>20 s,最后將氣體一次快速呼出。在被檢者屏氣過程中,監(jiān)測MCA頻譜,直到屏氣結束后6 s,記錄屏氣時最高Vm、PI及屏氣時間;休息3~5 min,重復前次試驗。結果取2次Vm、PI的平均值。根據(jù)結果計算BHI、Vm上升率(%)。屏氣指數(shù)(BHI)=(屏氣末Vm-平靜時Vm)×100/(平靜時Vm×屏氣時間)Vm上升率(%)=(屏氣末Vm-平靜時Vm)×100/平靜時Vm。
與對照組比較,伴有MCA狹窄的癡呆組患者BHI、Vm上升率(%)明顯降低(P<0.01),見表1。
表1 癡呆組與對照組屏氣指數(shù)(BHI)、Vm上升率(%)比較±s)
CVR是腦血管自身具備的一種在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下,通過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代償性擴張或收縮,維持腦血流量相對恒定的能力,是一種用于預防繼發(fā)性缺血損傷的內(nèi)在保護機制。腦血管血流動力學改變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當腦循環(huán)灌注壓波動時,腦血管可通過自身的收縮或舒張使腦循環(huán)血流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當腦血管狹窄導致腦灌注壓下降時,腦血管的調(diào)節(jié)能力可以使狹窄動脈遠端的血管代償性擴張,故部分腦動脈狹窄患者無血流動力學障礙引起的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失表現(xiàn)。當血管達到最大的擴張后,腦血管將喪失調(diào)節(jié)能力。腦灌注壓進一步下降時,腦血管無法代償性擴張,易發(fā)生缺血性腦血管疾病。TCD是一種可靠的腦血流儲備測定方法,經(jīng)Totaro 等〔2〕研究證實,使用屏氣法作為篩選試驗,短期可重復性好。目前在TCD對CVR的研究中,對顱內(nèi)血管狹窄方面的研究較多〔3,4〕。VD可由于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引起,一般的VD主要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有關,主要包括多梗死癡呆(MID)、單一腦梗死引起的癡呆、慢性缺血所引起的癡呆(如Binswanger病或腦白質(zhì)疏松癥)。近年來的研究普遍認為腦動脈硬化導致的腦血流下降是引起VD的主要因素。國外研究認為CVR的下降導致全腦代謝儲備的消耗是VD發(fā)生的可能機制〔5〕。Gur等〔6〕研究認為可通過TCD測定CVR,從而比較Willis環(huán)各部分的自動調(diào)節(jié)和側支循環(huán)功能及評估卒中后癡呆。
本研究結果說明癡呆組患者的CVR是明顯下降的。由于MCA狹窄,VD患者的腦血管自動調(diào)節(jié)功能受損,CVR下降,易發(fā)生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導致VD發(fā)生。因此,認為通過TCD 屏氣試驗對VD患者的CVR進行評估,可能對VD預后評價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4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 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草案〔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2;35(4):246.
2Totaro R,Marlni C,Baldassarre M,etal.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evaluat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reproducibility of different methods〔J〕.Ccrebrovasc Dis,1999;9( 3) :142-5.
3Silvestrini M,Vemieri F,Pasqualetti P,etal. Impaired cerebral vasoreactivity and risk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JAMA,2000;283(16) :2122-7.
4劉榮桂,錢蘊秋嗎,何光彤,等.經(jīng)顱彩色多普勒超聲結合屏氣試驗評價腦梗死患者腦血管反應性〔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5;14(4):288-91.
5De Reuck J,Decoo D.Acetazolamide vasoreactivity in vascular dementia: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ic study〔J〕. Eur Neurol,1999;41(1):31-6.
6Gur AY,Bornstein NM. TCD and the Diamox test for testing vasomotor reactivity:clinical significance〔J〕.Neurol Neurochir Pol,2001;35(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