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嘉 趙松穎 劉 鍵
(河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血液科,河北 保定 071000)
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CD87屬于特異性可飽和的受體之一,已有研究證實,其在惡性腫瘤細胞中均存在表達增高的現(xiàn)象,并參與腫瘤細胞的浸潤、轉移或是增殖、分化與信號轉導等〔1〕,但近年來研究證實,在白血病細胞中亦存在CD87的表達〔2〕,本研究以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流式細胞術對其進行檢測,以期探索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CD87表達與臨床表現(xiàn)及預后的關系。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就診的48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均為初發(fā)者,排除其他嚴重血液疾病、精神疾病,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歸為觀察組,納入研究。選擇同時間段我科收治的36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對照組,所有患者中男52例,女32例;年齡50~73〔平均(57.8±1.5)〕歲;依據(jù)法國、美國、英國聯(lián)合(FAB)分型標準,其中M1 10例,M2 35例,M3 10例,M4 4例,M5 6例;L1 15例,L 23例,L 31例。
1.2研究方法
1.2.1試劑及材料 淋巴細胞分離液(生產廠家:上海試劑二廠);CD87單抗(生產廠家:America Diagnostic公司)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羊抗鼠單抗(生產廠家:邦定公司);胎牛血清(生產廠家:杭州四季青公司);氟波酯(PMA)(生產廠家:Sigma公司);RPMI-1640及逆轉錄酶MMLV(生產廠家:Gibco公司);6寡聚核苷酸引物及RNA酶抑制劑(生產廠家:華美生物工程公)司。
1.2.2流式細胞術檢測方法 取所有患者的骨髓血,通過淋巴細胞分離液,制備單個核細胞懸液,洗滌之后,計數(shù)錐蟲藍活細胞,而后根據(jù)試劑盒中的操作步驟進行檢測,每例檢測5 000~10 000個細胞,以熒光陽性細胞>20%者判斷為陽性。
1.2.3誘導分化白血病細胞株 將白血病細胞株(HL-60、U937、K562)細胞懸浮于含15%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之中,而后分別加入PMA,保持細胞起始密度為2×105/ml,而后將其放置在溫度與條件適宜的培養(yǎng)箱之中5 d,分別在不同時間段(T0=作用前、T1=作用后1 d、T2=作用后3 d、T3=作用后5 d)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CD87的表達變化情況。
1.2.4細胞形態(tài)觀察及硝基四氮唑藍(NBT)還原試驗 將白血病細胞株細胞在前述不同時間段分別進行細涂片拍樣,進行瑞氏染色后于光鏡下觀察形態(tài)。另取部分培養(yǎng)細胞懸液加入等量0.2%NBT Hank液混勻后,37℃孵育后進行離心制片,瑞氏染色,進行陽性細胞計數(shù)。
1.2.5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方法 根據(jù)CD87 cDNA序列設計合成引物(由法國Genset公司合成),將設計好的引物序列,其中β-actin作為內參照(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所合成)的引物序列為,根據(jù)試劑盒中的操作步驟,依次進行提取總RNA、計算RNA濃度、逆轉錄、擴增,最后行糖凝膠電泳,在紫外光度分度儀下進行觀察與照相,并采用GS300吸光度掃描儀(生產廠家:Hoefer Scientific Instruments公司)進行定量分析。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t檢驗。
2.1兩組患者的CD87表達情況 觀察組中患者CD87的陽性率(54.17%)顯著高于對照組(0%)(P<0.01)。
2.2CD87陽性與陰性者在臨床表現(xiàn)及預后的比較 與陰性者比較,CD87陽性者的髓外浸潤比例與外周血幼稚細胞均升高明顯(P<0.01),CR比例則降低明顯(P<0.05)。見表1。
2.3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過程中不同時間段CD87表達變化 隨著時間的增加,白血病細胞株的CD87表達,均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其中U937在作用前其陽性表達率即已達到(92.3±4.4)%,其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熒光強度的改變。見表2。
2.4PMA作用前后白血病細胞CD87 mRNA水平變化 PMA作用前,U937中CD87 mRNA含量明顯高于HL-60、K562(P<0.01);經PMA作用后,三組細胞株中的CD87 mRNA均明顯增加(P<0.05)。見表3。
表1 CD87陽性與陰性者在臨床表現(xiàn)及預后的比較〔n(%)〕
表2 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過程中不同時間段CD87表達變化±s)
表4 PMA作用前后白血病細胞CD87 mRNA水平變化±s)
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CD87作為糖化磷脂酰肌醇(GPI)-錨膜蛋白,分子量在55 000~60 000之間,可對于細胞膜上的纖溶酶進行識別,并與其激活物相結合,組成蛋白水解系統(tǒng),參與白細胞浸潤及組織重建〔2〕。CD87主要在成熟的粒、單核及嗜酸細胞中表達,在正常造血前體細胞不表達〔3〕。
尿激酶(uPA)通過CD87結合于細胞表面,其主要通過將結合于細胞表面鄰近的纖溶酶原進行激活,并將其轉變?yōu)榭山到庖恍┘毎饣|成分的纖溶酶,同時,其還可將其他金屬蛋白酶原進行激活以降解細胞外基質。可見,CD87在細胞組織的纖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主要涵蓋啟動、定位和擴大作用,同時,其還可參與多種生理病理過程,包括組織修復、血管形成以及腫瘤浸潤轉移等〔4〕。CD87主要表達于成熟的粒、單核細胞,其已脫離骨髓及血管,在組織中游走而參與炎癥及免疫反應〔5〕。在白血病分型中,M5中多見CD87的表達,而M5型患者多出現(xiàn)肝、脾、皮膚、黏膜等髓外組織浸潤表現(xiàn)。推測白血病細胞CD87表達可能與其脫離骨髓進入外周血循環(huán)以及對髓外組織的浸潤有關。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CD87表達與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生物學特性有關,可作為判斷預后的指標。同時,白血病細胞株的CD87表達,隨著時間的增加,其表達均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這可能與CD87表達使白血病細胞表面纖溶活性增高的原因主要與其浸潤能力有關,其高表達是髓系細胞成熟與分化較好的標志。但是研究中亦發(fā)現(xiàn),PMA誘導前K562細胞未檢出CD87表達,但RT-PCR檢測其mRNA有少量表達,推測這可能與誘導前僅少量表達于胞質內有關。
綜上,CD87可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診斷及預后判斷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而CD87亦參與細胞的信號傳導,但其機制,尚不清楚,這也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4 參考文獻
1柳 嘉,趙松穎,郭慧梅,等.uPA和uPAR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治療前后表達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8):1774-5.
2張 麗,梁英民.白血病干細胞的分子調控〔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10): 1998-2001.
3張連成.TEM8與uPA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學意義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博士畢業(yè)論文,2013.
4劉寶芹,邵雪齋,方艷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uPA和uPAR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1;15(5):891-2.
5賈國榮,李志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測定的臨床意義〔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1;18(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