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燦欣
摘 要: 俗語和成語是漢語中比較經(jīng)典的、未受西方語言影響的那一部分傳統(tǒng)文化。本文從“形合”和“意合”的角度,對它們的法譯進行分析。
關鍵詞: 俗語 意合 形合 法譯
漢語和法語兩種語言,千差萬別,“意合”和“形合”是最大的差別,這組概念對兩種語言的描述最具有概括性。
“意合”指的是一個句子內(nèi)的詞語和分句之間沒有形式連接手段(如關系代詞、連詞等),其間的邏輯和語法關系由讀者依靠事物的自然邏輯理解判斷。漢語屬“意合”的語言?!靶魏稀笔侵敢揽啃问绞侄螌崿F(xiàn)句中各個分句和詞語之間的連接,其間的邏輯和法語關系由語言形式手段(比如介詞、連詞、性數(shù)配合等)表達。法語是典型的“形合”語言。為了讓意合與形合之間的差異更加形象,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 :
中文:有困難聯(lián)系我。
法文:Contacte-moi si tu rencontres des difficultés.
我們可以看到,中文原文非常簡潔,沒有任何連接詞①。句中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和語法關系隱含在句意中而未明言。具體說來,即原文中“有困難”和“聯(lián)系”的主語,都未在字面上表達出來;此外,“有困難”指的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或是“如果你遇到困難”,從語法上看,是“聯(lián)系”的狀語,但是這層關系在字面上未表達,因此,我們需要依靠對語境的了解,才能正確理解句意。法文譯文中添了主語 “tu”和連詞“si ”,這樣將這些邏輯語法關系在字面上就表達得清晰明了,無需依靠語境就可比較準確地理解。
因受西方語言的影響,現(xiàn)代漢語里的形合句比古代漢語多,在科技文體、論述文體等需要邏輯層次、嚴謹分明的文體中,我們多采用形合句②。俗語是從中國古代漢語里流傳下來的,未受西方語言影響,意合特征十分明顯。所以,將它們譯成法語,就不可避免地會涉及“意合”與形合之間的轉換問題。具體說來,就是要在翻譯時、在譯文中還原原文未用語言表達的、各個成分間的邏輯和語法關系。
顯然,俗語和成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俗語指通俗并廣泛流行的定型語句。相對于四字格的成語而言,俗語更長,字數(shù)更多,也就是說,其上下文能夠提供的信息更豐富。因此,大部分時候,直譯能夠順暢傳達原文意思,當然也可以選擇意譯。但是,意譯比較自由,不受原文語言表達手段,如所選詞匯的束縛,那么在語言形式上,原文和譯文的可比性并不大。本文所分析的重點,是這些語言單位在譯成法語時的“形”的還原,這樣必然會涉及原文與譯文語言形式的比較。本文將可以直譯,并用直譯方法翻譯的俗語作為例子來分析:
例1: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
Si lon entretient des troupes pendant de longues années, cest pour les employer en cas de besoin.③
原文言簡意賅,沒有任何形式化的關聯(lián)詞連接, 邏輯關系隱含在語境里。而譯文則用“si..., cest pour... ”的句式,指明了兩句間的邏輯關系。
例2: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Quand on lit cent fois le même texte, son sens se révèle tout seul.
此句與上一個例句類似,譯文中連詞“quand”,“l(fā)e même”等明確指出了原文未用的語言手段明確表達,卻隱含在字里行間的邏輯語法關系。
例3:
說曹操,曹操到。
CAO Cao survient quand on parle de lui.
原句的“說曹操”應是“曹操到”的狀語。此外,從語法上看,“說”的主語也缺失。在譯文中,我們用“quand ”,“on ”把原文字面上未言明的語法和邏輯關系都補足了。
例4: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On écrit mille mont au courant de la plume, mais on sécarte de dix mille lis du sujet.
此例中,“下筆”和“離題”的主語,“下筆千言”和“離題萬里”之間的轉折關系在字面上都未表達。但在譯文中,用了“on”和“ mais ”將這些因素明確化了。
從以上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漢語的俗語意合特征比較明顯,常出現(xiàn)語法成分及連接詞缺失的情況。翻譯俗語時,我們通??刹扇∠确治鲈母鱾€組成之間的邏輯語法關系,再在譯文中補足原文字面上缺失的語法和邏輯信息的方法。當然,有一些俗語,如果法語里有相通的表達,那么我們直接找出即可,而無需再按照字面翻譯。比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以譯為“Qui se ressemble sassemble”。
總之,中文俗語數(shù)量眾多,我們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翻譯方法。如法語里有意義相通的俗語,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但是這要求我們對法語諺語非常了解,積累非常豐富。如果不是這樣,采用本文所述的方法進行處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我們還可根據(jù)需要,靈活意譯。
注釋:
①此處的連接詞不單指連詞,它是對具有連接功能,并能夠指明被連接的兩個部分之間關系的各類詞的總稱,包括連詞、連詞短語、關系代詞、介詞短語等。
②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P85.
③此文中的法語譯文都出自孫遷的《新編漢法成語詞典》。
參考文獻:
[1]連淑能. 英漢對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孫遷. 新編漢法詞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