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文
摘 要: 生活是泉源,文章是溪水,泉源不枯,溪水必暢流。走進生活的題材庫,學生的文章就會妙筆生花。作者從四個方面闡述作文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生活:觀察生活,掘取寫作信息;捕捉契機,誘發(fā)寫作動力;開展活動,拓寬寫作題材;體驗生活,豐富寫作情感。
關鍵詞: 生活素材 作文教學
《中職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加強書本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lián)系?!边@就要求語文教學要走進生活,重視實踐,其中作文教學是溝通課堂內外的橋梁,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積極拓寬學習空間,讓學生親身實踐,切身體會,豐富寫作題材,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那么如何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用作文表現(xiàn)生活呢?筆者結合多年中職語文教學經驗談幾點拙見,與同行分享。
一、觀察生活,擷取寫作信息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鼓勵學生多角度地觀察豐富多彩的生活,放眼社會大事,留心身邊的人、事、物。力爭做到多觀察,有發(fā)現(xiàn);多思考,有感受;多積累,有記錄。充分地認識生活,真心地體驗生活,用情地思考生活,極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主人。善于從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以充實自己的寫作題材庫,這樣不愁寫不出感受獨特、內容充實、思想深刻的文章。筆者經常布置學生利用假日進行多項社會調查,如隨團旅游的游客對導游和旅行社的不滿;普通工薪階層對旅游費用的可支持能力;國際旅游者在我國名勝古跡的旅游經歷的滿意度狀況分析,等等。還可以關注社會焦點:醫(yī)療衛(wèi)生看病貴、跟蹤調查奶粉事件、通信收費亂,等等。然后學習撰寫調查報告,讓學生真實地走進生活,感悟社會,掘取寫作信息,為寫作積累真實的素材。
如發(fā)展文化旅游產業(yè),是當下旅游業(yè)的焦點,有效地將文化產業(yè)與旅游產業(yè)緊密結合、互動發(fā)展,是新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遺憾的是,在發(fā)展文化旅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文化與旅游“兩張皮”的問題,對這樣的問題,可以適當?shù)匾l(fā)學生思考。很多學生面對這些問題,能夠寫下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還有的學生通過查找大量的資料,用案例證明,文化產業(yè)與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踐表明:只要學生有一顆洞察社會的心,煉就一雙慧眼,掘取素材,梳理思緒,定會將所感所悟流于筆端。
二、捕捉契機,誘發(fā)寫作動力
生活是一個大舞臺。學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了解國際風云,關注國內大事,不忽視身邊小事,如同學間的小小風波,親人間的細微小事,師生間的促膝談心,都可以成為寫作的內容。只要善于捕捉寫作契機,一定會獲得新鮮、富有生活氣息的作文素材。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驗,以我筆寫我心,我心吐真情,我情引共鳴。
2013年福建省兩天內發(fā)生四起學生溺水事件,以及2013年1月到5月,我國有60多名學生因種種原因溺水身亡的事件,針對這些不該發(fā)生的事,筆者積極引發(fā)學生思考:這些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親人們悲痛欲絕,或肝膽欲裂地呼喚;或撕心裂肺地哭泣;或捶胸頓足地喊叫……也留不住逝者的腳步,喚不回消逝的生命。沉痛的教訓一次次提醒我們,孩子們千萬不能私自到荷塘中嬉戲,不能私自結伙到深水中野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與此同時,我們要深刻反思為什么預防溺水的警鐘始終在敲響,怎么還有一些孩子不以為然呢?難道他們不愛惜生命嗎?為此,筆者專門布置了幾篇作文:《誰來承擔責任》、《不聽勸告,又奈何之》、《永遠的遺憾》,等等。事實表明,只要教師適時地捕捉寫作契機,積極地創(chuàng)設條件,鼓勵學生勤于寫作,善于寫作,樂于寫作,敢于彰顯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宣泄內心的情感,久而久之,就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開展活動,拓寬寫作題材
生活是真實的大課堂,別樣的素材庫。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投入生活,體味生活,而且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益的活動,拓展教學空間。
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自然,融入社會,參觀、游覽、郊游,還可以帶領學生清掃街道,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wèi)生。結合綜合實踐課,參加“星光自護學校”的消防課學習,學生快樂自由地采擷著自己需要的寫作素材,積累著豐厚的生活體驗?;顒咏Y束后,各小組討論交流意見時,同學們爭先恐后,踴躍發(fā)言,都覺得活動樂趣多、益處大。難忘的真實經歷,充滿樂趣的活動過程,使作文有內容可寫,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可謂是材料信手拈來,寫作得心應手,文筆行云流水。實踐證明:有益的課余生活既豐富知識,又鍛煉技能;既開闊眼界,又磨煉意志;既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體驗生活,豐富寫作情感
生活是展示自我、提高寫作的多彩天地。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直接參與生活,做生活的主人。鼓勵學生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激發(fā)寫作的熱情,寫出生動感人的作品,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語文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應引領學生挖掘平淡生活中美的因素。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勾起學生對美好往事的回憶;通過深情講述,喚起他們曾經有過的經歷和情感體驗;通過交流互動,激起情感的波瀾,引發(fā)他們傾吐的愿望。美好回憶,快樂體驗,積淀生活,彰顯自我。有了正確的引導學生們自然地把寫作當做一種心靈的釋放而絕不是外來的一種任務、一種負擔。
在作文指導課上,筆者經常與學生合作表演生活情景劇,如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短劇,真情演繹了一位母親心急如焚地等待放學晚歸的女兒。她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語;她不安地在客廳里走來走去;她不時地看看墻上的鐘;她四處打聽女兒的下落;她焦急地打開窗戶踮起腳尖張望;她拿起雨傘準備外出等一系列生活場景,再現(xiàn)了母親愛女的畫面,學生身臨其境,給學生的習作提供了動態(tài)的生活情景,學生很容易把事件寫得生動具體,把人物寫活寫豐滿。
生活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積蓄情愫、放飛語言的源泉。巧妙地引領學生徜徉絢爛多彩的生活,鼓勵學生慧眼觀察、傾心體驗,用語言及真情表達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讓真實的生活躍然于紙上,讓真實的生活喚起學生的遐想,讓真實的生活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生命,作文水平定會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郝才生.讓作文教學走進生活.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9.
[2]紀景民.讓作文教學走進生活.學周刊,A;2012.4.
[3]黃汝傳.讓作文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