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無教、無學、無法、有悟。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語文教學是否有魅力,關鍵在于教師是否有魅力。語文教師的魅力來自于他的語言魅力,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情感魅力。
關鍵詞:語文老師;魅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195-01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是需要魅力的。一個教師,只有有了魅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語文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涵育學生健康品德的責任。一個語文教師只有有了魅力,才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摯愛,使語文課迸發(fā)出靈感的火花,飛躍著瑰麗的想象。
一、語文教師的魅力,來至對學生的愛
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充滿愛心,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任何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都是以其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深深地、持久地吸引學生。他們的坦坦蕩蕩,真誠無私,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永遠的輝煌。這就是教師的永久的人格魅力。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表現(xiàn)為對全體學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愛灑向全體學生。須知老師一句苛刻的話語,一個“兇狠”的眼神,一頓粗暴的斥責,都可能使學生畏懼不安,緊張無趣,厭惡這門學科,討厭這個老師。其次,要嚴愛結合,恩威并重,嚴而有格,嚴而有效。對待學生的錯誤與缺點,要盡力幫助,對待學生成長進步熱情肯定,用火熱的心腸,滿腔的熱忱去溫暖學生的心靈。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他們不光看到學生的現(xiàn)在,更關注學生的將來,他們既是學生現(xiàn)在的引路人,也是學生未來發(fā)展的設計師。如果語文教師充滿愛心,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相信這樣的老師一定會使學生對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的。
二、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教師美德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事業(yè)的忠誠,來源于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在教育中,以教書育人為樂趣。以自己的真誠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純潔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美好的人格去描繪學生的品格。
樂于奉獻是教好學生的前提和基礎。樂于奉獻,忠于職守,安于清貧是教師的美德,而語文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更要有奉獻精神,因為語文備課量大,重點不易把握。并且語文要靠日積月累,見效慢,因此語文老師要想取得成績,加倍的努力,要加倍的付出。有付出就有收獲,有收獲就有快樂。當老師看到教過的學生‘青出于藍而更勝于藍時,不也是很快樂嗎?
三、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教師的豐富、淵博的知識和學無止境的學習精神
知識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載體,淵博的知識不僅是對一名語文老師的業(yè)務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保證,而且作為一項必要條件,也是一名語文老師自身素質提高到前提。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只有豐富,淵博的知識,在課堂上才能出口成章,左右逢源,才能帶領學生到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跨學科的教育方法。如在講《向沙漠進軍》時,能運用有關的地理知識:講《哥白尼》、《居里夫人》時,能運用有關的歷史知識(歷史事跡);講《大自然的語言》能靈活運用有關的自然知識;講《統(tǒng)籌方法》時能靈活運用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等等。這樣,無疑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要想有豐富、淵博的知識,必須具有學無止境的治學精神?!皩W無止境” 、“學海無涯” ,如果我們認為大學進修完了,就可以坐享其成,一勞永逸那不過三五年,你就會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滿足不了學生的要求,就會被時代淘汰。所以語文教師必須具有“學無止境的精神,隨時充電,終身教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教學觀念,避免知識的老化,教師得對學生的問題迎刃而解,靈活應變,這樣學生才會真心敬佩你。
四、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語言感染學生
教師是吃開口飯的,一個語文老師就是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為心聲”,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對專業(yè)的精通溶入語言,他的聲音必然充滿熱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號召力,必然能穿越時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讓學生享受課堂,享受語文。
教師的語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個性。語文教師的語言應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要么自然親切,啟人思維;要么詞藻豐富,富于感情;要么自然流暢,幽默生動;要么妙語連珠,意蘊深刻,耐人尋味。借助特有的個性語言去吸引、打動、感染學生,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
五、人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教學創(chuàng)新
教師的人格魅力還體現(xiàn)在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要敢于改變舊的教育制度,要勇于創(chuàng)新。在今天的信息時代,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舊的教學方式已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我們必須樹立新的語文教育觀,首先,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學會,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審美能力及學習語文的能力;其次,在教學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人文素質。在學習中給學生留有發(fā)展空間,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改變教學方法,過去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既讓學生厭煩,也不利于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古人云:“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將終生受益?!睂W習方法不僅要靠教師言傳身教,還要長期學習中實踐,揣摩,反復應用。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在學習中領悟道理,摸索總結,積累,最終獲得全面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應主要采用鼓勵式,啟發(fā)式教學?!昂煤⒆邮强涑鰜淼摹闭n堂上有意識的贊揚學生,如:“你想的真好,老師都沒想到這一點……”“你讀得真有感情,大家都感動了……”這些鼓勵的語言都會讓學生有成就感,從而樹立了自信,對語文產(chǎn)生了興趣。
如果你是一位有魅力的語文老師,孩子們就會喜歡你、欣賞你、崇拜你、尊重你,孩子們自然也會愛上你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