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鹛?/p>
音樂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好像人體的手腳,缺欠不得。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實施,音樂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分枝,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被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提出“以審美為核心,淡化教育活動中那種赤裸裸的知識傳遞過程,代之以師生雙方主動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動為目的?!薄耙魳方逃娜^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應在長期的、多次的美感發(fā)生和發(fā)展中來影響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和意向,形成審美情操,從而完善人格的發(fā)展?!币虼?,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主導作用去引導廣大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樂趣,建立一種充分體現(xiàn)師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開創(chuàng)出一個全新的音樂課堂。
一、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間互敬互愛,給彼此建立一種健康,向上的學習與合作的氛圍,對課堂教學無疑是積極的。新課標提出學生應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應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應采用豐富多彩、新穎活潑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活動中,尊重每一位學生,多鼓勵學生大膽參與,適時安排一些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活動,鼓勵學生既要學會獨立思考,同時也要學會團結合作,讓自己學會在有限的時間里,在不同的學習要求中獲得最大收益的學習能力。
二、注重音樂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
學生和教師同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和被情境感染、陶醉、啟迪、激勵的情感元體,師生共同分享著音樂本身所蘊涵的情感世界。我們必須學會運用語言、光線、畫面、學具、音源等元素來創(chuàng)設多彩的音樂課情境。如,在人音版《唱臉譜》課中,在上課前,我先是要求學生必須自制京劇臉譜,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京劇,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許多學生就是帶著“為什么要自制京劇臉譜”的問題來上課的。在課堂上,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聲音與圖形并茂的作用,通過視頻上播放大眾流行的歌曲——《唱臉譜》伴奏,要求學生戴著自制京劇臉譜演唱《唱臉譜》這首歌曲,美妙的音樂旋律立即將學生帶入對京劇無盡的遐想之中。隨后,我提出問題:“京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被稱為中國的國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你們誰知道以下問題:A、京劇的行當有那些?B、京劇的場面有那些?C、京劇的四大工夫是什么?D、京劇的主要唱腔是什么?”此時,所以學生終于完全明白為什么事先要他們自制京劇臉譜了。在學生思考問題的期間,我又播放了搖滾歌曲——零點樂隊的《粉墨人生》讓學生欣賞。學生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從激情澎湃的歌曲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就這樣,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引入本課內(nèi)容中,整堂課中,學生們始終帶著對京劇濃厚的興趣在享受音樂課的樂趣。
三、注重情感體驗
音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關注情感體驗的獨特性,真正讓學生成為發(fā)現(xiàn)者和學習者。引導學生直接面對音樂,感受、吸收、融合、升華音樂作品的情感因素,使音樂釋放的情感和學生的心靈有效共鳴。如,在《又見茉莉花》一課中,我先播放江蘇和東北兩首民歌《茉莉花》給學生們比較欣賞,引導他們從中區(qū)分掌握江蘇地區(qū)與東北地區(qū)音樂風格的不同。接著又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及由其改編的男生四重唱《茉莉花》,引導學生比較掌握二者之間演唱形式的不同。然后又播放歌劇《圖蘭朵》中的《茉莉花》唱段,引導學生比較民歌與歌劇的旋律、節(jié)奏以及音樂意境的不同。接下來,我播放交響合唱《茉莉花》,并與學生一同演唱,將課堂引入高潮。最后我提出問題:國際音樂節(jié)上,為什么世界各國音樂家要同唱《茉莉花》?在對此問題的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學生們了解和掌握了我國民間音樂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我國民間音樂的熱愛。
四、注重藝術交融
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的特點,音樂有旋律、和聲、節(jié)奏;繪畫有色彩、線條、質(zhì)感;詩歌有比喻、形象、韻律……藝術的交融,有利于推動高雅藝術走進廣大中小學校,達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效果,使學生走進大師、感受經(jīng)典、陶冶情操、提高素養(yǎng),豐富校園文化的特質(zhì),提高潛移默化的濡染性。音樂教學應該同其它教學領域,尤其是其它藝術教學領域互相交融,增強自身活力,促進自身發(fā)展。如,我在《春曉》一課當中,就設計了這么一個環(huán)節(jié):播放歌曲《春曉》伴奏音樂,我請一些學生進行《春曉》歌詞朗誦,請一些學生進行伴舞,并讓其他學生利用紙、彩筆、塑料袋、空水瓶、米、水、玻璃杯、皺紋紙、剪刀等設計創(chuàng)作與歌曲《春曉》有關的作品。這樣,在本節(jié)音樂課中,既有唱歌的主元素,又有舞蹈、設計創(chuàng)作、詩歌朗誦等其他藝術教學學科的元素,所有元素在音樂的主旋律中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種綜合素質(zhì)教育的效果。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能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培養(yǎng)音樂審美意識、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初中音樂的教學就一定能得到切實、有效地提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