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吳娟
【摘要】計算是生活、學習、和社會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在數學課程教學中一直將數的計算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要重視計算的運用,關注計算意義的理解和培養(yǎng)應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品質和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真正達到對學生計算教學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
計算是生活、學習、和社會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科學中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巨大的變化,但是,基本的計算方法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數學教學中計算的基礎性和工具性。但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對計算教學的要求理解并不全面,將其僅僅局限于機械地程序化地訓練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忽視了學生對計算的理解和應用,致使學生計算能力低下,計算時失誤嚴重,令學生對計算產生恐懼,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制造了巨大的障礙。那么,在當代信息化時代的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單調乏味的計算練習很容易使學生覺得厭倦心煩,為了使學生能夠精神飽滿的投入練習,老師可以在設計計算練習時多變換花樣。講究訓練形式,激發(fā)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例如,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估計一下,哪種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齡?(A、200分;B、200周;C、200時;D、200月。)學生可能會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猜測。此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測是準確的或比較準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將會進行必要的計算,從而體會計算的必要性,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又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出類似1+2+3+4+……+99+100的題目等形式。
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首先、計算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注重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運算的過程 ,關注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并能自覺地運用于解決應用問題之中。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時,應注重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周長含義,并通過摸指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各種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樓梯形狀圖形、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用各種方式的探究求周長的策略,獨立完成計算正方形、長方形周長。最后通過交流,歸納優(yōu)化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能使學生深入理解周長的意義,通過操作探究得出周長的計算方法,很好地掌握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技能。
其次、計算教學要重視心算,加強估算,淡化筆算。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復雜的計算都可以由計算機或計算器來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人們在使用工具進行計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誤會使計算結果有很大的誤差,這就要求人們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并對其合理性做出解釋。另外,在計算前對結果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合理、靈活地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問題;在計算后對結果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獲得一種最有價值的檢驗結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現代化社會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們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三、在計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品質
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常因書寫潦草、抄錯數字造成計算錯誤;做加減法時,常忘記借去的數或進上的數;做小數乘除法時,學生常忘記點積和商的小數點。以上等等計算錯誤都是學生不良學習態(tài)度造成的負面影響,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
首先,要消除注意分配的影響。有些學生喜歡邊計算邊講話、看電視或做其他事情,注意力沒有完全專注于計算,所以會造成計算錯誤。教師要不斷要求學生計算時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一心多用,把學生的其它興趣遷移到數學學習上來。教學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在其它方面有濃厚的興趣,如制作、玩游戲等,如我們能把這種興趣遷移到數學學習上來,對學生學習的意義就可想而知。有一次我發(fā)現幾個不愛學數學的學生在玩撲克,于是就把差生特喜歡撲克牌的學生分成若干組,與好學生對抗,進行二十一點半的比賽結果差生組贏了好生組,使差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即使游戲也離不開數學,成功的把學生對游戲的興趣遷移到數學上來,從而產生了學好數學的念頭。
其次,還要消除學生輕視的心理。有些成績較好的同學或遇到比較容易的計算題時,學生會存在輕視的心理,對計算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題目簡單不需要進行思考,疏忽了對題目的分析、驗算,造成計算錯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將來工作學習的基石。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重視數學。例如:進行“沒有數學的生活”討論課,“到宇宙去旅行”,“數學與航天”的主題班會,以及課堂中引入的“數學與生活”等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未來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認識到學習數學的目的,并在教學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習數學對培養(yǎng)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和重要作用。
四、在計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首先是保證計算準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計算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對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薄皽蚀_”是計算的基本要求,沒有“準確”就喪失計算的意義。
其次是堅持練習,培養(yǎng)恒心和毅力。毅力是成才者必需具備的最重要品質之一,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的目標和方向,當我們的方向選對了的時候,毅力就顯得十分關鍵。能夠按照自己的目標持之以恒地努力,才會成功,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沒有長期性,那就注定要失敗。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我們可以為學生訂立一些具體的、細小的目標,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去做,并及時鼓勵他,取得成績時,及時給予獎勵。
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技能,我們應有的放矢地,有針對性地堅持長期練習,每天三、四道題,新授課時“突出法則重點練”,鞏固課中“容易混淆的對比練”,日常練習“經常出錯反復練”,還可以“多種類型反復練”,練習方式多樣化。如學生在計算×(+18)時,很容易錯誤算為:×+18=1+18=19,而計算×+×時,又錯誤算為:(+)××。這都是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定律的含義造成的,同時也沒能對知識進行遷移類推。這就需要經常反復的進行練習,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在長時間的練習中讓學生明白做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才會成功。
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有一句經典名言:“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绷己玫牧晳T就是一種能力,所以我們教師就要從平時點滴做起,從課內外抓起,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小學生數學計算機錯誤的成因與矯正
[2]數學——計算機教育的基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