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摘要】課堂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之一。恰到好處的課堂活動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與好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分析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本文旨在探討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地運用活動的技巧和手段,來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語言交流能力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活動;有效性
課堂活動是指教師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或為了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加深理解和體驗,而精心設計的利用一種能使學生主體更充分展示出來的,以互動形式進行的教學活動。有效的課堂活動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有效性是英語課堂活動的生命線。只有提高了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英語教學才能有序高效地進行,才能逐步從聽說讀寫四方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與統(tǒng)一。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 建構以活動為中心, 以任務為途徑的教學模式成為了初中英語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現(xiàn)實的英語課堂中,一些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只注重了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參與度,忽視了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課堂活動流于形式、表里不一。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不但學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成為了擺在廣大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大課題。然而,一堂英語課(新目標英語Go for It七年級下第12單元新授課)的嘗試使我對課堂活動的設計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教材分析
新目標英語Go for It七年級(下)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A第一課時以“School Rules”為話題,所涉及的語言功能是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目標語言談論一些公共場所的規(guī)章制度;語言結構主要是祈使句和情態(tài)動詞can表示許可的用法;情感態(tài)度目標是幫助學生從思想上提升規(guī)則意識,引導他們自覺遵守一些公共場所的規(guī)章制度,爭做一名遵規(guī)守紀的好公民。
二、情景描述
我在上課前幾分鐘,播放了一首輕柔舒緩的英文歌曲,大多數(shù)學生的情緒由緊張變?yōu)榉潘?。在問候學生之后,我設計了一個表演活動,拿著幾張小卡片,首先邀請了一位表演能力強的男生走到講臺桌前,讓他根據(jù)小卡片上的動詞詞組進行表演,然后問其他學生:“What is he doing?” 男生的表演很直觀,學生們紛紛舉手:“He is playing basketball.”在肯定了大家的答案之后,我繼續(xù)提問:“ Can we play basketball in class?” “No, we cant.”學生異口同聲地答道?!癝o dont play basketball in class!”我自然地引出這句祈使句并把它寫在了黑板上。接著,又請上一位同學讓她表演在課堂上睡覺的動作,學生們反應極快,并且有一部分學生使用目標語言表達:“Dont sleep in class!”“We cant sleep in class.”表演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要求上臺表演的學生越來越多,而且一個比一個表演地精彩。學生們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也隨之高漲,他們對祈使句和情態(tài)動詞can的運用也越來越熟練。在表演活動之后,我又引導學生們開展了另一個活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把平時看到的發(fā)生在課堂上或其他公共場所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用對話表演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并要求學生用剛學的目標語言進行阻止。經(jīng)過幾分鐘的準備,學生們一一展示了他們的成果,精彩的表現(xiàn)讓課堂氣氛高漲。
精彩回放一:
S1: We are having a math class.
S2: Hi, Tom. What are you doing? (低聲地詢問)
S3: Im listening to music. (做出被音樂陶醉的樣子)
S2: Oh,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Its not good. (非常嚴肅的表情)
S3: Im sorry. (低下頭)
S4: Can we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面向全體同學)
Ss: No, we cant.
精彩回放二:
S1: This is a library.
S2: Oh, Im hungry. I want to eat a cake. (做出吃蛋糕的樣子)
S3: Jake, what are you dong?
S2: I… Im … Im… (連忙把吃的東西藏到背后)
S4: Look, can we eat in the library? (指著一張臨時畫的“禁止吃東西”的圖標)
S2: No, we cant. Im sorry. (搖頭作認錯狀)
Ss: Dont eat in the library. (四位學生一起面對大家)
三、案例反思
1.有效的課堂活動要立足于教學內(nèi)容,服務于教學目標
課堂活動不能只圖表面熱鬧,而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作支撐,任何活動形式都要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圍繞著教學目標,并考慮所設計的課堂活動是否生動、富有情趣,同時還要避免重形式、輕內(nèi)容的傾向。在突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將趣味活動和有效的語言時間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效果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優(yōu)化??傊⒄Z課堂活動的實施應有利于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發(fā)展語言技能。如果課堂活動脫離了教學內(nèi)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么再有趣的課堂活動也難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是無效的課堂活動。
我在課堂上設計的兩個活動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因為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學習并掌握了目標語言,發(fā)展了自身的語言技能,獲得了用英語做事情的成就感,從而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和對活動的喜愛轉化為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活動不僅把學生的積極性逐步推高,而且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有效的活動中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應將教學內(nèi)容有效地融入到課堂活動之中,使每個活動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掌握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2.有效的課堂活動要貼近學生生活,體現(xiàn)真實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币虼耍處煈摳鶕?jù)課題或語言材料的需要,以解決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為活動任務,給學生創(chuàng)設盡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的情境下進行活動。
在第二個活動中,讓學生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用對話表演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把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搬到了英語課堂上,這樣做不僅保證了活動的真實性,而且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地展示,同時學生在表演過程中也接受了一次遵規(guī)守紀的教育,這樣的效果遠比老師說教要好得多。
3.有效的課堂活動要開放而有序
新課程強調(diào)要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開放的、積極互動的課堂。為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不應一味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和學生的絕對服從,而要允許課堂稍稍“亂”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這樣才能使英語課堂迸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然而,一堂課并不是活動的無序結合,它應是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并向擬定的學習目標發(fā)展。
我在組織學生活動時,遵循了有簡到繁、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活動的開放性,又要考慮其有序性。英語課堂活動不僅要富于變化,難度適中,而且要連貫、緊湊和循序漸進,要給學生一種前進感。
基于以上的幾點思考,我認為精心設計每一項課堂活動任務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到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其有效性?;顒右鶕?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來制訂,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遵循從簡到繁,難易漸進,變化激趣的原則,使設置的活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唯有這樣,初中英語課堂活動才能從“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
參考文獻:
[1]“空中英語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2]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的類型與特征研究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