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
【摘要】現(xiàn)代社會對英語口語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而英語口語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改進。本文主要從目前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如何提高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水平改革。
【關鍵詞】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改革
英語作為信息的媒體,已成為國際間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交際工具。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社會各方面對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教育部提出中學英語的教學新目標是 “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
一、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
1.傳統(tǒng)教學觀念及方法的繼續(xù)沿用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目前我國各中學英語教學主要還是以講解語法、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課堂上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必要的口語練習。
2.教材陳舊不適合教學要求的提高
受以前教學模式的影響,教材的編制也缺乏口語練習的內容,主要也是以語法、閱讀為主,特別是文章后的練習還停留在單詞辨析、句型操練的類型上。這使得老師在面對這樣的教材時顯得很尷尬,一方面想在課堂上開展口語教學,一方面面對教材卻無從下手。
3.教師口語能力不足無法滿足需要
縈重的教學任務使得教師將大部分時間忙于備課及教學,而沒有時間和機會獲得口語的培訓和提高。
4.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錯誤導向
傳統(tǒng)的考試繼續(xù)發(fā)揮著它“指揮棒”的作用,這就導致了中學英語教學繼續(xù)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嚴重脫離了新的課程要求。目前的高考雖然比過去有了一些改革,但除了在原有基礎上加上了聽力考核部分之外,對口語側試的要求并沒有提出來。這種導向給老師和學生的印象就是只用“動手”,無須“動口”??谡Z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他們腦海中顯然就不是當務之急了。
二、英語口語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英語口語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訓練過程。這種訓練本身就是一種雙邊活動,訓練成效既離不開教師的組織與指導,又決定于練習者的主觀努力。師與生,教與學,正是在一個設計合理的訓練過程中取得和諧的共振效應。
2.以理論為指導,以訓練為主線
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不僅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的新要求,研究教材中新的變更,還要認真研究教學對象的特點,包括其語言基礎、學習語言的能力、學習動力、心理障礙等。只有堅持這方面的理論學習,教師才能為自己指導學生的英語口語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石,做到有的放矢。
3.課內帶動課外,課外豐富課內
眾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全靠課內學習是不行的,還需要堅持課外訓練。課外活動的豐富性、實踐領域的廣泛性,能有效地彌補課內訓練數(shù)量上的不足、范圍內的局限、教學形式的單調,使課外活動成為課堂口語教學的實踐、補充和發(fā)展。
4.訓練檢測與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相結合
英語口語教學課堂效果的評價、學生實際口語運用能力的高低,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水平檢測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信息反饋,是教學的一面鏡子。它反映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如何改進教學的可靠依據(jù),也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口語學習狀況,激勵、督促他們提高訓練的效果。要想取得積極、可靠的反饋效果,必須借助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微格教學,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三、口語教學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創(chuàng)造和諧開放的課堂氛圍
口語教學改革要求教師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焦慮感,讓學生大膽開口。學生在口語練習時普遍存在焦慮感,害怕出錯,這對學生練習口語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盡量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加以表揚。對于學生的錯誤要區(qū)別對待。在學生自由表達時不宜過多糾正,在學生說話中間,尤其不宜打斷,因為此時交流是主要目的。若發(fā)現(xiàn)這類錯誤很多時,則應該結合具體語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練習,直到他們在使用語言中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習慣。同時,老師要有豐富的表情和幽默的言語,要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輕松的交際氣氛,激發(fā)學生愉快的情感,消除他們的焦慮感,使他們樂于開口說英語。
2.口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個性化教學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是知識的傳授者(tutor),課堂的控制者(controller)。但現(xiàn)代教育認為,真正的中心是學生,學生應是教學的出發(fā)點,是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教師應該從傳授者和控制者,變成引導者(instructor),評價者(assessor),協(xié)助者(helper),促進者(p r o m p t e r ),課堂活動的參與者(participant)和知識源(resource)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最多的應該是鼓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思維過程以及思維的結論,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提出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不同的見解,并闡述其理由。他們既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思考問題,又不用擔心由于未學會或答錯題而受到批評或責罵,他們甚至能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超前思維,使個性得到全面發(fā)展。
3.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模式
要想讓學生在每一堂口語課上都保持高昂的興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作為一名教師,為了上好課,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引發(fā)出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讓大家分小組討論,并適時進行評定和指導,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觀看一個短的影視片段,然后就老師事先提過的問題進行討論,可以是談論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也可以談論影片中某個事件,或者影片的主題、風格等等都可以,結合具體的視聽材料來練習口語,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人對事的思考分析能力;也可以在課下通過網(wǎng)絡跟學生進行英語交流,或者鼓勵他們彼此之間利用網(wǎng)絡軟件進行口語交流等;也可以在課下舉辦英語沙龍、英語角、英語俱樂部等社團來吸引學生練習口語,在每學期或每學年舉辦英語口語競賽、英語辯論賽、英語專場晚會等,并給與活動經(jīng)費補助和適當?shù)奈镔|和精神獎勵,給學生提供運用英語口語展示自己的舞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因此,作為英語教學,要緊跟時代發(fā)展,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從而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