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后大學生出生時改革開放已經顯現出明顯成效,改革開放不僅深刻影響著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走向,而且深刻地改變著我國的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劇烈地沖擊著我們原有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90后大學生作為當今大學生的主要群體,為我們研究愛國主義教育課題提供了新視角、新思維,更在理念、內容、載體和方法等方面對愛國主義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沖擊。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256-02
一、90后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的重要性
加強90后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不但能使少數缺乏理性愛國意識的90后大學生接受理性愛國教育、做到理性愛國,而且能夠使具備理性愛國意識的大學生進一步堅定理性愛國理念,并促其成為理性愛國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宣傳者。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性愛國教育有助于培育90后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從國內來看,我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市場經濟體系趨于完善,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正處在攻堅階段,現代化建設面臨著重大的機遇與挑戰(zhàn);從國外來看,全球化的趨勢加強并逐步進入信息時代,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矛盾與沖突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給我國的外部環(huán)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國內外新形勢的變化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政治文化方面都受到了沖擊。這些現實對我們的民族意志和能力進行了全面考驗,面對部分不利因素,既激起了90后大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又強化了他們的民族意識。同時,部分90后大學生誤入歧途,產生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刻意貶低其他民族,盲目排外,抵制一切不屬于本民族的事物,這些行為對祖國的穩(wěn)定發(fā)展是非常有害的。
理性愛國要求國民正視本民族的優(yōu)缺點,同時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引為我用,與其他民族共同發(fā)展,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國內外環(huán)境。加強90后大學生的理性愛國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擯棄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培育民族精神。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講話中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理性愛國教育有助于90后大學生做到愛國意識與行為的統(tǒng)一。90后大學生的愛國意識與行為出現偏差甚至矛盾,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忽視了愛國的標準要以符合國家利益為前提;沒有認識到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的具體方式不同;沒有深入地區(qū)分事件的表面現象和實質問題;沒有堅持用合理合法的途徑表達愛國熱情。而理性愛國正是要引導90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上述問題,在愛國行動中做到以國家利益至上,注重事件的客觀性和邏輯性,從當前的歷史實際出來,采取合理合法的愛國熱情表達方式,這樣,愛國行為才能成為推動國家發(fā)展進步的強大力量,從而實現了愛國意識與行為的統(tǒng)一。
要培養(yǎng)90后大學生堅強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在全球化浪潮的面前,既順應時代潮流又把握好自己,不卑躬屈膝,不仰人鼻息,不拿主權和尊嚴做交易;要使他們認識到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fā)展;要使90后大學生認識到弘揚民族精神并非要排斥外來文明,而是要加強創(chuàng)新。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我們弘揚和培養(yǎng)民族文化,既不能排斥一切外來文化,也不能輕視甚至拋棄傳統(tǒng)文化,而是要不斷提升、不斷創(chuàng)新,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吸取一切先進文明
二、90后大學生理性愛國的基本要求
理性愛國是國民立足于本國現實國情的基礎之上,理性表達出自身愛國熱情的一種愛國方式。理性愛國是時代的需要,它是由我國現階段所面臨的歷史任務以及國內外新形勢所決定的?,F階段理性愛國要求實現愛國情感到愛國理性的轉變;要求把愛國熱情落實到本職工作上;要求做到國家與民族的利益至上;要求講究正確的愛國方式方法。
1.理性愛國要求實現情感到理性的轉變。從認識論的角度講,情感是人類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映,屬于感性認識。而理性是人類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形成的認知能力、方式和成果,屬于理性認識,它突出表現為一種理論或思維方式。感性認識需要上升到理性認識,愛國也不例外,要想做到理性愛國就需要把感性的、低層次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意識升華到理性的、高層次的愛國意志和愛國信念。促進愛國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才能使愛國熱情轉化為持久不衰的愛國信念,才能轉化為符合時代要求的愛國行為,才能真正做到理性愛國。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強調理性的同時并不否認情感作用,并不是要把情感從愛國中剝離出去,在愛國主義這個問題上情感和理性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情感是理性的基礎,沒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就不會形成愛國信念。同時,愛國情感沒有上升到愛國信念,那么愛國情感也無法持久存在。所以我們既需要強烈的愛國情感,又需要與實際相符的愛國理性。
2.理性愛國要求把愛國熱情落實到本職工作上。愛國是平凡的,它與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和平、發(fā)展、合作為時代主題的年代,理性愛國的要求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工作動力。
愛國無處不在,不一定非要做出大事才是愛國。不同的工作崗位需要承擔不同的愛國責任,其實現愛國愿望的途徑也是不同的,歸根結底,就是要把愛國熱情融入到本職工作中去,領導干部把國家管理好、農民把地種好、教師把學生教好等就是把愛國熱情落實到了本職工作上。所以,具體到愛國的層面上,只要能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在關系到國家榮辱的重大事件面前保持頭腦清醒,步調與國家保持一致,堅決擁護黨的決策與領導,做好本職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就是理性愛國。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具有高漲的愛國熱情,祖國的未來需要他們去開創(chuàng),其愛國熱情的體現與愛國愿望的實現,同樣要立足于本職工作,目前來說90后大學生正處于知識儲備階段,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就是最有效的愛國行為,也就做到了理性愛國。
3.理性愛國要求做到國家與民族的利益至上。理性愛國要求以維護國家與民族的核心利益為根本宗旨,以理性的愛國行動來具體實踐。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核心利益就是維護國家的穩(wěn)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改革關鍵期,與此同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日趨加強,難免會出現一些利益摩擦與沖突。在一些突發(fā)的國際國內事件面前,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我們要時刻與國家保持一致,遵守法律,有理、有據、有節(jié)地表達我們的愛國熱情,絕對不能逞一時意氣,偏聽偏信,盲目跟風,甚至借題發(fā)揮做出損害國家與民族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堅持理性愛國的要求,做到國家與民族的利益至上,以維護國家大局為重,相信黨和政府有能力解決好、處理好相關事件,堅決擁護黨和政府的決策,確保自己的行為能夠以國家與民族的利益至上。
4.理性愛國要求講究正確的方式方法。理性愛國要求我們要根據國際和國內社會的現狀,從實際出發(fā),選擇能夠實現雙贏乃至多贏的愛國方式方法。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的具體方式方法會有所不同。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時,要把握現實,講究愛國的策略與方式,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實現愛國愿望。
在戰(zhàn)爭時期,敵對雙方的利害關系是相對明顯的,面對侵略者,我們應當積極參軍,堅決抵抗,武裝起來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打敗侵略者,以戰(zhàn)促和;在和平年代,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不僅有競爭,也有合作,這種時候就不能用單純的、極端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們應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全民一心,艱苦奮斗,不斷地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全面地發(fā)展我國的綜合實力,從而贏得國際競爭,得到平等地位的合作。
作者簡介:張媛媛(1985-),女,遼寧沈陽人,本科,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與科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