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吉飛
摘要:忙碌伴隨著充實,喜悅伴隨著成功。走上教育工作崗位漸近六載,六年的努力學習,六年的虛心求教,六年的追尋探索,笑中含淚、苦中作樂的六年教學生涯,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陶行知老師的“六個解放”。所以,我認為要提高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技巧,就必須要遵循陶老師的“六個”解放原則。
關鍵詞:解放孩子;提高;寫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081-02
一、解放孩子的頭腦,激勵他們大膽放飛想象的翅膀
教師對學生的最初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于孩子們而言,從字、詞、句、文本來就是越來越日趨復雜的事情。加之剛?cè)雽W的時候,在老師那里學來的就是一些簡單的阿拉伯數(shù)字、拼音符號以及生字。然而隨著學習時間的延長,學習年級的升高,步入階梯型的學習階段,而孩子的大腦里卻深深的刻著最初的簡單數(shù)字、拼音、生字的烙印。因此,孩子的頭腦似乎一下子就進入了峽谷——要如何將曾經(jīng)所學的單調(diào)的毫不相干的漢字拼成一篇所謂的作文呢?
所以,我認為應該使孩子們得頭腦從以前的思想中解放出來,通過各種途徑、循循善誘、悉心引導。比如說“蝴蝶在飛”可以說成“美麗的蝴蝶姑娘正在翩翩起舞”;“小鳥在樹上叫”可以說成“小鳥在枝頭歡快的唱起了悠揚婉轉(zhuǎn)的歌曲” 等。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盡力尋找機會教導他們:看似毫不相干的文字,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只要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用心人,世界上再平凡的東西,我們都能夠找到最美麗的語言去形容它。
二、解放孩子的雙手,鼓勵他們勇敢開啟創(chuàng)造的大門
“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才,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所”(陶行知《創(chuàng)造宣言》)要文章寫得像個樣,應該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純技術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yǎng)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流淌了。然而很大一部分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一到作文課就是簡單的出世作文題目和要求,甚至還為作文規(guī)定一個字數(shù)。一次作文下來,首先看學生作文字數(shù),字數(shù)湊齊則算勉強過關了,這就好比在強壓著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必須走多少步路一樣,逼得學生在忙亂中一邊冥思苦想“對策”一邊掰著手指細數(shù)著自己的作文字數(shù),心猿意馬的亂想一通,不著邊際的胡寫一切。其實這不光達不到效果,還給老師自身帶來麻煩。學生的作文不知所云,老師批改學生作文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上面圈圈點點,滿頭大汗之后任無果而終,最后的批語幾乎一致“建議你多看作文書,多請教同學或老師減少錯別字”等。這不是適得其反給學生徒增煩惱和為自己招致禍患嗎?
所以,我覺得從事語文教學的我們,應該從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掙脫出來解放出來,解放孩子的雙手。在每一堂作文課上,都結(jié)合本組所學課文的寫作特點和作者的語言特色,引導學生回憶課文并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人物、詞句。面對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或詞句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記下自己瞬間的靈感和真實的感受。此外,還建議教師課前精心準備一篇相關的例文,引導學生賞析優(yōu)秀作文并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鼓勵學生先在心里打好腹稿,確定目標后再輕裝上陣。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引導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奇妙的世界
眼睛是心靈明亮的窗戶,心中可貴的靈感來自奇妙的世界。奇妙的世界需要孩子去發(fā)現(xiàn),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就有可能成為未來一個好的作家。對身邊事物的觀察來自聰明的眼睛,如果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談不上聰明睿智,更談不上健康成才,觀察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是一個人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觀察、多發(fā)現(xiàn),給他們觀察的機會,教他們觀察的方法。小孩子看見的新鮮東西多了,感知經(jīng)驗也就豐富了,就會對新事物產(chǎn)生興趣,這不僅能拓寬孩子的眼界滿足其好奇心,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豐富他們的語言知識。比如“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丑陋的毛毛蟲又是怎么得以變身成美麗的蝴蝶?”鼓勵學生去細心觀察和發(fā)現(xiàn)身邊美好的事物。并以幽默的語言告訴學生:“不要把眼睛一直鎖定在書本上,要適當?shù)姆叛圻h方,去發(fā)現(xiàn)一些書本上找不到,在大自然中才尋求得到的美麗!
四、解放孩子的嘴巴,支持他們積極探討美麗的生活
正所謂“童真童趣、童言無忌”。孩子們的思想相當活躍,他們像一群可愛的小麻雀嘰嘰喳喳的說過不停,也許一不小心就說得不那么合乎成人的心意。這時候,一般都會招致家長的責備、老師的訓斥、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課堂上。很可能引起老師的誤解,認為“這個學生是在故意搗亂”。恰如本冊課文所學《童年的發(fā)現(xiàn)》:那位年輕的女教師認為小作者的笑是不懷好意的,結(jié)果把他趕出了教室。
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假設,假如當時那位女教師理解了“我”的笑聲,而對“我”加之鼓勵,也許“我”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允許并鼓勵孩子的多種思維和大膽發(fā)言。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話就是:“大膽發(fā)言吧!暢所欲言吧!各抒己見吧!”久而久之,我的語文課堂氣氛活躍多了,我班34名同學都敢在班上上臺展示自己,并且大部分同學說得繪聲繪色,尤其令人可喜的是很多作文難的同學也不再冥思苦想半天后仍無從下筆。
五、解放孩子的空間,帶動他們勇于走向廣闊的社會
不要把孩子關在家中,囚在教室,讓他們到大自然、到社會中去擴大視野。集體生活是兒童的自我走向社會化道路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是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須。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fā)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也只是一個悲劇。
有人曾說:學生是鳥,學校是籠;以前的學校是小籠,現(xiàn)在的學校是大籠。也有人曾說: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不能只是想著把小鳥關閉籠中,而要想著放他們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到更大的學?!鐣先W習!到更大的閱讀空間去。陶老師亦曾說過:“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學才是真學。真教才是先生,真學才是學生?!蔽艺J為,任何理論的成立都離不開無數(shù)次實踐的探索與求證。因此,要想使學生學有所悟?qū)W有所成,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體驗生活、體驗社會、體驗大自然。讓他們在體驗中求真知求技能,有了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自然就有了不可磨滅的記憶。而后細心引導他們隨時隨地記下自己的靈感,將生活的體驗傾注于文字,借用文字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正所謂“作文來源于現(xiàn)實,同時又高于現(xiàn)實”,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對其自身的習作技能有相當大的提高。
記得我在上習作四前,先讓學生去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然后再進行本次習作,大部分同學都寫得很不錯,而且給人一種既樸實又真實的感動。
六、解放孩子的時間,給他們多幾分學習人生的機會
解放孩子的時間,不要用功課填滿他們的時間表,多給他們一些空閑時間去學習新知去消化學問,并想一想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允許他們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給他們多幾分學習人生的機會,裝點多彩的人生。多給他們一些必要的鍛煉,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學會“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非得在他們的作文上交加上一個短暫的期限,應盡可能多的給他們專門的寫作時間。
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成人就是成人,孩子就是孩子。如果你把孩子當作敵人,你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仇恨;如果你把孩子當作成人,你會使自己徒增太多煩惱;如果你把孩子當孩子,你會為自己找到很多樂趣。老師只是學生的引路人,不一定非給他們規(guī)定一條獨路,要告訴他們: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寫好作文的技巧不止一種。讓孩子得到應有的解放,還給孩子屬于他們的自由,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