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娣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地理教學有了新標準和新要求,其教學課時不足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本文結(jié)合新課程理念和高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探討課時緊張的成因以及應對策略,落實地理考試說明,切實提高教學實效。
關鍵詞:地理教學;小高考;課時緊張;有效教學
地理新課程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學習“對學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重視學生的探究活動,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注重基礎知識,強化基礎技能。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重在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必須得到地理教學課時的充分保障。
現(xiàn)今的高中教學“以語數(shù)外為主,以六小科為副”,課時安排偏重語數(shù)外,教師普遍反映學業(yè)水平測試科目課時緊張,尤其是地理。基礎知識不扎實。混淆不清、一做就錯,阻礙了小高考的有效復習。
一、地理教學課時緊張1地理教學課時安排少
目前很多學校擠壓六小科課時,全力保障語、數(shù)、外的教學時間。江蘇省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范圍包括“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大模塊,必修一至少安排36個課時,必修二需34個課時,必修三也要30課時。而學校只安排地理一周2節(jié)課,遠遠滿足不了考試說明對教學時間的要求,勢必造成課時緊張。課堂刻意縮短教學過程,該省的省,不該省的一帶而過。
2地理初高中銜接斷鏈
目前中考雖考地理,但分值比較小,有的地區(qū)滿分只有10分。這一指揮棒無疑讓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學習重心偏移,突出語數(shù)外,地理成了名副其實的副科。初中地理課的開設并不理想,初一開設,初二中考。一周只有2節(jié)課,教師多半是非本專業(yè)教師兼職,短時間內(nèi)依靠高強度死記硬背的方式強制應付地理中考。地理初高中銜接斷鏈,學生缺少必備的地理知識儲備。脫節(jié)的相關內(nèi)容交由高中課堂補充,課時明顯不夠。教學內(nèi)容的擴充必然增加教學時間,使原本課時不多的高中地理教學“雪上加霜”。
3考試說明把握不準確
新課程推行“一綱多本”的模式,一改一套教材一統(tǒng)天下的“教師教教材,學生學教材,考試考教材”局面,提倡教師靈活地“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荚囌f明的要求是宏觀的,課堂教學的目標是具體的,講什么,講到什么程度,理解上有偏差。受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影響,加之備課不充分,無意識地提高教學要求,無形當中增加教學時間。具體概括為:沒充分備學生,高要求高標準,教材版本差異。
4探究活動過于學術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中學生對各門課程感興趣的程度主要取決于對學科價值的認識”。新課程突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理念,重視地理探究活動。魯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三,探究活動冗而繁多,有些過于學術化,學生無法理解。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只能依賴教師。教師課堂上引領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又得占據(jù)大量教學時間。
二、高效教學掌控課時備課不充分、教材版本多、課時安排少等諸多原因造成了課時緊張,“解鈴還須系鈴人”。積極探討緩解課時緊張的應對策略,以期在小高考中爭創(chuàng)佳績。
首先,重在“備學生”,切實精心備課。其次,依據(jù)考試說明,合理實施教學。具體化為:深入鉆研,抓住核心。研究真題,統(tǒng)籌復習。整合教材,靈活取舍。再次,整合多種方法,機靈駕馭課堂。高中地理小高考牽涉面廣,內(nèi)容多而且分散,整合多種方法,或圖解法、或比較法、或圖文綜合法……靈活駕馭課堂。如圖形串聯(lián)講解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和成因、洋流分布、自然帶的分布等,探討邏輯性強的地理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采用比較法分析氣旋與反氣旋、內(nèi)力作用與外力作用、鋒面系統(tǒng)、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等知識的異同。最后,關注時事熱點,突出地理應用。從歷年地理小高考試題看,許多題目都關注時事熱點,突出應用地理,具有時代感和創(chuàng)新性。地理復習應注重以時事熱點為背景材料,引出相關地理問題,考查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做到學以致用。平常注意收集相關熱點素材,編制地理應用試題,印發(fā)給學生訓練,考前再做一個熱點時事專題,盡量節(jié)省教學時間,打有準備之仗。課時緊張已是地理小高考不爭的事實,但只要教師肯從多方面去努力,諸如充實備課,整合教材,靈活取舍,研究真題等,節(jié)省教學時間,就能從容應對課時緊張。
參考文獻:
顧薇.高中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考試復習策略.考試周刊,2012(70).
索妮.實驗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