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玲 李麗萍
(江蘇省泰州市中醫(yī)院風濕病科 泰州 225300)
風濕免疫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其發(fā)病機制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有關,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導致嚴重后果。目前尚無根治方法,現(xiàn)行治療方法大多只能使一部分病人病情緩解,且均存在一定的毒副反應[1]。中藥白芍具有柔肝、益氣、養(yǎng)血、止痹、通絡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芍藥苷、羥基芍藥苷、芍藥花苷、芍藥內酯苷以及苯甲酰芍藥苷等,統(tǒng)稱為白芍總苷(total glucosides of Peony,TGP)。現(xiàn)代研究表明,白芍總苷膠囊作用廣泛,主要有抗炎、調節(jié)免疫、護腎、護肝、抗抑郁以及影響細胞增殖等作用,它能抑制繼發(fā)炎癥反應,并具有雙向調節(jié)免疫作用,促進抑制性Th2細胞的增生,還能影響某些細胞的增殖等[2]。但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服用后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如腹瀉、上腹部疼痛不適,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及繼續(xù)服用本藥的信心。本文作者采用驗方分水丹加減治療白芍總苷膠囊引起的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臨床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我院病房收治的60例因服用白芍總苷膠囊引起腹瀉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年齡20-45歲,平均33.77歲;對照組30例,年齡24-43歲,平均32.07歲。兩組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內科學》定義,泄瀉的臨床表現(xiàn)為大便清稀,次數(shù)增多(每日>3次),身重疲倦,瀉前腹痛或不痛,苔膩,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脈濡。余無明顯陽性體征。
1.3 納入標準 確診為風濕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首次服用白芍總苷膠囊出現(xiàn)腹瀉(每日>3次),上腹部疼痛不適等消化道癥狀;糞檢結果未見明顯異常。
1.4 排除標準 孕婦或哺乳婦女,有藥物過敏史者,有急慢性胃腸炎、腸功能紊亂等消化道病史。
2.1 觀察組 分水丹加減。處方:車前子15g,炒白術30g,白扁豆10g,葛根15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3日為1療程。
2.2 對照組 思密達。每次1袋(每袋3g),每日3次,3日為1療程。
兩組均不禁食,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用藥1療程,兩組在治療期間,除上述治療外,不使用其它抗病毒、抗細菌及其它止瀉藥物。
2.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評定療效。治愈:大便正常(每日1-2次),其他癥狀消失,臨床檢驗正常。好轉: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50%),其他癥狀改善。未愈:大便次數(shù)未見明顯減少(>50%),癥狀未見改善。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3.1 治療結果 治療1天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6.67%和40.00%,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治療2天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和60.00%,兩組比較,無顯著性意義(P>0.05),兩組療效相當,見表2。治療第3天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0.00%和73.3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3。綜上分析,觀察組在總體療效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在治療第一天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起效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第一天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第二天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3 第三天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白芍總苷膠囊是一種劑量依賴性雙向作用的抗炎免疫調節(jié)藥,其在多個環(huán)節(jié)影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炎癥過程[3]。但部分患者服用后出現(xiàn)腹瀉,上腹痛不適,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繼續(xù)服藥治療。思密達雖在臨床中常用于腹瀉性疾病,但藥性緩和,常需聯(lián)合抗生素及中藥聯(lián)合治療[4]。中醫(yī)謂之“無濕不成泄”,“瀉責之于脾”,分水丹組成僅白術和車前子二味藥,見于《石室秘錄》卷一:“脾經之病,如水瀉,乃脾氣不溫?!北狙芯坎捎梅炙ぜ痈鸶妆舛?,共四藥組方。白術既能燥濕利水,又能健脾益氣,脾健則水濕自分。車前子既能利小便實大便,并借白術的甘溫之性通竅而安臟氣,臟安則水濕之氣自消。白術、車前子各有專能,又能分助。加之白扁豆健脾止瀉,葛根升津止瀉,四藥共奏健脾止瀉之效。該方藥味精簡,用量輕巧,臨床用藥安全,起效快,在臨床中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也保持了患者繼續(xù)服用白芍總苷膠囊治療風濕免疫疾病。
[1]王小麗,曹寒秀.白芍總苷膠囊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30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1,43(12):68-70.
[2]肖堃.白芍總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應用[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08,2(1):58-59.
[3]馬麗,李作孝.白芍總苷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7):244-246.
[4]姚光弼.思密達臨床應用評價[J].中華消化雜志,1996,16(4):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