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賀蕾
單元整組兼顧下的讀寫融合的實踐與探索:以五下第二組課文為例淺談讀寫融合的有效策略
浙江賀蕾
結(jié)合五下第二組課文的教學實踐,從“緊扣目標,單元整組兼顧,建立讀寫融合目標體系”、“關(guān)注文體,凸顯語用,提升課內(nèi)練筆效度”、“拓展延伸,探究檢測,提高課外練筆實效”等三個方面入手,著力呈現(xiàn)“單元整組兼顧下的讀寫融合的有效策略”,有利于實現(xiàn)輕負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單元整組兼顧 讀寫融合 有效
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語文教學如能做到讀寫融合,讀中悟?qū)憽W寫、練寫,讓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本,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得到詞、句、段、篇的訓練,定能起到深化閱讀、訓練表達、鍛煉書寫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最終取得讀與寫的“雙贏”。如何科學、有效、合理地進行讀寫融合呢?
現(xiàn)以人教版五下第二組課文為例進行闡述:
首先,基于學情,緊扣學段整體目標。就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自主意識、自我控制能力進一步地增強,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課標》對這一學段的整體目標要求為:重視提高獨立識字寫字能力;重視提高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嘗試探究性閱讀;重視閱讀能力的提升(推想詞句的意思,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重視不同類型文體的閱讀,提高課外閱讀量;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
這為我們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讀寫融合的作業(yè)設計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
其次,細讀教材,明確單元整體要求。五下第二組教材的單元教學要求為: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作者表達真實感受的方式,豐富語言積累,交流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整組課文反映了古代、近代、當代孩子的童年生活的一個個側(cè)面。
再次,整體兼顧,建立單元整組讀寫融合目標。基于以上學段整體目標與單元整體要求,再整體兼顧本組的教學內(nèi)容和編排特點,把理解內(nèi)容和體會感情、讀書與表達、語言積累與運用、課內(nèi)與課外有機結(jié)合,制定單元整組的讀寫融合總目標以及在這一“單元整組”讀寫融合總目標下單篇課文的讀寫融合核心目標,集成讀寫融合目標體系。如五下第二組讀寫融合目標體系:
單元整組讀寫融合的總目標課 文《古詩詞三首》感受童年的美好,學習不同的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抖枴ね辍ゑ橊勱牎贰蹲娓傅膱@子》單篇課文讀寫融合的核心目標想象畫面體會童趣,積累表達情感的古詩詞。感受童年的美好,學習描寫人物的神情、語言等表達情感的方法。感受童年的自由快樂,學習用詩意浪漫的景物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童年的發(fā)現(xiàn)》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用幽默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課文單元整組讀寫融合的總目標感受童年的美好,學習不同的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秲和妰墒住氛Z文園地·習作單篇課文讀寫融合的核心目標想象畫面體會童趣,學習用精煉的詩詞表達情感的方法。試著運用本組表達情感的方法寫寫自己的童年趣事
上述整組教材中每篇課文的讀寫融合核心目標都統(tǒng)一在整組讀寫融合總目標之下,整體兼顧,同時每篇課文的課內(nèi)外練筆又為單元習作做好了鋪墊,“瞻前顧后”,獨立而不脫節(jié),相互聯(lián)系,互相補充,融為一體。
切準了每篇課文讀寫融合的核心目標,那該如何具體設計課內(nèi)練筆呢?
清代實學教育家顏元說過:“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币虼恕拜p負高效”就應該提高課堂作業(yè)的效率,一節(jié)課上盡可能保證10-15分鐘的課堂練筆時間,最大化地利用文本的語言特色,進行語言實踐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策略如下: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多種體裁的文章:散文、詩歌、小說、劇本、科普說明文等等。每一種體裁的作品,它的結(jié)構(gòu)、語言、表現(xiàn)手法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性,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選擇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準確把握課文呈現(xiàn)出的價值與語言文字的魅力。同樣,在練筆設計上也應該關(guān)注文體意識,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例如:五下第二組教材編排了《古詩詞三首》和《兒童詩兩首》,前一課收納了三首古詩詞,后一課收納了兩首現(xiàn)代詩。
課文核心讀寫融合目標《古詩詞三首》想象畫面體會童趣,積累表達情感的古詩詞?!秲和妰墒住废胂螽嬅骟w會童趣,學習用精煉的詩詞表達情感的方法。課內(nèi)練筆設計以《牧童》為例:1.讀詩想象:“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你猜牧童遙望著天上明亮的月亮,他的內(nèi)心會想些什么呢?2.背誦積累古詩詞。3.想象這首詩的情境,把它改寫成現(xiàn)代文。以《我想》為例:1.讀前三個小節(jié),仿照詩的寫法,續(xù)寫一個小節(jié)。2.交流互動點評,學生自己總結(jié)詩歌的特點:想象豐富,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讀來朗朗上口,極富韻律美。3.根據(jù)詩歌的特點修改自己寫的一個小節(jié)。
在對這兩篇課文的課內(nèi)練筆設計上,教師關(guān)注了詩歌這個文體的特點:強烈的情感、豐富的想象、精煉的語言。讓學生讀詩,想象擴寫,想象仿寫,形象地展示了詩歌語用教學的魅力。同時,雖是同一文體的教學,因為古今不同,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內(nèi)練筆時,也各有不同。古詩通過改寫成現(xiàn)代文來體會它運用精煉的語言表達情感的寫法。而現(xiàn)代詩歌則通過改寫、點評來學習詩歌語言精煉、押韻等文體知識。兩篇課文的課內(nèi)練筆設計上都緊扣了本篇的讀寫融合核心目標,又突破了文本的重難點,同時也體現(xiàn)了同一文體教學的梯度。
賈志敏老師提出語言學習的三部曲為:“入乎其內(nèi),化乎其中,遷移運用。”離開語境理解語言文字肯定是不確切的,我們指導學生領會學習方法,關(guān)鍵還是幫助學生嘗試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遷移運用。因此有效課內(nèi)練筆的設計,應是能夠讓學生提高語用能力、提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入情入境,仿寫句式
句是構(gòu)成段的最基本單位。文本中有許多精美片段用了特殊句式,教師在閱讀訓練中要善于挖掘資源,精心選擇讀寫結(jié)合點,進行仿句練筆設計。
如《祖父的園子》一課的讀寫融合核心目標是:感受童年的自由快樂,學習用詩意浪漫的景物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緊扣這一目標,可設計如下課內(nèi)練筆: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jié)一個瓜,就結(jié)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1.仿寫:( )愿意( )就( ),( )愿意( )就( )。
2.你喜歡這樣的園子嗎,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第一題的仿句練筆,學生更加入情入境地徜徉在了文本詩意浪漫的文字之中。在文本語境中,對作者詩話的語言進行了遷移模仿,提高了學生語言積累運用的能力,也讓學生對這樣的一個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園子充滿了向往之情。第二題的設計正是對第一題的延續(xù)和深化,讓學生把內(nèi)心的感受一吐為快,把語言表達與課文理解合二為一,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課內(nèi)練筆的效度。
2.想象情境,擴寫詞語
抓住文章中高度概括或是與中心有密切關(guān)系的詞語,讓學生展開想象,解詞繪境,把它還原成具體可感、觸手可及的鮮明形象,既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又能豐富學生語言。
如《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的讀寫融合的核心目標是:感受童年的美好,學習描寫人物的神情、語言等表達情感的方法。緊扣這一目標,可設計如下課內(nèi)練筆: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齒,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p>
好一個“看呆”了,讀讀這個詞,你的腦海里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小英子,可以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寫寫神情,動作等。
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練筆用描摹情境,豐厚詞語內(nèi)涵的方式,讓學生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細致的觀察,生動的表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生的筆下,一個天真、幼稚的林海音一下子躍然紙上。這樣的練筆設計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想象、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3.拓展語境,主題式仿寫
有些課文的詞句可以進行主題式的模仿寫作,即讓學生緊扣同一主題,在新的語境中學習模仿,遷移運用作者的表達方式。
如《童年的發(fā)現(xiàn)》一課讀寫融合的核心目標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用幽默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這課中的“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qū)逐和迫害的風險。”句子含義深刻一語雙關(guān),作者借用大科學家的事例來進行自我安慰,寫得幽默風趣。緊扣本篇的讀寫融合核心目標,關(guān)注文本特點,可設計如下課內(nèi)練筆:
“當被轟出教室時”,作者是怎樣進行自我安慰的?在生活中,你肯定也有沮喪、失意、落寞的時候。學習作者的寫法,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寫寫你的“自我安慰”。
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項練筆中學生不僅對文本的表達方式進行了學習模仿,還側(cè)面地給予了學生應對挫折、困難時的自我心理的調(diào)解方法,提高了學生語用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耐挫力。這樣的練筆真正落實了語文學習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統(tǒng)一。
語文課堂是開放的課堂。課堂上的一篇篇課文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學生學會從一篇課文的一點知識出發(fā),通過各種手段去收集、了解、發(fā)現(xiàn)更多的信息資料,那么語文學習才真正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如:《童年的發(fā)現(xiàn)》中對于“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qū)逐和迫害的風險?!边@一句的理解,可以布置課外練筆:請同學們搜集一些世界上有重大發(fā)明或發(fā)現(xiàn)的大科學家曾經(jīng)遭受過迫害的事例,并寫寫自己讀后的感受,也可寫寫自己的小發(fā)明或小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樣的課外練筆,既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加深了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體會,同時也給予了學生自由抒發(fā)與作者同類經(jīng)歷的機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币虼私處熞寣W生多讀書。
學完整組課文可推薦“童年主題”的群文閱讀:馬克·吐溫的《童年》,馮驥才的《捅馬蜂窩》,高爾基的《童年》等,讓學生在享受童年樂趣的同時,享受閱讀。在群文閱讀之后,請學生寫寫讀后的收獲,可以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進行推薦閱讀,可以比較不同的作者表達情感的不同方式,也可以寫寫自己的童年往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筆形式,進行豐富多樣的課外練筆。這樣的練筆過程,讓閱讀和寫作互滲互透,相得益彰。
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欣賞、評價的能力,那么課外練筆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給予學生的欣賞評價的機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如在教學完五下第二組課文后,教師緊扣整組讀寫融合的總目標,布置了六人小組集體完成一份“有關(guān)童年主題”手抄報的作業(yè),要求六人合作完成,自主商量選擇完成的內(nèi)容:可以設計報頭,可以摘抄自己的佳作,可以寫寫讀后感等。作業(yè)完成后在班級中進行張貼,并要求完成評價反饋表,推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業(yè)。
手抄報作業(yè)評價反饋表:
這一課外練筆的設計讓學生學習評價、欣賞,并且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能從“緊扣目標,單元整組兼顧,建立讀寫融和目標體系”、“關(guān)注文體,凸顯語用,提升課內(nèi)練筆效度”、“拓展延伸,探究檢測,提高課外練筆實效”等三個方面加強研究,真正從“生本”出發(fā),定能實現(xiàn)讀寫雙贏。
[1]于治生.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 減輕課業(yè)負擔.天津教育報.2013年11月2 2日
[2]孫麗君.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讓語文教學開花結(jié)果——關(guān)于提高語文作業(yè)有效性的幾點思考.中學語文.2011年0 9期
[3]林明超.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練筆的設計與實踐的研究.作文成功之路.2013年12期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