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摘 要: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培養(yǎng)初中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重視提高初中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初中生逐步構建健全的人格,促進初中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怎樣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呢?作者根據(jù)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談談看法和體會。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課堂氣氛 營造方法
2011版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構建健全的人格,從而全面健康發(fā)展。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能有效提高教學實效,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一堂課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如何營造寬松、愉悅、民主的課堂氣氛呢?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和探究。
一、課堂教學導入時
上課開始,我們可以帶領初中生唱唱歌,背背詩,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從課間活動進入課堂學習,大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教學做鋪墊。如果是到外校上示范課,就可以和學生課前談話,進行一些簡單交流,例如談談:“你們學到第幾單元了”、“老師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這樣就能夠在很短時間內(nèi)拉近師生距離,為新課教學做好情感鋪墊。
二、動手實踐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
學生的智慧就體現(xiàn)在他們的手指尖上,這充分說明了動手操作能夠促進智力的提高。從人的大腦結構看,在大腦皮層中管手的部位占了很大面積,因此我們手的運動能夠使大腦的很大部分得到訓練。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能夠調(diào)動感官參與,做到手腦有機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手的操作,動手操作是學生智力的源泉和起點,我們要盡量激發(fā)他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能夠建立直觀思維,是表象學習,能夠把課本知識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具體生動,使課堂學習不再是簡單的講和聽。例如,初中生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有用的知識剪下來,這樣提高了記憶力,把學習變成了一項充滿情趣的活動課。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塑造親切可感的教師形象
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面帶微笑地授課,這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又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并非一種矯揉造作、假情假意的表情。學生在充滿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我們的可親可敬和真誠。部分教師講課時,總是面容嚴肅,想著樹立威嚴,這無形中就扼殺了學生對老師的親近感。如果這樣,那么試問學生還愿意與你交流嗎?其實,我們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肅的表情之上,而是源于修養(yǎng)和學識。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更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板著面孔講課,常常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這種外來的壓力迫使學生做,我認為這有時雖然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常常不能持久。因此,要想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課堂氣氛中獲得知識,我們首先要用自己歡快的情緒感染每一個學生。
四、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diào)動初中生的積極性,激發(fā)興趣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成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課堂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變得靈活多樣,有效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死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能夠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例如,學習《望岳》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泰山的美景。我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查找一些泰山的圖片,再配以優(yōu)美動聽的背影音樂,制作成教學課件,讓他們真實、生動地感受泰山的美。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調(diào)動語文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喜歡上語文,喜歡學語文,這樣就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設置懸念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一些初中語文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更不知道如何活躍課堂氣氛,總怕一發(fā)而不可收,進而形成了“填鴨式”的教育,學生很聽話地聽教師講課,整堂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而學生卻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聽老師講,整個課堂缺少師生互動,教學氣氛沉悶,使教與學被割裂開來,有時還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教師必須改變落后的教育觀念,營造寬松、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我們還可以設置一些有趣味的懸念,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懸念的刺激下,對疑問會有探究的欲望,能夠主動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我們要讓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組織課堂討論,這樣就能夠促使他們發(fā)散思維,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給初中生營造好學上進、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結合初中語文學科特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初中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