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一、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的基礎和關鍵,是聯(lián)系學生與學校、學生與任課教師、學校與家長的紐帶和橋梁。
要當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又要有科學的工作方法和民主的管理方法。幾年來,我虛心向他人學習,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確立目標,制訂規(guī)劃。每當接任一個新班級,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認真分析本班學生的現(xiàn)狀,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符合本班的總體奮斗目標和近期奮斗目標,并為實現(xiàn)目標制訂整體規(guī)劃。再組織學生結合班級奮斗目標和規(guī)劃制訂出個人奮斗目標和計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人生觀、世界觀,堅定學生奮發(fā)向上的進取心。在工作中,經常用這一奮斗目標激勵學生,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集體榮譽感,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二)及時組建班委會和團支部。組建班委會和團支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委會和團支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不可能時刻在班上管理學生,很多工作是通過班委會和團支部完成的。因此,每當接任一個班級時,班主任都要深入了解學生,及時選出班委會和團支部,并使之各負其責,分工協(xié)作,互相配合,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協(xié)助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完成各項工作和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
(三)知人善任,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現(xiàn)代班主任絕不是封建家長和私塾先生,對于班級管理和各項工作的安排,更不能采取封建家長式的作風,獨攬班級大權,事事自己做主。而應該了解學生,相信學生,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安排學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做到任人唯賢,知人善任。更要以民主方式管理班級,決定班級事務。如涉及錢財問題、評選“三好學生”、“優(yōu)秀班干”、“優(yōu)秀團員”、“優(yōu)秀團干部”等關系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時,應由全班同學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決定,并當場公布結果,絕不要偷偷摸摸、神神秘秘地進行。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更讓學生佩服。一般的事情由班主任、班委會、團支部成員以民主協(xié)商的方式決定。在對待學生的管理方法上,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絕不要把學習成績、家庭條件和背景作為對待學生態(tài)度的依據(jù),而應該一視同仁。這樣,班主任才能做好班級工作,以身作則,讓學生信服,并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及民主決策。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注意兩個“結合”。
(一)班級的整體工作和班干部的分工配合相結合。充分調動和發(fā)揮班干部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支持他們大膽開展各項工作,組織各種有益活動,指導他們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
(二)嚴格管理與關心愛護學生相結合。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這里的嚴格絕非老師天天板著臉、面無笑容、有陰無晴,給人冷酷的感覺,而應是嚴中有愛,嚴愛相濟,對學生既要嚴肅認真,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學生。只有優(yōu)生、后進生同樣對待,一視同仁,才能取信于學生。
(三)突出學生個性,發(fā)揮學生特長,以點帶面,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全面健康發(fā)展。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的才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和發(fā)展。并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fā),突出學生個性,發(fā)揮學生特長,注重特長生的培養(yǎng)。例如,學生中有擅長音樂、體育、書法、繪畫、外語的,就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興趣活動小組,參與各種比賽,使他們不斷進步,并成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對于那些有組織才能,善于主持、演講的,就應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使他們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同時,還要引導他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鼓勵全班學生向他們學習,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以點帶面,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通過各種有益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除了利用班會、隊會進行德育教育外,還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理想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最終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一)克服他們的自卑心理,扶植他們的自尊心。后進生往往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清楚自己在老師、同學心中的形象,同時對老師存有戒心,有對立情緒。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及時抓住其閃光點,予以表揚。同時,還要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真誠地關心與幫助學生,使他們體會到老師時時關心他,處處幫助他。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扶植自尊心,從而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
(二)改進教育方法是轉化后進生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師既要傳道授業(yè),又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思想。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習、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引導、教育、提出要求,改變教育方法,讓他們感到老師可親可敬而不可畏。
此外,還要制定具體有效的措施,保證后進生的轉化。
后進生的學習成績一般不佳,正是學習上的失敗導致他們心理不平衡,使學習成績更差。班主任必須有的放矢地制定有效措施,保證其轉化。
四、班主任除了要掌握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習慣等情況外,還要了解學生在家中和社會生活中的情況。
為達到這一目的,班主任在接任新班級時,要詳細調查學生的姓名、住址、家長及職業(yè)、電話等。然后逐個家訪,詳細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和學生的性格、愛好、習慣等,并做好記錄。建立學生檔案,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結合學生情況,采取信訪、電話和家訪等形式及時與家長溝通,與家長親密配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督促學生努力學習。要協(xié)調好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科任老師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以及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共同加強班級管理。班主任是一個班級各項工作與活動的主導者,是協(xié)調者,絕不是領導者,要想管理好班級,必須協(xié)調好各種關系。
(一)協(xié)調好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這一關系直接影響班級建設。關系協(xié)調,感情融洽,才能心心相印,建設和管理班集體。我認為,大家齊心協(xié)力管理一個班級總比一個人管理要好。班主任要主動與科任老師溝通,大家共同協(xié)商,加強班級管理,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把班級管理好、建設好。
(二)協(xié)調好各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由于各科任教師在性格、知識、能力及所教學科上存在許多差異,對待學生必然有不同的態(tài)度和管理方法,很難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要積極協(xié)調好各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要多為科任老師提供參與班級活動的機會,經常交流與溝通,共同致力于班級管理。“人心齊,泰山移”。
(三)協(xié)調好科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偏科和厭學,一些學生對任課教師有看法。對愛學的學科,自然喜歡任課老師。不喜歡學習的學科,必然討厭老師。愛學習的得到了老師的喜愛,不愛學習的經常受到批評,自然拉大了師生距離,甚至會產生一些摩擦。針對這些情況,班主任要經常深入了解,協(xié)調學生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