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秋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日益關注,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古人智慧、探尋先進的管理辦法成為越來越多的管理者的共識。《紅樓夢》中,管理者的代表是手握大權的王熙鳳,事無巨細地打理賈家上下的一切事務,其在決策、領導、組織、控制中的能力可見一斑。家族管理者中的后起之秀是賈探春和薛寶釵,在賈家遇到財政危機時能夠出面力主改革,清除宿弊,她們制定的新制度又能使利益相關者滿意。成書于250多年前的《紅樓夢》,書中體現(xiàn)的管理理念現(xiàn)在看來依舊可以成為企業(yè)及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借鑒學習的范例。這3位女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表現(xiàn)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但她們迥異的性情造成了不同的管理手段,從而產生了不同風格的管理效果。
決策者必須知道哪里需要行動,診斷問題就成為決策過程的第一步。王熙鳳對寧國府進行了一次家族診斷,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府中長期存在的問題:(1)人口混雜,遺失東西;(2)事無專職,臨期推諉;(3)需用過費,濫支冒領;(4)事無大小,苦樂不均;(5)有地位的不服管束,無地位的不能上進[1]106-113。這些詬病在秦可卿的喪禮初期暴露無遺,以至于寧國府上下亂作一團,對外又失了禮數。這體現(xiàn)了王熙鳳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管理者只有知道了癥結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制訂方案。
行之有效的方案是決策的重要部分。針對寧國府存在的問題,王熙鳳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方案,其中包括制訂方案:卯正二刻點卯,巳正吃早飯,午初刻領牌回事,上夜交鑰匙;處罰偷懶遲到、賭錢吃酒、打架拌嘴者;按需設崗,按崗定編,每人只管各自差事,出了事負全責,但不用管其他事;加強監(jiān)管,命來升家的總攬查看,自己每日戌初親自查看,分明賞罰[1]113-118。這些措施對于問題的整改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王熙鳳的管理才能也得到了全府上下的一致肯定。
控制體系越完善,組織目標越容易實現(xiàn)。王熙鳳建立寧國府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進行細致的責任分工,將工作任務落實到每一個人,要求各司其職,并按職責大小進行定員,充分體現(xiàn)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智慧?!氨娙俗匀灰捕加辛送侗迹凰葡惹爸粨毂阋说淖?,剩下的苦差事沒個招攬……便是人來客往,也都安靜了,不比先前一個正擺茶,又去端飯;正陪舉哀,又去接客。這些無頭緒、推托、偷閑、竊取等弊端,次日一概都蠲了”[1]113-118。這些管控措施對寧國府的整治效果顯著。王熙鳳又建立了內部牽制控制,利用執(zhí)行者互不相容的工作關系來彼此牽制、互相監(jiān)督,有效地保護了寧國府的財產安全和財務信息的準確度。例如,王熙鳳負責審核和授權兩項工作,彩明負責登記,王興家的負責采購,從而對財務進行嚴密控制,消除了“濫支冒領”的現(xiàn)象。這樣使物資的管理、領用、登記造冊既能做到滿足工作需要,又不至于使物資浪費。分工合理,專人專管,工作自然井然有序。王熙鳳同樣善于借力保障權利的有效行使。王熙鳳是賈家最受賈母寵愛的璉二奶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的出閣千金,所以王熙鳳的權力來源之一是法定性權利。王熙鳳由于其有賈母和娘家做靠山,地位顯赫,便掌握了權利,其下達的命令和任務下級必須服從。這一點在賈母去世后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給秦可卿理喪時,她威重令行、人人敬畏,可在給賈母理喪時,她既調不動人也調不動錢,被氣得“眼淚直流,只覺得眼前一黑,嗓子一甜,便噴鮮紅的血來,身子站不住,就栽倒在地”[1]1043-1046。 沒有了賈母,她的權威便土崩瓦解。
封建社會里的大家族,其文化保守性決定了集權式的決策方式,王熙鳳的決策不存在集思廣益,個人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組織的興衰。問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王熙鳳自身捍衛(wèi)權威的價值觀也都要求王熙鳳做到決策速度快、事必躬親,以殺伐決斷來保證決策的執(zhí)行。按權利運用方式劃分,可將王熙鳳定性為集權式領導者,把管理的制度權利相對牢固地進行控制。下屬受控制的力度較大,而組織內部資源的流通和效率就取決于領導者對于管理制度的運用[2]。王熙鳳這種領導者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命令,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管理成本,使組織有條不紊地運轉。但其弊端在于沒有人對王熙鳳的權利進行監(jiān)管,使王熙鳳肆無忌憚地行賄受賄、以權謀私、盤剝眾人甚至謀財害命,導致其在賈府積怨極深,最終墻倒眾人推[3]。當然,王熙鳳的貪婪集權型管理模式與賈府的最終敗落是息息相關的。
賈探春在王熙鳳生病時被王夫人指定來主持管理家政。賈探春接手賈府中的管家之權時,賈家經濟已經入不敷出,甚至到了“鳳姑娘和鴛鴦悄悄商議,要偷來老太太的東西去當銀子”的窘困境地。節(jié)省賈家上下上百口人的多余花銷、開拓財務增長新途徑成為當務之急。大觀園內還存在另外兩大管理困境:(1)管理混亂、浪費嚴重;(2)機制不順、矛盾重重,經濟改革已經勢在必行[4]。為了適應內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克服組織的管理低效、提高組織整體管理水平、保障信息通暢,她審時度勢,在薛寶釵和李紈的配合下,在大觀園內推行了一系列不同于王熙鳳的管理措施。
要解決賈府面臨的種種困境,賈探春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又要有很強的目標執(zhí)行力。賈探春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改革舉措并勇于實踐:采用公開競標的方式把大觀園承包給園子中的老媽媽們,希望把大觀園從消費性扭轉為生產性。賈探春預計承包有眾多好處:“一則園子有專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臨時忙亂;二則也不至作踐,白辜負了東西;三則老媽媽們也可借此小補,不枉成年家在園中辛苦;四則也可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并打掃人等的工費,將此有余,以補不足,未為不可?!薄俺У幕ǎ缘墓S菜魚蝦之外,一年還有二百兩銀子剩?!保?]524-534賈探春認識到大觀園里所產出的稻米、蓮藕、魚蝦、花果、竹筍每年值幾百兩銀子,但卻一直沒有合理利用。她提出讓院子里的婆子媳婦把這些資源承包起來,除了供應姑娘們的頭油脂粉、瓶花鳥食,節(jié)省一大筆開支,她們還能自享其成、獲得利益。另外又使大觀園內的花草樹木、園內設置有專人負責,大觀園變得更加井然有序了。做到了“人盡其力、地盡其利、物盡其用”,使正在沒落的賈府出現(xiàn)了一線生機。
賈探春接手前的賈府是典型的消費型組織,政治資本正在慢慢耗盡,缺乏有效的生財之道。賈探春的改革通過內部變革增加收益,使賈府向生產與消費型組織過渡,既開源又節(jié)流,讓捉襟見肘的賈家有了新的經濟增長方式。賈探春善于利用權力運行的策略來樹立自己的權威,有效推行管理。探春接手管家之權時,幾乎沒人把她放在眼里。但她合理利用自己的權利,“找?guī)准柡Φ氖屡c體面的人開例作法子,鎮(zhèn)壓與眾人做榜樣”。她按制度辦事、查明舊賬,拒絕給自己的親舅舅趙國基發(fā)放不合乎規(guī)定的喪葬費,得罪了自己的生母趙姨娘,駁回了王熙鳳的說情。面對壓力,她既不屈服,也不手軟。同時按原則辦事,取消了賈寶玉上學的額外補助,并沒有因為賈寶玉與自己兄妹情深或因為他是賈府上下最得寵的少爺而徇私情。她的改革對事不對人并且不顧及人情。使得那些以為她年輕可欺準備趁機發(fā)難的眾人尊重她的權威,服從她的管理。
縱觀賈探春的改革方案,主要的針對對象是公子小姐、丫鬟仆人,并沒有對王熙鳳、王夫人甚至是賈母等上層人物有所涉及。這些上層人物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違規(guī)之處,比如王熙鳳私自推遲賈府上下月錢的發(fā)放來對外放高利貸,又利用賈家的影響力巧取豪奪,這些賈探春未必不知。但她并沒有對以
王熙鳳為代表的上層人物動刀,是因為在賈府這樣的封建大家族中,家長制的種種規(guī)定不允許她以下犯上。另外,賈探春對于改革的直線式思考讓她的管理理念體現(xiàn)為片面追求商業(yè)利益,忽視當時社會以孔子“義利觀”為主導的道德規(guī)范。承包制的受益人只能是園子中的少部分人,多數人心中難免不服,又為改革增加了沖突和阻礙。賈探春對于改革方案的設計方法不多,效果有限。她管理榮國府期間,主要工作是以賈府內部的興利除弊為主,以節(jié)約成本為目的,并沒有對賈家的收支模式進行較大幅度的改革,沒有真正增強賈府的財力。由此可以說,賈探春對于改革的全局性考慮不足。
因為變革會使不同活動在組織中的相對重要性發(fā)生變化,所以變革可能會遇到來自組織成員的阻力[5]。薛寶釵的改革阻力有以下幾點:(1)她是借助大觀園的外人,不是賈家人,并沒有實際權力;(2)探春設計好的改革方案并不能真正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薛寶釵深知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是存在矛盾的。所以,她在就職演說時說:“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閑,別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們太太又多病,家務也忙。我原是個閑人,就是街坊鄰居,也要幫個忙兒,何況是姨娘托我?講不起眾人嫌我。倘或我只顧沽名釣譽的,那時酒醉賭輸,再生出事來,我怎么見姨娘? ”[1]524-534由此可見,薛寶釵具有高層管理者模糊概念的技能。向大家表明了自己參與管理的身不由己,感化了被管理者,又強調了自己對于園內治安的重視。除此以外,她修改了探春的改革方案:承包者年終時拿出若干吊錢來分給也在園中辛苦的老媽媽們,讓她們也能分享改革的成果。薛寶釵的改革方案體現(xiàn)了設計者對于實現(xiàn)公平的制度安排,避免了承包者與未取得承包權的眾人的收益不均,做出了讓未承包者也享受改革分紅的決定。受到了承包者和眾人的普遍歡迎,使改革能夠順利進行。她的方案強調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相結合,管理柔性化,增強眾人的羞恥心。既強調利益,又做到顧全大局,安撫眾心;既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又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薛寶釵是典型的創(chuàng)新分權型管理者,尤其適合于組織文化建設的設計。她可以稱得上是賈府中最高明的管理者。
兢兢業(yè)業(yè)的管理者可以運用高明的管理手段為組織的運行和發(fā)展保駕護航。錯誤的決策、控制、領導、變革都可能給組織帶來災難。王熙鳳、賈探春、薛寶釵都在賈府的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們3人在管理方面的成功依托于相對先進的管理理念、雄厚的物質資源、高效的行政命令。她們在運用計劃與決策、領導、控制、組織變革等管理職能上表現(xiàn)出的智慧,能為現(xiàn)代的企業(yè)管理帶來諸多啟發(fā)。她們3人不同的管理風格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效果,如果她們3人能夠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攜手治理賈府,一定會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但是由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封建社會的固有弊端,這3位女管理者即使有再高明的管理才能和再先進的管理理念,也沒有辦法改變以賈府為代表的整個封建社會瓦解的結局。
[1] 曹雪芹,高鄂.紅樓夢[M].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1.
[2] 周三多.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8-100.
[3]許共城.王熙鳳在賈府中的地位及她的管理特色[DB/OL]. [2012 -03 -07].http://bolg.sina.com.cn_4ea3aba30102e4k a.html.
[4] 王一帆.紅樓夢中的管理學 [DB/OL].[2012-03-07].http: //blog.renren.com /share/221475849 /7715337823.
[5]馮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