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麗 付傳芳 張雪紅 羅英姿 吳小麗 劉海宏 曹 蕾 馬 琴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寧夏銀川 750021)
在現代醫(y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的法律意識增強以及對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需求的增高,醫(yī)療護理中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1]。心內科具有中老年患者多、患者要求高、病情變化快、預見性差、病死率高等特點。加強護士的培訓學習和管理,加強住院患者風險的預知及管理,保證患者的安全,提高了醫(yī)療護理質量。
1.1 服務態(tài)度 如某些護理人員服務理念較差,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并沒有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缺乏和患者及其技術的交流溝通,或是在交流溝通中缺乏一定的技巧,對待患者及其家屬態(tài)度較為生硬、冷淡,對患者漠不關心,很容易發(fā)生護患糾紛。
1.2 責任心因素 據調查資料研究顯示,責任心不強引起的護理差錯約為22.7%,三查七對執(zhí)行不夠嚴格引起的護理差錯約為58.9%[2]。如有的護生換液體只對床號、不對姓名;有的護士沒有認真執(zhí)行查對制度導致加錯藥或者發(fā)錯藥,輸液管空氣未排凈有氣泡輸入。有的護士換了液體未在輸液查對卡上簽字,患者和家屬認為液體沒有輸?;颊卟∏榘l(fā)生變化時,護士沒有及時通知醫(yī)生或者采取措施。護士沒有及時巡視病房觀察病情或者觀察病情不仔細,患者突然出現心跳驟停等等。
1.3 技術水平 如有的護士技術操作水平差,連續(xù)靜脈穿刺幾次都不成功,還態(tài)度不好,挑剔患者血管不好。光線暗時不開大燈進行靜脈穿刺致失敗,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現大面積淤斑。動靜脈采血量少了或者發(fā)生凝固了必須重新采血等等。
1.4 制度、常規(guī)因素 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不落實,職責不明確,護理記錄不真實、不準確及時、與醫(yī)生記錄不相符及代簽名等?;颊咄獬鼋唤硬磺宄颊咴谕馑劳稣?。護士解釋病情、一日清單費用不清楚引起患者對解釋工作不滿意者。健康宣教不到位或者看管患者不嚴,患者下床活動過早致心力衰竭死亡者。有的患者抱怨病室不安全,有東西丟失等等。
1.5 患者因素 如年老體弱無家屬陪伴的患者,長期臥床的患者,服用鎮(zhèn)靜劑及降壓藥的患者,服用降糖藥或者使用胰島素進食量少的患者,下午或夜間給予利尿劑頻繁上衛(wèi)生間的患者,使用升壓藥、硝普鈉、硝酸甘油及胺碘酮等藥物的患者等。自行調節(jié)輸液速度引起輸液速度過快者。在外做檢查突然發(fā)生病情變化者,取生活用品不慎墜床者或者上衛(wèi)生間不慎跌倒者等等。
1.6 環(huán)境、物品設施因素 如地面太滑或有積水、病房床頭柜有棱角、病床無護欄、坐櫈不穩(wěn)、電視機安裝位置低,治療室或者病房燈光光線不足等等。
2.1 提高風險認識是保證臨床護理安全的前提 臨床實踐表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差錯、事故的發(fā)生往往有著直接聯系,是維護安全護理最重要的基礎[3]。我院護理培訓中心針對不同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及考核,例如對新聘任的護士培訓有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護理安全及法律法規(guī)、護理核心制度、護理禮儀、護患溝通交流技巧、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士等內容。對3年以下的護理人員培訓有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護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探討、臨床常見護理問題處理方法與技巧、核心制度與護理安全及護士心理壓力調適等內容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對4~7年的護士培訓以??谱o理知識及??萍夹g操作為主。護理培訓中心每年還定期舉辦青年護士綜合素質提高班專題講座,提高青年護士對臨床護理風險的認識,不斷提升青年人的綜合素質。護理部每季度召開全院護理工作安全討論分析會議,不斷提高廣大護理人員臨床風險識別意識。
2.2 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是防范護理風險的根本保障 護理部不斷制定完善護理制度、規(guī)章、崗位職責、工作質量標準、應急預案流程、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及考核標準等內容。護士長也根據科室護理工作實際情況,組織高年資護士制定完善本科室護理工作流程、疾病健康教育流程及護理安全管理制度等內容,減少管理盲區(qū),使護士工作時有條不亂,有章可循,提高了護士應急應變的能力。同時也便于護士熟練掌握本崗位護理技能,減少工作漏洞,保證護理質量安全。
2.3 有效的管理是防范護理風險的重要保證
2.3.1 常規(guī)管理。制度的落實是保證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臨床工作中各項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和應急預案的落實,主要靠護士長的督促檢查,培養(yǎng)護士養(yǎng)成習慣,自覺遵守落實。護士長每天做好護理工作質量檢查,如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及護理文件書寫制度執(zhí)行情況,搶救藥品、器械配備是否齊全、完好,各種操作是否規(guī)范等,出現問題及時糾正。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術操作的培訓及考核,定期組織護理查房、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定期召開科室護理安全討論會,對科室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及時進行評估,提高護士對護理風險的評估及防范能力。
2.3.2 重點管理。護士長針對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管理。屬于高風險人群患者,如急危重患者、手術患者、新入院的患者、年老體弱無陪護的患者、長期臥床的患者、血壓過高的患者、血糖不穩(wěn)定的患者、服用鎮(zhèn)靜劑的患者以及使用強心、利尿劑、升壓藥、硝普鈉、硝酸甘油及胺碘酮等特殊藥物的患者,護士長強調增加巡視頻率,落實安全健康教育工作及陪護措施。加強癥狀和體征的觀察,有異常發(fā)現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配合醫(yī)生積極處理。在隱患查找中發(fā)現,工作一年內的新護士發(fā)生不安全隱患的比例高。針對這一問題護士長重點加強此類人群的培訓及考核管理[4]。強調認真履行告知程序,主動服務,加強護患溝通,注意溝通技巧,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釋,盡量滿足,要換位思考。體諒患者及家屬的心情,注意服務和操作要規(guī)范。
2.3.3 預見性管理。護士長加強對臨床問題的預見性管理,定期組織護士進行應急預案演練,提高護理人員處理臨床應急事件的能力。組織護士制作并適時運用各種安全警示標識卡,如防墜床防跌倒標識卡、防褥瘡標識卡、引流管護理標識卡、藥物過敏標識卡等。經評估患者存在安全危險因素時,及時采取各種防護措施并加強宣教。建立激勵機制和護理問題本,鼓勵臨床工作中的查漏補缺,并對杜絕護理差錯的護士給予獎勵??评镆?guī)定住院患者一律不容許外出,發(fā)現擅自外出患者,根據病情在0~2小時之間打電話聯系患者或家屬讓患者盡快返回病房?;颊咄獬鰴z查或散步時,要求及時鎖好門鎖。個別床頭柜有棱角時,及時用紗布保護和透明膠帶貼護以免碰傷。坐凳不穩(wěn)時及時找人維修或更換。治療室或者病房燈光光線弱時,及時找電工班人員更換燈泡等,不斷排查病房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采取措施。
2.3.4 隨時管理。護士長對臨床出現的問題隨時進行管理,例如出現記錄性的問題,護士長及時糾正并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文件書寫規(guī)范。對患者不明白的收費或病情等問題,及時找相關知情人員進行解釋,有錯誤及時糾正。對于靜脈穿刺連續(xù)2次都失敗的護士,護士長提出要立即更換技術相對好的護士進行穿刺。對于患者輸液、采血或者發(fā)藥易出現查對性錯誤的,護士長提出無論患者熟悉與否,均采用提問式查對姓名的方法?;颊甙l(fā)生病情變化時,護士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引起患者投訴,護士長會找當事人進行談話,了解事情經過并對當事人進行教育,并在第二天晨會上進行通報,提高大家對問題的認識,引以為戒,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我科自2011年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及措施后,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由2010年的8起降至2011年的1起,護理投訴發(fā)生率由2010年9起降至2011年的2起,護理滿意度由2010年的88%提高到2011年的96%。護理風險的防范和管理是一項長期的、持久性的工作,必須不斷對護理工作實行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動態(tài)管理,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不斷排查病房護理安全隱患,不斷強化護理人員防范風險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做事習慣,才能有效規(guī)避各種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提高了護理質量。
[1]林淑燕.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6):46
[2]徐麗娟,朱慶蘭.141例護理差錯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臨床護理雜志,2005,4(5):49
[3]李曉惠,鄒曉清.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75
[4]莊素芳,霍殿琴.隱患查找制度并PDCA管理法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