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潘 靈
(海南科技職業(yè)學院公共課部,海南海口571126)
神話是遠古人類一種集體的口頭創(chuàng)作,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而古希臘神話較之于別的民族神話,想象力更豐富,更具有生命活力。希臘神話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神人同形同性”,神與凡人不僅在形象容貌上沒有差別,而且有著人的性格、情感和道德品行。神和英雄們?yōu)樗麨?,恣意放縱的行為模式,其實隱喻了古希臘人對自身原始欲望的潛在沖動。這種個體生命意志和欲望的放縱,表現最突出的是古希臘神話中關于愛欲的描寫。
這里之所以用“愛欲”而不是“愛情”,是因為神話中展現的神與英雄們的男女追逐,大多還不屬于現代意義上的“愛情”范疇,只是文明初期人類的原始情欲。它們在古希臘神話里產生,與其民族性相關聯。
希臘神話產生于遠古時代,當時的希臘處于低級社會發(fā)展階段。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希臘人認識能力有限,只能靠想象來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因為希臘三面環(huán)海的地理狀態(tài),物產豐富,神話中這么描寫天和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大海波浪起伏,拍擊海岸,魚兒在水里嬉戲,鳥兒在空中歌唱,大地上動物成群”①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神話故事》,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1頁。。神祗創(chuàng)造的第一代人類是黃金的一代。“大地給他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碩果,豐盛的草地上,牛羊成群,他們平和地從事勞動,幾乎不會衰老”②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神話故事》,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8頁。。相較于其他民族,這種優(yōu)裕的生存環(huán)境使希臘人最初便是輕松快活的。正是基于此,希臘人在愛欲追求上最初表現得異常自由開放。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導致希臘與特洛亞之間戰(zhàn)爭的重要原因,是特洛亞王子帕里斯誘拐了斯巴達王后海倫。不和女神厄里斯在珀琉斯與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禮上擲給賓客一個寫著“送給最美的人”的金蘋果。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三個女神由此展開爭奪,找到帕里斯進行評判。最終,帕里斯選擇的是阿佛洛狄忒允諾的“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而非另外兩位女神的權利財富和智慧。帕里斯在如愿以償見到海倫時,立馬展開強烈的愛欲追求,忘記了他在愛達山上已擁有的妻子俄諾涅,也完全把自己的父親特洛亞國王交待的使命拋到九霄云外,結果是一場長達十年的特洛亞戰(zhàn)爭。希臘人將戰(zhàn)爭起因歸結為一次愛欲的追逐,也許只是源于一種浪漫的想象,但無可否認,這也恰恰體現了古希臘人對放縱愛欲的肯定態(tài)度。
為什么同樣是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代,中國神話傳說大多是表現抵御自然,人定勝天的主題,而古希臘神話卻充斥著這么多具有感性生命活力的愛欲故事呢?顯然這與古希臘當時較為優(yōu)越的生存環(huán)境有關。希臘半島得天獨厚,位于地中海東部,巴爾干半島南端,東臨愛琴海,西接愛奧尼亞海,形成三面環(huán)海的地緣之利??亢5南ED人以海為通途,成為天生的海洋民族。在海上,勇敢的航海者們仰仗著技術、經驗、智慧,可以自由地不受人為限制地四處漂泊,施展抱負。具有大海一樣性格的古希臘人民,個性開放,這就包括愛欲意識的開放。希臘人賦予神話中神與英雄們激情四射的生命力,對自然愛欲的放縱,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其特定的海洋環(huán)境蘊育出這個海上民族自由冒險的性格。
裸體在古希臘是一種非常普遍現象,并不像現代社會為了造就某種藝術形式而裸,而是一種自然的裸露。人類是大自然的杰作。古希臘人驕傲地展示自己的形體線條;展示自己的肌肉、氣魄,并較好地表現在他們的競技風俗中。在古希臘,體育鍛煉被定為制度,古希臘人喜歡在競技舞臺上享受自己人體之美所帶來的愉悅感。
“在萊斯沃斯和泰內多斯島上,以及在阿卡迪亞半島上巴西利斯的刻瑞斯女神廟中舉行有那些體操全民運動會和選美活動;在斯巴達和克里特島等地也有男女青年裸體摔跤競賽這類活動。不受任何衣物的遮擋,動態(tài)逼真,而且競賽動作千姿百態(tài),富有整體造型美,所以使之尤為悅目?!雹倮娴?《古希臘風化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頁。
他們不僅在形體上強壯健美,而且同樣樂于追逐美麗的肉體,并且有著強烈占有欲。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忒修斯等大英雄們都毫不掩飾自己對美麗肉體的征服欲望。充滿愛欲的阿佛洛狄忒,也是美的化身,妖嫩的胸脯就像白月亮,戴著手鐲和耳環(huán),還有彩色的腰帶。古希臘人把對愛欲的激活力附在了美好人體身上,這種對肉體美的推崇,同樣是激發(fā)愛欲追求的原因之一。
在古希臘神話敘事中,愛欲的表達往往與“性”合二為一。關于愛欲的描寫很多都是渲染神靈性愛的場景,在性愛描寫上也十分開放大膽。
史詩《伊利亞特》十四卷中有一段宙斯與赫拉的情愛描寫。希臘與特洛亞兩軍交戰(zhàn),赫拉為了暗中幫助希臘聯軍,決定誘惑支持特洛亞一方的丈夫宙斯,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次誘惑就是一次性的挑逗。她找了一個借口向阿佛洛狄忒借來了那條充滿著愛欲歡愉的彩色繡花腰帶,把自己裝扮得光彩照人。宙斯一見到她就克制不住自己的性愛沖動。史詩中對兩人的交歡情景作了動人描繪:“大地在他們身下長出繁茂的綠茵,鮮嫩的三葉草、番紅花和濃密柔軟的風信子,把神王宙斯和神后赫拉托離地面。他們這樣躺著,周圍嚴密地籠罩著美麗的金云,水珠晶瑩滴向地面?!雹诤神R:《伊利亞特》,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頁。這是神話中尤為精彩的一個片段,把性愛的享受敘說得如此之美,而非所謂的野合。
肉身的享樂是愛欲追求最直接的表現方式。神話中對性不加掩飾地暴露于眾,那么產生這個神話的民族,對性的態(tài)度顯然是予以肯定甚至崇尚的。這從愛神阿佛洛狄忒被賦予的尊貴地位便可以看出來。她的誕生傳說本身就與性密切相關??寺逯Z斯用隧石鐮刀割下其父親烏拉諾斯的生殖器,把它扔進了翻騰的大海,那東西在海上漂流了很長一段時間后忽然有一簌白色的浪花從這肉塊周圍擴散開去,浪花中誕生了一位少女,這就是愛神。從男性生殖器中蘊育出的愛神,就是赤裸裸性欲的表征。無愛無性的生活是死氣沉沉毫無生命活力的,愛神的出現為性欲掀開了神秘的面紗。底比斯國王安菲特律翁離開險惡戰(zhàn)場的當天晚上就躺在愛妻懷里飽享著嬌媚的阿佛洛狄忒賜予的人性之樂。古希臘人崇尚性,且敢于把性大膽地展示出來,這是激發(fā)他們追求愛欲的原動力。
初讀古希臘神話時,常常驚愕于神話中神與英雄們的“野蠻”行徑,其亂倫亂愛的舉動令人不可思議。古希臘文學作為歐洲文明的源頭之一,表現出的是什么樣的“文明”呢?從公元前1500年,一個游牧的野蠻民族陸續(xù)來到古希臘,成為古希臘人,當時他們未開化。六七百年后,古希臘人走進了他們輝煌的“荷馬時代”,希臘神話隨之而生。荷馬時代的希臘社會仍保留了氏族制度,這時的氏族已經是父系氏族,是在血緣關系基礎上形成的。氏族成員有共同祖先,共同宗教節(jié)日和共同墓地,財產共有,氏族成員有選舉和撤換氏族酋長的權利。氏族組成胞族,胞族又結合成部落,部落再次結合便是部落聯盟。在部落聯盟內部,各氏族、胞族以及部落還保留著它們的獨立性。荷馬時代還未產生國家權力機關,部落實行軍事民主制管理,其有議事會、人民大會和軍事首領,對一些重大問題如戰(zhàn)爭、媾合、遷移和選舉首領等大事件形成決議,參加議會者能夠有平等的發(fā)言權。
古希臘早在這個時候,民主思想就已初露端倪。其后發(fā)展成為城邦,真正實行奴隸主民主制度。希臘平原大都非常貧瘠,山谷里卻有肥沃的土地。因此,古希臘人在山谷中建立起一個個獨立的城邦,各城邦之間交往很多,它們被統(tǒng)稱為“希臘世界”。當異族入侵或爭奪運糧道路時,各城邦就會結成聯盟。各個城邦規(guī)模并不大,雅典在它最昌盛時候也不過30萬人。即使雅典和斯巴達等城邦影響力很大,但對重大事務的表決也只有一票權力。沒有獨斷的文化和專制的政治,古希臘人如同生活在一個較大自治村莊中。因此,古希臘人對自身思想道德觀念沒有嚴格約束,追求的只是一種自我享受。這種以自我為主體的意識正是希臘人最早的意識形態(tài)。于是,也為神話中不顧一切的愛欲追逐找到了詮釋借口。
宙斯作為最高神,本應“以身作則”,維護眾神世界秩序,可事實卻相反,他不顧威儀之尊,在愛欲驅使下做出許多荒唐事情。為了讓伊俄落入自己手中,這位主神施展他的權力令其困于云霧之中。這樣的舉動被其妻子赫拉察覺后,主神把伊娥幻變成一頭雪白的小母牛。而對歐羅巴的誘惑,宙斯居然將自己變成了一頭高貴而華麗的公牛。如此種種,代表著完美與崇高的主神宙斯,為求一己私欲,身份地位都可全然不管。而美狄亞的故事就帶些殘忍色彩了,她對伊阿宋的癡迷追隨不惜背叛自己的父親和國家,幫助他制服神牛,馴服巨龍取得金羊毛,甚至犧牲自己的親弟弟阿布緒爾托斯。英雄阿喀琉斯因一個女奴與攻打特洛亞的希臘聯軍統(tǒng)帥阿伽門農發(fā)生爭吵,給聯軍帶來巨大災難。
原始社會向私有制社會過渡時期,古希臘人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沒有過多道德約束。在這種文化土壤里產生的文學作品,更多強調的是一種自我感受,身份、地位、權勢等等都不會成為個人欲望釋放的阻礙。
愛欲是人的原動力,愛欲追求能夠激發(fā)人的各種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人們去冒險、去創(chuàng)新。神話作為古希臘人的精神產品,在為我們展現一個具有無比生命活力的世界時,愛欲沖動及追求也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人還是神,每個個體的生命都在使自己的情感、欲望得到最大可能的滿足,身份、地位等外在條件的不同似乎永遠不會成為愛欲追求的障礙。在古希臘這塊土地上能夠誕生如此豐富的愛欲神話,正是獨特的海洋環(huán)境賦予了古希臘人獵奇的心理、開闊的胸襟以及敢于冒險的性格,形成古希臘人獨特的現世享樂精神、尚性意識,為古希臘人的愛欲追求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神話中的愛欲及其追求正是古希臘獨特地理環(huán)境和民族特性疊加而成的產物。
[1]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趙燮生,艾英譯.希臘神話故事[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2] [德]利奇德著,杜之,常鳴譯.古希臘風化史[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3] [古希臘]荷馬著,王煥生譯.奧德賽[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4] [古希臘]荷馬著,羅念生,王煥生譯.伊利亞特[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5] 楊共樂、楊俊民.璀璨的古希臘羅馬文明[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