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娟
(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 貴定 551300)
手術護理記錄單記錄了整個手術過程的護理工作,具有法律依據的意義。填寫手術護理記錄單時,應全面詳細的填寫病人姓名、性別、年齡、手術日期、手術名稱、手術時間、病人手術前后全身皮膚情況、麻醉方式、手術體位、術中輸血、輸液、尿量、標本處理、洗手護手與巡回護士的簽名等,都要真實、客觀、準確、及時、項目齊全、字跡清晰工整、無錯別字,不得涂改、不能用縮寫、簡寫。要用醫(yī)學術語,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手術護理記錄單的書寫[1]。
醫(yī)療護理技術常規(guī)是醫(yī)護人員進行日常工作的指南,是醫(yī)療工作中具有權威性的典范。一旦出現醫(yī)療糾紛,首先要看是否按常規(guī)操作,否則要負法律責任。
2.1 加強術中的物品管理。手術物品的清點由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凡進入體腔和深部組織的各種物品,術中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嚴格遵守手術物品的清點制度,防止異物留存在體內,在手術開始前和關閉體腔時器械護士要保證物品的數目準確[2-3]。手術醫(yī)生要認真檢查體腔及切口。確保體內無異物留存。手術過程中,器械護士原則上不得調換,以確保手術物品出現差錯的危險性降低至最低限度。若巡回護士要調換,必須三方交接班清點清楚,術中用藥、手術物品及注意問題,并在護理記錄單上簽名。手術中途添加的敷料、器械,經兩人清點才能加入,并及時記錄。
2.2 注意手術體位損傷的預防。根據手術部位正確擺放體位。不同的手術需要將患者擺放不同的體位。都是有利于手術,在擺放手術體位時,應遵循安全、舒適、術野充分暴露、不妨礙呼吸為原則。約束帶不可固定過緊,防止神經損傷。擺放側臥位時,所有骨突出受壓處,應以軟枕支撐,防止壓傷。才能保證患者的手術安全。
2.3 正確安全的使用高頻電刀。術前巡回護士先檢查電刀各部位的零件,并保證及使用效能。使用時正確安置電刀負極片,電刀負極片要緊貼患者的皮膚,固定于患者遠離心臟的肌肉豐富處。嚴格按操作常規(guī)操作,以免誤放引起燙傷。
2.4 防止病理標本遺失及出現差錯。巡回護士將取下的標本放入成有鹽水的小藥杯內,貼上標簽、寫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號、標本名稱及采取的部位,連同寫好的病理標本檢查單,交于專人送往病理科。并以病理科醫(yī)生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在標本送檢登記本上簽名。防止差錯事故的發(fā)生。
2.5 嚴格執(zhí)行各項查對制度。由于手術室工作的應急性強,工作量大而繁重。手術室護理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各項治療護理操作,做到“三查七對”,防止差錯、事故的發(fā)生。接手術患者時,應認真查對病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時間及手術前用藥等,逐項核實,防止接錯患者。實施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時,落實器械、紗布、紗墊、棉片(棉球)、縫針線軸等物品清點制度,防止物品遺留體內。留取病理組織標本,應妥善保管、及時登記、暗示送檢,防止遺失[4]。執(zhí)行口頭醫(yī)囑時,在執(zhí)行前、后復述1遍,并做到四查,對藥名、劑量、質量及用法。手術前,檢查患者脾氣完整性;術畢再次復查,有無體位壓傷、皮膚燒灼等,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手術醫(yī)生,并記錄在“術中護理記錄單”上。
手術室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職能部門,是手術、檢查、治療或搶救為一體的重要場所。在手術室中病人常處于全麻、硬脊膜外麻等麻醉狀態(tài),在病人意識清醒時,醫(yī)護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語言,首先不能說與手術無關的話題,要給病人以安慰性的語言,使病人感到有信任感與安全感,否則一旦出現醫(yī)療糾紛,病人就會以此做起訴依據。由于手術室每天接納的手術病人比較多,病種不同,當不確定某臺手術的進展情況時,遇到家屬詢問不要信口開河,不負責任地回答:“好像是癌癥”、“好像是良性的”[5]。我們沒有職權代替醫(yī)生回答,應答“對不起,我不太清楚,待手術結束后醫(yī)生會詳細的告訴你們的”。醫(yī)護人員在于病人及家屬的交談中,要謹言慎行、態(tài)度誠懇、謙和。對病人提出的問題,應做到有問必答、耐心傾聽、解釋到位,要注意因人而異。若有語言行為的疏忽都會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隨著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不斷完善,普法教育逐漸深入。全民的法律意識不斷的強化,病人對醫(yī)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醫(yī)療實踐工作中,投訴和付諸于法律的醫(yī)療糾紛呈上升趨勢。作為手術室護士除按護理常規(guī)做好本職工作外。還要加強法律、法規(guī)和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自覺的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無欲無求,誠信奉獻,以高尚的醫(yī)德,良好的修養(yǎng)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以此建立良好、和諧的護患情感,在病人及家屬的心目中樹立起圣潔形象,是防止和減少護患糾紛的基礎保證。
[1] 楊倩,韋學榮.腹部損傷患者并發(fā)肺不張的護理體會[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2,05:180-181
[2] 華勤學.手術室護理風險及法律問題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10:251-252
[3] 呂珍香.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法律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0,16:133-134
[4] 田秀玲,手術室護理的有關法律問題及護理安全防范措施[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05:119
[5] 王承菊,手術室護理中的法律法規(guī)在護理實踐中的合理運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18,18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