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龍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678000)
近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節(jié)奏也得到明顯加快,很多人開始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發(fā)病率也要比以前高很多。而近年來,腦出血成為了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這種疾病臨床上死亡率較高,由于這種疾病病情變化較快,多數患者在搶救過程中就已經死亡[1]。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預防、治療方案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將以腦出血發(fā)病機制等為起點,分析當前腦出血治療方法,現綜述如下。
腦出血是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這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需要經歷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對于腦出血早期而言,患者早期血腫能夠在幾個小時之內持續(xù)變大,并且患者在數天內會出現腦周圍其他組織損傷?;颊甙l(fā)病后,臨床癥狀較多,病灶部位會對患者大腦造成損害,并且多數患者伴有其他組織位移、患者腦內血液將進入其腦室,從而導致患者丘腦發(fā)生損傷,從而阻礙患者腦部周圍組織的血液流動和循環(huán)。
臨床上,對于腦出血的誘因比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幾點,具體如下:(1)高血壓性腦出血。這種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除了存在繼發(fā)性高血壓史之外或者急性期患者在不同時間段內進行血壓測量,其血壓高于160/90 mmHg。(2)患者為糖尿病性腦出血?;颊叱死^發(fā)性之外伴有糖尿病或者患者急性期3次不同時間段內檢測其血糖均高于7.0 mmol/L。(3)腦血管異常性腦出血?;颊唧w內的動脈瘤以及動靜脈發(fā)生功能性蛻變或者發(fā)生畸形。(4)腦腫瘤卒中。腫瘤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腫瘤出血,誘發(fā)腦出血。(5)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伴有其他疾病,造成患者血小板減少、白血病、貧血等都造成腦出血[2]。
目前,臨床上對于腦出血的治療方法較多,常見的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這些方法在腦出血患者中均取得階段性進展,并發(fā)揮著各自的優(yōu)勢,具體如下。
2.1 藥物治療:腦出血患者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比較常見,使用也比較多,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常見的一些藥物種類和品種也比較多,凝血酶抑制劑水蛙素是臨床上常見藥物,但是對于這些藥物的研究仍然處于實驗室階段,還沒有大量投入使用。(2)甘露醇。甘露醇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一線藥物,這種藥物能夠改善患者癥狀,盡可能的保護腦組織,Bereczki等人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采用甘露醇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和腦實質出血,實驗結果顯示:甘露醇治療腦出血患者效果較好,患者存活率較高[3]。(3)神經保護藥物。C-氨基丁酸(C-GABA)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一線藥物,這種藥物能夠有效的抑制患者神經,增加C-GABA活性,能夠更好的保護患者腦組織,避免發(fā)生興奮性損傷。(4)其他藥物。
2.2 手術治療: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手術治療腦出血在臨床上使用較多,并且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上手術治療方法較多,常見的有:傳統(tǒng)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小骨窗開顱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腦室引流術、神經導航輔助微創(chuàng)手術等。這些手術在治療腦出血時各有優(yōu)缺點。穿刺引流血腫術使用范圍比較廣,對于丘腦出血、腦實質出血伴腦室出血等患者中使用較多,并且效果較好。而小骨窗微創(chuàng)手術清除血腫等都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這些手術對患者的損害更小,治療效果更佳。腦出血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時,醫(yī)護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發(fā)病時間、患者身體素質等進行綜合評估,選擇適合的手術方法治療。
但是,腦出血手術治療時醫(yī)學界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仍然存在很大爭議。根據相關實驗結果顯示:腦出血早期進行手術治療效果更好。從腦出血病理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即:血腫形成、血腫擴大、出血。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一般在發(fā)病20-30 min后形成血腫,并且1h后病情惡化,血腫擴大,患者發(fā)病6-7h后會向外擴散,并造成出血,使得血腫腦組織及其患者顱內壓增高?;颊咴谶M行手術治療時應該在患者患病7h內根據患者情況安排手術,能夠幫助患者清除血腫,防止再次出血,能夠有效的打破腦出血產生的惡性循環(huán),從而降低繼發(fā)性產生的損害,更加有利于患者后續(xù)治療[4]。
高血壓在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且疾病發(fā)病機制復雜,患者病情變化較多,患病后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將會造成患者死亡或鬧死亡,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目前,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治療方法較多,這些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為了降低腦出血臨床死亡率和致殘率,相關部門應該加注腦出血研究,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隨著醫(yī)療技術飛速發(fā)展,我們相信高血壓的治療將得到突破。
[1] 何俐,鄭洪波,孔雙艷.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27(1):37-38
[2] 宮偉民,趙發(fā)娥,宮軍芳.360例腦出血病案資料的統(tǒng)計學分析[J].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8(5):49-50
[3] 袁進國,王志明,譚振美,等.腦出血復發(fā)因素探討及防治[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5(2):162-163
[4] 鄧小湘,蔣雯,王君,等.利用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后運動功能網絡連接的變化[J].磁共振成像,201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