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西南大學 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 北碚400715)
本文所謂字書是指以解釋漢字形體為主,兼及音義的書。它們在收錄文字、釋義方面貢獻甚偉,但許多字無書證,這是其缺點?!稘h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是國家重點規(guī)劃的兩部大型語文辭書,也是目前規(guī)模較大的兩部語文辭書。它們是在古字書基礎上編纂而成,因此也存在書證闕失的弊端。秦簡作為出土文獻材料,由于未經后人篡改,具有極強的真實性。它保存了文字在當時的使用面貌,其中的許多材料可補字書書證。
(1)《岳麓秦簡藏秦簡(貳)》112正:“秶千石為稻八百卅三石三斗少半斗。稻千石為秶千二百石?!?/p>
(2)《岳麓秦簡藏秦簡(貳)》113正:“秶萬石為稻八千三百卅三石三斗少半斗。稻萬石為秶萬二千石。”
4.【盜】“盜”是“盜”字俗體,《字匯·皿部》:“盜,俗從次?!庇帧墩滞āっ蟛俊罚骸氨I,俗作盜?!贝四藘勺之愺w之證。這個俗體字何時開始使用人們不得而知,出土秦簡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秦代以前有“盜”字無“盜”字,“盜”字在龍崗秦簡中凡24見,這是目前最早見到此字的使用,并且大量出現。從文字史的角度來看,“盜”字的使用當在秦漢交替之際。究其根源,“盜”字是由“盜”字省筆而形成,符合文字書寫的需要和文字發(fā)展的整體趨勢。茲舉秦簡用例如下:
《龍崗秦簡》144:“盜牧者與同罪?!?/p>
《龍崗秦簡》201:“言吏入者,坐臧(贓)與盜同灋(法)?!?/p>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43-46背壹:“人毋(無)故一室人皆疫,或死或病,丈夫女子隋(墮)須(須)羸發(fā)黃目,是宲=(宲宲〈是宲〉)人生爲鬼,以沙人一升其舂臼,以黍肉食宲人,則止矣?!?/p>
《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164:“五穜(種)忌:子麥、丑黍、寅稷、卯(菽)、辰麻、戌秫、亥稻,不可始穜(種)、獲及賞(嘗)。”
《放馬灘秦簡·日書甲種》33:“卯:兔?。ㄒ玻?。以亡,盜從東方入,復從出,臧(藏)(野)林草茅中。爲人短面、出【目】。不得?!?/p>
8.【屒】“屒”見于古字書,《說文·尸部》:“屋宇。”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與《宀部》宸音義同?!惫艜灰娪美?,《漢語大字典》因襲古字書,亦無書證。因此“屒”字義令人費解,出土材料很好地解決了人們的疑惑,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目前見到的此字使用的最早材料,極具文字學價值。茲舉秦簡用例如下:
《放馬灘秦簡·日書甲種》39:“盜從西方入,復從西方出,爯在囷、屋、東屒、水旁。名曰灌。有黑子、侯(瘊)。”
《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35:“以亡,盜者中人殹(也)。臧(藏)囷屋屒糞土中、蹇木下?!?/p>
9.【脫】《說文·肉部》:“脫,消肉臞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語謂瘦太甚者曰脫形,言其形象解蛻也?!憋@然,脫字有“瘦”之義。但此字義古今字書、辭書皆無書證佐證。段玉裁解釋道:“此義少有用者?!边@說明此字確實罕見書證,今出土文獻有其例,下文所舉乃目前見到的最早用例,可以據此證明許慎說解此字并非向壁虛造,更重要的是給字書、辭書提供了書證。茲舉秦簡用例如下:
10.【犻】“犻”是“吠”字的異體字,《集韻·廢韻》:“吠,《說文》:‘犬鳴也?!蜃鳡椤保四藘勺之愺w之證?!稘h語大字典》收此字形,惜其無文字用例佐證。今考傳世文獻,皆不見此字。出土材料彌補了這一缺陷,放馬灘秦簡中的用例最能說明此字的用法。茲舉秦簡用例如下:
《放馬灘秦簡·丹記》4:“盈四年,乃聞犬犻(吠)、雞鳴而人食?!?/p>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Z].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2]漢語大詞典編委會.漢語大詞典[Z].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3]朱漢民,等.岳麓書院藏秦簡[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M].文物出版社,1990.
[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馬灘秦簡[M].中華書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