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深壑絕唱:錯那東部的寺院精彩

      2014-08-09 22:36:54范久輝
      西藏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丹增扎巴卡達

      范久輝

      博東派(亦譯珀東派)的創(chuàng)始人博東·喬列南杰是公元14世紀中出現(xiàn)的西藏最為杰出的著名佛學家、著作家之一,為西藏著作最多的學者。

      但時光流轉(zhuǎn),他及他弟子們創(chuàng)立的博東派寺院,很多也如他的著作一樣,曇花一現(xiàn),現(xiàn)已不存。博東派如今在錯那縣東部還有三個寺院的分布,為其他地方所罕見。

      汽車從錯那縣城出發(fā),轉(zhuǎn)向一條有河曲悠悠流淌的草原,這是一片高海拔牧場,牛羊在其中愜意地游蕩。然后海拔一路上升,爬上香香拉山口,有一左一右的兩條公路分別通向卡達鄉(xiāng)與覺拉鄉(xiāng),這兩條公路在扎同鄉(xiāng)會合,形成一個完美的環(huán)線。

      我們的行程也沿著這個環(huán)線繞了一圈,在這條路線上,有三座引人注目的博東派寺院——卡達、西午與覺拉寺。博東派(亦譯珀東派)的創(chuàng)始人博東·喬列南杰是公元14世紀中出現(xiàn)的西藏最為杰出的著名佛學家、著作家之一,為西藏著作最多的學者。他的著作無論從文章的詩韻形式、學識豐富、卷帙眾多等方面來看,在西藏、乃至整個世界都可以說是空前少有的,因些他在歷史上曾受到藏族學者們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一致的贊頌。不過由于大師著作大多數(shù)在后世流傳不廣,很多在現(xiàn)今已成為稀世珍本。博東·喬列南杰又創(chuàng)建白瑪卻頂寺等幾座寺院,并長期聚眾講授各種佛法經(jīng)論,弟子門徒眾多,由此形成藏傳佛教中的博東派。只是時光流轉(zhuǎn),他及他弟子們創(chuàng)立的博東派的寺院,很多也如他的著作一樣,曇花一現(xiàn)。博東派如今在錯那東部還有三個寺院的分布,為其他地區(qū)所罕見。

      博東派寺院主供的蓮花生大師

      汽車從山口盤山而下,海拔的降低讓人體會到在清涼的錯那縣城里體會不到的絲絲暖意。山腳是一個大平壩子,油菜花正開著,點綴在大片的青稞田地中,賞心悅目??ㄟ_鄉(xiāng)在壩子的中央,巨大整齊的藏式房子體現(xiàn)著當?shù)氐呢S足。卡達鄉(xiāng)海拔4000左右,氣候溫和,宜農(nóng)宜牧,因溫度高,被錯那縣的人戲稱為“小拉薩”。據(jù)說卡達鄉(xiāng)盛產(chǎn)美女,所以很多縣直機關(guān)工作人員的親眷就是卡達鄉(xiāng)人。

      博東派寺院卡達寺在鄉(xiāng)政府東北約一公里處,寺廟坐西朝東。當公路在一條高約二十余米被洪水沖擊而形成的懸崖下行走,過了左右兩側(cè)由巨大的土墩形成的“巨門”之后,在滿眼的斷垣殘壁中,醒目的跳出一座赭紅色的建筑,那就是卡達寺了。傳說卡達寺的地望十分祥瑞,建寺時選址在被洪水沖過狀為牛頭的山頭上,朗阿曲從寺院山腳下流過,東邊的山形像老虎,北邊山形似大象,其上還有朗欽天葬臺,西邊的山為“勝利幢”之勢,南邊為博東日山。

      我們到訪時正是藏歷4月5號,時值薩嘎達瓦節(jié),前來轉(zhuǎn)經(jīng)朝佛的信徒三三兩兩,大殿雖然只有三個僧人在做道場,不過法鼓、鈸、嗩吶等法器的聲音間雜在念經(jīng)聲中,倒也不是太沉寂。進入寺院后,視覺的焦點不是在念經(jīng)的僧人中,而是經(jīng)堂里頭高大的蓮花生大師塑像,其兩側(cè)各有眷屬,左邊是“名為“古汝扎布”怒像護法神,右邊為“古汝森東”的類似與獅面空行母,塑像似為新近而為,寺院的主持西繞群培從介紹說,這蓮花生大師三尊的組合像叫“古汝扎松”,在寧瑪派的寺院中常見。這三尊塑像的原址是寺院的三個活佛的法臺。

      回到大殿的門口,按藏傳佛教的順時針方式進行朝覲。墻壁上密密麻麻的掛滿了大小不一、主尊不一的唐卡,原來認為這是寺院為增強宗教信仰,美化環(huán)境而有意為之。然而寺廟主持西繞群培卻說不是,那是私人的“藏品”。在每幅唐卡的下方,粘著一張藏文寫的張條,內(nèi)容豐富,如:卡達村××組××為亡兒多吉所供;為死去的嘎青吉而供……等等。為了超薦亡人,親人會請畫師為死者繪制一張?zhí)瓶?。在繪制之前要請活佛根據(jù)亡人的具體的情況算出繪制的唐卡的主尊,然后供在家里的佛龕之中,點上酥油燈、供上清水以此供養(yǎng)。只是現(xiàn)在很多人認為寺院的經(jīng)堂香火旺,酥油燈長年不息,僧人的梵唄經(jīng)年不斷,所以就把這唐卡送到寺院,每年給寺院點燈用的酥油,并向寺院交付“管理費”。酥油與“管理費”都是村民的“隨喜”,沒有標準。西繞群培說近年送到寺院的唐卡越來越多,甚至遠在拉薩,也會有人千里迢迢送過來,故殿堂的唐卡越掛越多,掛得密密麻麻。

      卡達寺原建筑有三層,如今三層的建筑已完全坍塌無存,第二層建筑破損嚴重,大部分殿堂已毀,保存較好的僅有底層建筑。其底層大殿布局大致成凸字形,凸字形的上端為佛殿,佛殿原先的主供佛是——高達12米的釋迦牟尼,其臉部在三層,腹部位于第二層,現(xiàn)在重塑的佛像高度不足原佛像的一半。

      凸字形寬大的兩側(cè)各建有一個殿堂,財神殿與護法神殿。在護法神殿還能看到些許的猙獰狂暴的護法神局部。由于早已不用,殿中也沒有塑像,護法神殿已經(jīng)變成雜物間了,在欣賞壁畫時,飽受塵土飛揚之苦。

      大殿中第二排柱子的中央為很有特色的圓形擎天柱兩根,下有石質(zhì)蓮花底座,托涂成藍色木質(zhì)寶瓶狀的柱礎,上面的木柱繪畫用顏料繪著卷草紋,紋路中是一朵花,鮮艷的開著。這柱子平時用布幔遮擋著,不留神就會錯過。

      大殿四壁的壁畫破損嚴重,除了西北角有幾平米的壁畫及北面繪制的“蓮師八變”壁畫,其他都已無存了。西北角壁畫下方被矮架所檔住,整體壁畫設色淡雅,線條流暢,有可能是建大殿之時所繪的,內(nèi)容有釋迦牟尼佛、持蓮花手觀音、童子黃文殊、黑文殊、漢式亭閣等,其中最精美的當為立姿持蓮花手觀音;身穿天衣瓔珞,優(yōu)雅的呈“S”形站立,右手往下施“施與印”,左手當胸輕捻蓮花的枝蔓,技蔓向上,在耳部綻放兩朵蓮花;頭微偏,細長眼睛半閉半睜,神情似笑非笑,帶著一絲悲憫。

      觀音的最上方站立著渾身黑藍色的黑文殊,一面二臂,右手持劍,左手于胸前拈著一枝延伸到左耳邊的青蓮花莖,蓮花上有《般若八千頌》經(jīng)函。黑文殊是薩迦派被稱為十三金法的殊勝之法之一,十三金法在歷史上需要用昂貴的黃金來求學,并禁止流傳到薩迦寺以外的地方,足見其珍貴無比。

      主持西繞群培介紹北面的“蓮師八變”壁畫是在卡達寺原有壁畫的基礎上進行重繪的,在主尊蓮花生大師與二明妃益喜措杰、明妃曼達拉娃之下,是三層的供桌,分別供有朵瑪、五彩神箭、頭顱碗、泥質(zhì)塔擦、供水碗、酥油燈等物。聯(lián)系到大殿中的的“古汝扎松”塑像,足可見蓮花生大師在卡達寺的尊崇地位。

      西繞群培認為博東派受寧瑪、嘎舉等派的影響十分深,主供蓮花生大師也是十分正常的。今年33歲的西繞群培是加查縣人,于1993年在出家,3年后還俗,2001年再次入寺,師從老僧人阿旺欽則、朗杰群培等人,系統(tǒng)的學習博東派教義,如今身為卡達寺主持及卡達寺寺管會副主任,對寺院的歷史了如指掌。

      卡達的偉人

      卡達寺因位于緊相毗鄰的蕃貢谿卡的后面而得名,蕃貢谿卡相傳是五百年前當?shù)氐囊晃幻麨椤稗曅鸥F扎巴”的領主所建,全稱為“蕃貢信窮扎巴谿卡”,原谿卡擁有較廣的統(tǒng)治范圍,遠至澤當、近至扎同、覺拉等鄉(xiāng)均有領地,與附近的覺拉、卡達等寺關(guān)系比較密切,時常向寺廟貢納糧食、酥油等物。覺拉、卡達均為博東派寺院,如此看來,谿卡的領主可能信奉博東教派,并可能在建寺之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覺拉、卡達寺的創(chuàng)建者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生于卡達,也應為蕃貢谿卡的屬民。甲央·丹增扎巴活佛是個謎一樣的人物,關(guān)于他的生平及事跡在經(jīng)書及民間記憶中只剩殘言片語,支離破碎。僧人們只能說出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父親為覺拉鄉(xiāng)人,名朗杰扎巴,母親叫央金措吉,后搬到卡達鄉(xiāng)生活,他出生于1424年,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文字讀寫等基礎文化知識,8歲時被父親送到寺院學經(jīng),18歲時既1442年,建成卡達寺。后聽聞博東·喬列南杰的盛名,赴浪卡子縣(博東·喬列南杰傳記中有其在“浪卡子的甲薩細卡等地講經(jīng)傳法”的記載)在其座前聽聞博東派教義,學成后于1447年在覺拉鄉(xiāng)建覺拉寺,在覺拉、卡達等地弘揚博東派。1462年,年僅38歲甲央·丹增扎巴活佛英年早逝。

      不懂藏文,在漢譯的《博東·喬列南杰傳記》里的眾弟子中,想找到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名字,是件徒勞無功的事。主持西繞群培在一本經(jīng)書中找到有關(guān)甲央·丹增扎巴活佛與博東派的蛛絲馬跡。博東·喬列南杰有幾個出名的弟子,甲央·丹增扎巴活佛與著名的女活佛桑頂·多吉帕姆并列其中。經(jīng)書中還列了幾十個當時的博東派寺院,甲央·丹增扎巴活佛創(chuàng)建的卡達寺也在其中,只是經(jīng)書里提及的寺廟當時叫扎西曲德寺,但主持西繞群增肯定這就是卡達寺,扎西曲德寺是其舊稱。

      從經(jīng)書上看,博東派當時在浪卡子縣一帶比較強盛,有打隆寺、桑頂·扎吉陂章(桑頂寺)、羊卓白日安乃寺、土登典林等寺。博東·喬列南杰與第一世桑頂·多吉帕姆關(guān)系十分特殊。十七代貢塘王赤拉旺堅贊的女兒阿卓曲吉卓美相傳是“現(xiàn)今為護持遍知一切事來而出生在贊普天神之子后裔家庭的大瑜伽女”。她依止博東·喬列南杰為師,并成為他的明妃,修持密法的法侶,她也是博東大師弟子中“其中最優(yōu)秀、最殊勝秉承執(zhí)持博東密庫者”。曲吉卓美與博東大師創(chuàng)建了浪卡子縣的桑丁寺后,以此為中心,形成了西藏藏傳佛教中女活佛系統(tǒng)——桑丁多吉帕母女活佛系統(tǒng),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傳到十二代。

      據(jù)記載,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這一個博東派支系在歷史上與桑頂·多吉帕姆這一支系關(guān)系密切。相傳在歷史上,桑頂寺曾為甲央創(chuàng)建的覺拉寺的屬寺,桑頂寺與覺拉寺關(guān)系密切,往來頻繁,只是現(xiàn)在甲央所創(chuàng)建的博東派寺院已經(jīng)歸于沉寂了。

      出了卡達寺門,沿著轉(zhuǎn)經(jīng)道對寺院進行繞轉(zhuǎn)。在掛滿迎風飄揚的五彩經(jīng)幡中,發(fā)現(xiàn)了一串串五色的羊毛團的身影。它叫“給達”,功能和作用與經(jīng)幡類似,顏色所代表的意義也與經(jīng)幡相同。白色的經(jīng)幡能寫上祝福語,“給達”是羊毛團,不能寫字,于是有的“給達”邊上用紙寫上祝福語,比如:×××祝愿考試順利之類的。給我做翻譯的西繞群培翻譯完后,來了一句,這個“給達”的顏色不對。用羊毛團“給達”進行祭祀祈福的習俗應是一種比較古老原始的傳統(tǒng),在西藏很少見到如此大量懸掛“給達”的地方。

      這種古老習俗的流傳應是得益于交通的閉塞吧,而在西午寺,我們還看到了另一個習俗——涂面。

      有家室的僧人

      從卡達鄉(xiāng)沿朗阿曲前往另一個博東派寺院西午寺,道路險峻,沿途的大山被河流沖刷,顯現(xiàn)出類似于扎達土林的景觀。建土林之中的西午寺在土林黃灰色的色調(diào)中,格外醒目。西午寺全稱西午桑丹曲頂寺,寺址所在地叫曲德崗,它四面陡峭,只有一個方向可以進入西午寺,具有很高的防御特點。

      而西午寺的得名也與這種地望有關(guān),在卡達土語中“西午”意為“很害怕、很恐懼”之意。西午寺因該地山川陡峭,人們一到此處覺得很恐懼,而迫不得已出聲:“西午”。它與卡達寺同建于1442年,寺院初創(chuàng)時建于別處,1493年遷至現(xiàn)今所在的曲德崗。

      1935年,西午寺因地震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1936年開始進行重建修復,1941年修復重建工作全部完成。當時為援助修繕工作捐資捐物的清單至今還保存完好,西午寺從此更名為“西午桑丹曲頂寺”。

      因為是薩嘎達瓦節(jié),朝圣的香客比較多,西午寺僅有的兩名僧人阿旺次成與格桑曲丹都在寺院看護。在香客中,我看到了一位40多歲的婦女座在寺院墻角,身著藏裝,頭頂?shù)募t頭巾用摻雜著絲線的辮子固定著。引人注意的是她臉上,涂著點點黑褐色的麻點。在卡達鄉(xiāng)也見到過這樣的面妝,只是匆匆而過,沒有太在意。用相機偷拍了一張,婦女見有人注意,急忙走出寺院。當?shù)厝私榻B,這是當?shù)貗D女快要消失的習俗——涂面。用老鼠屎與制作鼻煙的植物“龍謝”的根配合,制成粉末,加水調(diào)和,就是涂面的原料了。涂面具有祛除寒氣、美容皮膚的功效,當?shù)匾灿腥艘酝窟@種面妝為美。

      西午寺大殿的布局與卡達寺相似,也為“凸“形,前大殿供蓮花生大師,后佛殿供著強巴佛。大殿中的喜金剛、金剛薩及獅面護法是最吸引人的壁畫。僧人阿旺次成說,這是在老的壁畫上重描的。

      阿旺次成今年34歲,入寺不久,對西午寺的歷史還不是太了解。去年西午寺的老堪布圓寂后,其他人就對寺里的事物知之甚少了。阿旺次成還幫忙在經(jīng)書中找到了兩本苯教的經(jīng)典,對于這兩本苯教經(jīng)典的來龍去脈,他說只能找老堪布了,只是老堪布已圓寂?;乩_就經(jīng)書的內(nèi)容請教于苯教活佛,活佛認為有一本可能是施咒的密法,可惜殘缺不全了。西午寺保存著一幅唐卡,阿旺次成認為是博東·喬列南杰的畫像,可覺拉寺的高僧認為,此唐卡畫的是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可能性更大。

      對于博東派,阿旺次成認為他們念的經(jīng)文與其他教派不太一樣,受“白瑪”嘎舉影響很深。白瑪嘎舉中的白瑪為蓮花生大師,這可能是當?shù)厝藢幀斉傻囊环N稱謂吧。他還認為,博東派的戒律沒有其他教派嚴,卡達寺的西繞群培也有這種說法。卡達寺的僧人可以有家室,念完經(jīng)做完法事,就可回家。而且在卡達鄉(xiāng)我詢問當?shù)厝四睦锬苜I到自釀的青稞酒,當?shù)厝俗屛胰ハ蚩ㄟ_寺的管家要。據(jù)傳西午寺的活佛甲根·阿旺赤烈朗杰也曾娶妻生子,阿旺次成也有家室,不在寺院當值之時,他會在家陪老婆孩子,耕耘勞作。

      其實,博東·喬列南杰也嚴格實行各種戒律聞名,對細小之處也認真執(zhí)行,不用金銀器皿,隨身只帶一個化緣缽盂,不穿著綢緞,只穿法衣、僧裙、祖衣,不坐華麗坐墊等。甲央·丹增扎巴也應學習到博東派的戒律,只是時代變遷,僧源及供養(yǎng)不足等原因,嚴格的戒律難以實行,有些僧人就轉(zhuǎn)成了類似寧瑪派“阿巴”性質(zhì)的僧人,他們穿起僧衣做法,拿起鋤頭耕地。

      豐收壩與本命年轉(zhuǎn)的塔

      過了西午村,朗阿曲河道變得更加狹窄,山勢險峻,穿行在其中的公路自然也險峻。開車的司機看我緊緊抓著車內(nèi)的把手,開玩笑問我是不是沒有走過這么險峻的公路。

      出了谷口,地勢開闊,那是錯那縣委、縣政府正在開發(fā)的叫“豐收壩”的大平壩子。它總面積有4000余畝,氣候宜人。2013年初,錯那縣委、縣政府提出將豐收壩打造成為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開發(fā)示范點的決策思路,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連片開發(fā)、分步實施各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對豐收壩實施整體開發(fā)。

      另一方面,錯那縣覺拉鄉(xiāng)江木、貢、參自然村地處狹長陡坡,地理位置極為偏僻,距鄉(xiāng)政府較遠。自然條件惡劣,雨季降水集中,泥石流、山洪等地質(zhì)災害頻繁,道路塌方、水渠堵塞(坍塌)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群眾出行困難,交通安全隱患多,特別是飲用水源水量減少,水質(zhì)差、醫(yī)療條件簡陋、救援困難,學生就學不便等諸多原因?qū)θ罕姷纳a(chǎn)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為徹底改變飽受塌方、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侵擾的覺拉鄉(xiāng)江木、貢、參等四個自然村群眾的生活現(xiàn)狀,加快覺拉鄉(xiāng)豐收壩產(chǎn)業(yè)園區(qū)建設,推進移民富民工程,錯那縣委、政府積極爭取、整合各類資金數(shù)千萬元,全力實施地質(zhì)災害移民搬遷工程,將上述自然村的群眾整體搬遷至覺拉鄉(xiāng)豐收壩產(chǎn)業(yè)園區(qū)安置。經(jīng)過豐收壩的時候,安居房正在熱火朝天的建筑著,豐收壩上機器轟鳴,在不遠的將來,通過縣委、縣政府及村民們的努力,豐收壩將會是“碩果滿技、麥穗遍野、林木成蔭”的景象。

      同樣飽受地質(zhì)災害折磨的還有既將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扎洞寺。扎洞寺全稱為扎西通門寺,意為一見就喜。1951年的大地震使寺院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近年來,因地基下陷,寺院的墻體開裂下陷,已經(jīng)影響到寺院的建筑安全;墻壁開裂,開始對寺內(nèi)精美的壁畫產(chǎn)生了破壞。作為建于1489年,逾五百年歷史的扎洞寺,不可能像自然村的村民一樣進行整體搬遷。不過也有好消息,國家即將投巨資對扎洞寺進行維修保護。

      扎洞寺為達波嘎舉“四大八小”之一的主巴嘎舉的道場,竹巴噶舉曾經(jīng)在西藏有很大的影響,在前后藏和阿里等地流傳著這樣的口頭禪:藏人中一半是竹巴噶舉派的信徒,在竹巴信徒中,一半是具有很高悟道的成就者,而這些成就者中一半是云游僧,無固定的地方,到處云游靠行乞生存,該派僧人還特注重修煉,掌握真本領,因為有了好的傳統(tǒng),一個個都是大成就者。

      對于創(chuàng)寺人甲央·卻吉扎巴,僧人也是語焉不詳。甲央·卻吉扎巴有可能是當時在加玉地區(qū)(今隆子縣)勢力很強的“加玉瓦萬戶”的公子卻吉扎巴,他的轉(zhuǎn)世袞欽·白瑪噶布出生于工布地區(qū),是竹巴噶舉史上最有成就的學者之一。10歲被認定為甲央·卻吉扎巴轉(zhuǎn)世后,雖天性聰穎,但極為刻苦——終生堅持每日只食一餐,先后向40多位賢師學習,成為學識淵博的佛學家。袞欽·白瑪噶布畢生致力于弘揚佛法和興建寺廟,位于扎日神山轉(zhuǎn)山要道上的三安曲林寺就是其創(chuàng)建的,因為這層關(guān)系,在以前,扎洞寺供佛所需的酥油部分由三安曲林寺供給。

      加玉瓦萬戶公主創(chuàng)建的寺院自然宏大,扎洞寺高達五層,如今第五層已毀,僅剩四層。與宏大規(guī)模相稱的是寺院內(nèi)精美的壁畫。個人認為扎洞寺的壁畫有可能是西藏除了貢嘎曲德寺之外,保存最完好、繪畫最精美的青孜畫派遺存。門廊的壁畫破壞嚴重,經(jīng)門廊而進的杜康大殿內(nèi),保存著基本完整全套的釋迦牟尼傳記,包括釋迦牟尼降生、出家、成佛直至涅槃等重要場景。該壁畫線條規(guī)整,人物色彩艷麗,壁畫風景部分以大量綠色調(diào)為主。間雜在人物之中山崖土坡、樹木花草、流水瀑布、白云繚繞,樓閣宮殿讓壁畫生動自然。杜康北壁兩側(cè)繪制的嘎舉派上師傳承境及十八羅漢圖更是精彩,具有重要的文物與藝術(shù)價值。

      第四層的阿嘎爾拉康中的壁畫以密宗怒相本尊為主。阿嘎爾拉康的建筑格局有“格西東甲”之稱,意為“四柱八梁”,替木及梁柱之上四處可見精美的彩繪及雕刻圖案。壁畫上畫有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等本尊,它們?nèi)缃穸加貌坚U谥?,觀看時必須把布幔挑開。本尊的背光都畫成紅色的正圓,形態(tài)夸張優(yōu)美,手足柔美,指尖與足趾皆長,指尖上還有可愛的卷肉。

      扎洞寺37歲的主持洛桑永拓是一個十分用心的人,他把古時的一些有特色的生產(chǎn)生活用品盡心的收集起來,擺放在四層的阿嘎爾拉康中,竟然形成了小有規(guī)模的民俗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高約一米的大石鍋,這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鍋。在這一路上石鍋并不罕見,有村民把早已退出廚房的它,用來養(yǎng)雞喂豬,倒也是個“土豪式”的廢物利用。

      洛桑永拓得知同行的有人今年是本命年后,向我們強烈推薦離寺東北方向不遠的嘎布登丹大白塔。一般人在本命年時,運勢會不好,過本命年之人,只要繞轉(zhuǎn)白塔七圈,每次繞轉(zhuǎn)時,都要走上塔基,再從某個特定的地方跳到轉(zhuǎn)經(jīng)道,將會消除不好的運勢。當?shù)剡€流傳著一種說法:嘎布登丹白塔與印度的果松曲登,尼泊爾的切榮卡秀兒并列為三大最殊勝的白塔。

      其實在經(jīng)過豐收壩之時,就已經(jīng)留意到這個白塔,只是沒有想過它如此神奇。相傳建塔之人崔西欽布朗嘎蘭覺為蓮花生大師的后裔,在其八歲之時曾夢見一天女對其勸諭:須在河畔建一白塔,心降伏妖魔、厭勝厭邪,方能保佑這一帶歲歲平安、消災免難。崔西欽布朗嘎蘭覺自此立下修筑白塔的宏愿,在他年滿十八歲之時,終于募集資金、人力建成了這座白塔。

      走到嘎布登丹白塔的下面,它遠比想象中的雄偉,共有七層,通高約20米,由塔基、塔身、塔瓶、塔頂相輪等部分組成。塔基高一米有余,塔身有四層,從塔基有臺階通過塔身到塔瓶。洛桑永拓說的特定的地點就在臺階邊上,其實就是向下的兩臺階,從這臺階到轉(zhuǎn)經(jīng)道有一米多的高度,從此跳下不是個愜意之事。按此方式繞轉(zhuǎn)本命年的朋友就說,跳下去還是比較痛苦的,腳都震麻了。

      覺拉寺的白若咱那轉(zhuǎn)世

      相傳甲央·丹增扎巴活佛師從博東·喬列南杰學得博東派一切教法之后,博東·喬列南杰給他指點:在門瑜與藏地交界之處有塊寶地,你若能找到,博東派將會發(fā)揚光大。甲央·丹增扎巴活佛回到家鄉(xiāng),在覺拉鄉(xiāng)找到了這寶地,于1447年,在他23歲與由占赤烈朗杰一起時修建了覺拉寺。好像是為這個傳說做注解似的,覺拉在藏語中意思為“收到的贈品”。

      甲央·丹增扎巴活佛與由占赤烈朗杰的關(guān)系十分的微妙。覺拉寺的主持次旺次久介紹說,甲央·丹增扎巴活佛是西藏八世紀藏族最早出家的七覺士之一,也是西藏歷史上最杰出的佛教大譯師之一貝若扎那的轉(zhuǎn)世。白若扎那十五歲時,受法王赤松德贊前往印度取經(jīng),經(jīng)受五十七次苦行后,求得無上密法回到西藏。而由占赤烈朗杰則是陪白若扎那一起去印度取經(jīng)的藏列珠的轉(zhuǎn)世,是與貝若咱那有緣分并有先知先覺的人。所以覺拉寺原有兩支活佛轉(zhuǎn)世體系,甲央·丹增扎巴活佛與由占赤烈朗杰體系,后來從甲央·丹增扎巴活佛一系中分衍出格桑仁增朗杰系統(tǒng)。這樣在解放前,覺拉寺共有三支活佛轉(zhuǎn)世體系。

      貝若咱那從印度回來時,帶過來一靜一怒的兩個護法神,寂靜相護法神叫“扎西溫巴”,忿怒相護法神為“周溫巴”。因為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為貝若咱那轉(zhuǎn)世的緣故,這兩個護法神如今也安居在覺拉寺中,在杜康大殿的耳室護法殿中,還能看到他們新繪制而成的形象?!爸軠匕汀睘楹锵啵瑸樨惾粼勰羌捌滢D(zhuǎn)世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保護神,覺拉寺二樓有個殿堂供奉著一個有著天然形成的猴形的顱碗靈骨,只是誰也說不清到底是貝若咱那的靈骨,還是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

      覺拉寺全稱為“覺拉土丹曲果爾列謝達吉林寺”,其底層杜康大殿與卡達寺相似,大致成凸字形,凸字形的上端為佛堂,下方為杜康大殿,凸字形寬大的兩側(cè)也各建有一個殿堂,只是幸運的是現(xiàn)存的杜康大殿因當時用作糧庫而幸免被毀,也保存了一部分精美的壁畫。

      杜康大殿中以繪有頂髻尊勝佛母壇城及薩迦派最重要的本尊喜金剛的兩幅壁畫保存最為完整。佛堂內(nèi)的壁畫保存情況欠佳,但是幾個不同派別的上師一起出現(xiàn)在一個殿堂中,讓我相信《錯那縣文物志》中所言,博東派其教派融合了寧瑪、薩迦、格魯?shù)扰傻慕塘x。出現(xiàn)的上師有嘎舉派的帕木竹巴、米拉日巴;東派的創(chuàng)始人博東·喬列南杰及二弟子,其中一人為桑頂·多吉帕姆;格魯派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薩迦派上師等。

      除了壁畫,覺拉寺杜康大殿的大門也是一個精彩的工藝品,它先在鐵條上刻出花紋的凹槽,然后用紅、黃兩色銅做出與凹槽的大小與紋理相同的圖案,再鑲嵌而成。大門的圖案很復雜,四大天王、藏八寶、圈草紋、樂伎天等。寺院如今在原大門的外面再安上一扇木門,加以保護。

      在寺院的一角,原來還立有記載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生平事跡的石碑,可是現(xiàn)今只存碑帽及一小塊碑體。若石碑現(xiàn)在還完好的話,對甲央丹增·扎巴活佛的了解會更多的。

      從覺拉鄉(xiāng)出發(fā),再次爬上香香拉山山口,回想起這幾天在幾座寺廟中看到的驚艷的壁畫藝術(shù),博東派偏居一隅的頑強存在、深溝絕壑的獨特地貌、質(zhì)樸熱情的風土人情,一種不舍離去的情愫在生長著。同行的老師說,“香香”是藏傳佛教里一種人首鳥身的瑞獸,若果真如此,那卡達與覺拉就位于香香鳥巨大的翅膀呵護之下,而朗阿曲與覺拉曲則為香香鳥粗壯的鳥腳,扎洞寺與嘎布登丹白塔應是香香鳥兩個堅硬如鐵的鳥爪。

      有神鳥“香香”的庇護,還有什么奇跡與精彩不能發(fā)生呢?

      猜你喜歡
      丹增扎巴卡達
      放生
      小小說月刊(2022年5期)2022-05-20 21:07:47
      放 生
      小小說月刊(2022年9期)2022-05-19 08:58:52
      柔旦的弟弟叫洛洛
      西藏文學(2021年2期)2021-05-08 07:48:09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潤·文摘(2018年10期)2018-05-14 09:01:44
      阿布拉卡達布拉!
      論象雄·曲旺扎巴的長篇敘事詩《羅摩衍那》
      會飛的青蛙
      偏关县| 女性| 商河县| 布拖县| 屯门区| 玉田县| 当阳市| 万载县| 龙南县| 株洲市| 东台市| 万全县| 虹口区| 孟村| 曲麻莱县| 南开区| 江安县| 徐闻县| 于都县| 耒阳市| 昭平县| 肇东市| 加查县| 乡宁县| 景谷| 同江市| 谷城县| 土默特右旗| 应用必备| 云梦县| 邵东县| 平原县| 遂昌县| 梅州市| 井研县| 云浮市| 永兴县| 蕲春县| 桐乡市| 乌拉特后旗|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