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2014年3月31日,隨著“嗚嗚……”的汽笛長鳴,帶著興奮和期盼,筆者和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的一名編導和一名攝像師踏上赴四川雅安地震災區(qū)拍攝災后重建之旅。
宜昌和雅安緣于2013年的“4·20”蘆山大地震,地震發(fā)生的當天正逢雙休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在第一時間召開緊急電話會議,要求所有工作人員投入到應急救災工作中,并于22日向全市人民發(fā)出了募捐倡議。倡議發(fā)出后,社會各界愛心企業(yè)、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愛心市民積極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5月8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在聯(lián)合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和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共同舉辦的“大愛宜昌·前衛(wèi)慈善之夜”電視直播晚會上為雅安地震災區(qū)募集善款300萬元。2013年10月16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宜昌市工商聯(lián)通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紅十字會將這筆滿載宜昌人民愛心的300萬元捐贈給名山區(qū)中峰鄉(xiāng)初級中學,用于該校重建在“4·20”地震中受損學生宿舍、附屬設施,購置教學設備設施。
輾轉武漢、成都、動車、飛機、汽車,一行人于當天晚上踏上了無數(shù)人為其傾注愛心的這片土地“雅安”。
采訪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中峰鄉(xiāng)初級中學作專題采訪。校園里掛著許多寫滿感謝詞匯的橫幅、標語,昭示著學校對各界愛心人士們的一片知恩、感恩之情。
校長李天榮介紹,名山區(qū)中峰鄉(xiāng)位于名山縣城西北,受“4·20”蘆山大地震影響,原磚混預制板結構的學生住宿樓受損嚴重,成為危房。因居住條件的限制,現(xiàn)只有初三的學生住校,其它學生都是徒步上學,而該校80%的學生離校5—12公里,多數(shù)為山路,學生上學極不方便。宜昌市援建的學生住宿樓又處在學校地理位置最高處,給重建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區(qū)委、區(qū)政府、區(qū)教育局高度關心,合理協(xié)調處理舊樓拆除、規(guī)劃、設計、修建等問題;學校高度重視重建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重點抓安全、質量和進度?,F(xiàn)項目規(guī)劃、設計已全面結束,于3月20日進入掛網(wǎng)。計劃于4月15日前完成公開招標工作,4月20日前全面開工,12月30前全面竣工,2015年春季開學,學生將入住更安全、設施更完善的住宿樓,學校進入正常的教學秩序。
中午,一行人和同學們一起在學校午餐,隨機采訪了幾位同學?!澳銈冎酪瞬龁??”同學們答道,“知道?!?“去過宜昌嗎?”同學說,“沒有?!薄跋肴ヒ瞬龁??”同學說,“想?!庇械耐瑢W說,“我在網(wǎng)上了解宜昌有屈原、昭君,還有柑橘,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到宜昌看看?!庇械恼f,“我想去看三峽大壩?!庇械恼f,“我祝愿宜昌人民快樂生活、身體健康?!庇械恼f,“我祝愿宜昌人民生活幸福,越來越好……”孩子們用質樸的話語表達了他們對宜昌的向往和對宜昌人民的祝愿。
采訪第三天清晨,一行人專程趕到了秦場村七組,對初二學生鄭夢婷(女)進行了采訪。鄭夢婷一家五口人,爺爺奶奶父母和姐姐,一家人住在極為簡陋的民房里,由于家庭比較困難,父親在西藏拉薩打工;而這個季節(jié),母親白天采茶,晚上6:30至7:30要到附近的茶葉交易市場賣茶。而她家離學校有10公里的路程,鄭夢婷每天早上5:00起床,晚上7:00回家,要等到母親賣茶回來后做晚飯,經(jīng)常是晚上9:00才能吃晚飯。母親告訴大家,孩子上學非常辛苦,每天徒步上學,遇上惡劣天氣,經(jīng)常是一身泥一身水。母親說:她女兒明年上初三,學習任務的加大,學習時間必然會緊張起來,孩子上下學路程又這么遠,來回要花費很多時間,要是學校能建起宿舍樓,女兒就不用來回走讀了。當我告訴她新的宿舍樓已經(jīng)動工即將在明年春天建成使用,她的女兒正好可以趕上的時候。這位母親激動地哽咽著緊緊地握著我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災區(qū)采訪即將結束,一行人依依不舍的與雅安告別。宜昌人民的善舉將在不久的將來會改變許許多多像鄭夢婷這樣的孩子們的求學夢。陽光斜照進車窗,路邊的風景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學生們一個個綻放著笑臉,走進寬敞明亮的宿舍樓。美麗的雅安讓宜昌顯得更加美麗,淳樸的雅安人民映襯著宜昌人民的樸實,純潔的雅安孩子又讓宜昌人體會出大愛無疆、大愛無語、大愛在每個人心中……?
endprint
2014年3月31日,隨著“嗚嗚……”的汽笛長鳴,帶著興奮和期盼,筆者和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的一名編導和一名攝像師踏上赴四川雅安地震災區(qū)拍攝災后重建之旅。
宜昌和雅安緣于2013年的“4·20”蘆山大地震,地震發(fā)生的當天正逢雙休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在第一時間召開緊急電話會議,要求所有工作人員投入到應急救災工作中,并于22日向全市人民發(fā)出了募捐倡議。倡議發(fā)出后,社會各界愛心企業(yè)、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愛心市民積極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5月8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在聯(lián)合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和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共同舉辦的“大愛宜昌·前衛(wèi)慈善之夜”電視直播晚會上為雅安地震災區(qū)募集善款300萬元。2013年10月16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宜昌市工商聯(lián)通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紅十字會將這筆滿載宜昌人民愛心的300萬元捐贈給名山區(qū)中峰鄉(xiāng)初級中學,用于該校重建在“4·20”地震中受損學生宿舍、附屬設施,購置教學設備設施。
輾轉武漢、成都、動車、飛機、汽車,一行人于當天晚上踏上了無數(shù)人為其傾注愛心的這片土地“雅安”。
采訪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中峰鄉(xiāng)初級中學作專題采訪。校園里掛著許多寫滿感謝詞匯的橫幅、標語,昭示著學校對各界愛心人士們的一片知恩、感恩之情。
校長李天榮介紹,名山區(qū)中峰鄉(xiāng)位于名山縣城西北,受“4·20”蘆山大地震影響,原磚混預制板結構的學生住宿樓受損嚴重,成為危房。因居住條件的限制,現(xiàn)只有初三的學生住校,其它學生都是徒步上學,而該校80%的學生離校5—12公里,多數(shù)為山路,學生上學極不方便。宜昌市援建的學生住宿樓又處在學校地理位置最高處,給重建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區(qū)委、區(qū)政府、區(qū)教育局高度關心,合理協(xié)調處理舊樓拆除、規(guī)劃、設計、修建等問題;學校高度重視重建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重點抓安全、質量和進度?,F(xiàn)項目規(guī)劃、設計已全面結束,于3月20日進入掛網(wǎng)。計劃于4月15日前完成公開招標工作,4月20日前全面開工,12月30前全面竣工,2015年春季開學,學生將入住更安全、設施更完善的住宿樓,學校進入正常的教學秩序。
中午,一行人和同學們一起在學校午餐,隨機采訪了幾位同學?!澳銈冎酪瞬龁??”同學們答道,“知道?!?“去過宜昌嗎?”同學說,“沒有?!薄跋肴ヒ瞬龁??”同學說,“想?!庇械耐瑢W說,“我在網(wǎng)上了解宜昌有屈原、昭君,還有柑橘,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到宜昌看看?!庇械恼f,“我想去看三峽大壩。”有的說,“我祝愿宜昌人民快樂生活、身體健康?!庇械恼f,“我祝愿宜昌人民生活幸福,越來越好……”孩子們用質樸的話語表達了他們對宜昌的向往和對宜昌人民的祝愿。
采訪第三天清晨,一行人專程趕到了秦場村七組,對初二學生鄭夢婷(女)進行了采訪。鄭夢婷一家五口人,爺爺奶奶父母和姐姐,一家人住在極為簡陋的民房里,由于家庭比較困難,父親在西藏拉薩打工;而這個季節(jié),母親白天采茶,晚上6:30至7:30要到附近的茶葉交易市場賣茶。而她家離學校有10公里的路程,鄭夢婷每天早上5:00起床,晚上7:00回家,要等到母親賣茶回來后做晚飯,經(jīng)常是晚上9:00才能吃晚飯。母親告訴大家,孩子上學非常辛苦,每天徒步上學,遇上惡劣天氣,經(jīng)常是一身泥一身水。母親說:她女兒明年上初三,學習任務的加大,學習時間必然會緊張起來,孩子上下學路程又這么遠,來回要花費很多時間,要是學校能建起宿舍樓,女兒就不用來回走讀了。當我告訴她新的宿舍樓已經(jīng)動工即將在明年春天建成使用,她的女兒正好可以趕上的時候。這位母親激動地哽咽著緊緊地握著我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災區(qū)采訪即將結束,一行人依依不舍的與雅安告別。宜昌人民的善舉將在不久的將來會改變許許多多像鄭夢婷這樣的孩子們的求學夢。陽光斜照進車窗,路邊的風景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學生們一個個綻放著笑臉,走進寬敞明亮的宿舍樓。美麗的雅安讓宜昌顯得更加美麗,淳樸的雅安人民映襯著宜昌人民的樸實,純潔的雅安孩子又讓宜昌人體會出大愛無疆、大愛無語、大愛在每個人心中……?
endprint
2014年3月31日,隨著“嗚嗚……”的汽笛長鳴,帶著興奮和期盼,筆者和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的一名編導和一名攝像師踏上赴四川雅安地震災區(qū)拍攝災后重建之旅。
宜昌和雅安緣于2013年的“4·20”蘆山大地震,地震發(fā)生的當天正逢雙休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在第一時間召開緊急電話會議,要求所有工作人員投入到應急救災工作中,并于22日向全市人民發(fā)出了募捐倡議。倡議發(fā)出后,社會各界愛心企業(yè)、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愛心市民積極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5月8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在聯(lián)合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和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共同舉辦的“大愛宜昌·前衛(wèi)慈善之夜”電視直播晚會上為雅安地震災區(qū)募集善款300萬元。2013年10月16日,宜昌市慈善總會、宜昌市工商聯(lián)通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紅十字會將這筆滿載宜昌人民愛心的300萬元捐贈給名山區(qū)中峰鄉(xiāng)初級中學,用于該校重建在“4·20”地震中受損學生宿舍、附屬設施,購置教學設備設施。
輾轉武漢、成都、動車、飛機、汽車,一行人于當天晚上踏上了無數(shù)人為其傾注愛心的這片土地“雅安”。
采訪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中峰鄉(xiāng)初級中學作專題采訪。校園里掛著許多寫滿感謝詞匯的橫幅、標語,昭示著學校對各界愛心人士們的一片知恩、感恩之情。
校長李天榮介紹,名山區(qū)中峰鄉(xiāng)位于名山縣城西北,受“4·20”蘆山大地震影響,原磚混預制板結構的學生住宿樓受損嚴重,成為危房。因居住條件的限制,現(xiàn)只有初三的學生住校,其它學生都是徒步上學,而該校80%的學生離校5—12公里,多數(shù)為山路,學生上學極不方便。宜昌市援建的學生住宿樓又處在學校地理位置最高處,給重建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區(qū)委、區(qū)政府、區(qū)教育局高度關心,合理協(xié)調處理舊樓拆除、規(guī)劃、設計、修建等問題;學校高度重視重建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重點抓安全、質量和進度?,F(xiàn)項目規(guī)劃、設計已全面結束,于3月20日進入掛網(wǎng)。計劃于4月15日前完成公開招標工作,4月20日前全面開工,12月30前全面竣工,2015年春季開學,學生將入住更安全、設施更完善的住宿樓,學校進入正常的教學秩序。
中午,一行人和同學們一起在學校午餐,隨機采訪了幾位同學。“你們知道宜昌嗎?”同學們答道,“知道?!?“去過宜昌嗎?”同學說,“沒有?!薄跋肴ヒ瞬龁??”同學說,“想?!庇械耐瑢W說,“我在網(wǎng)上了解宜昌有屈原、昭君,還有柑橘,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到宜昌看看?!庇械恼f,“我想去看三峽大壩?!庇械恼f,“我祝愿宜昌人民快樂生活、身體健康。”有的說,“我祝愿宜昌人民生活幸福,越來越好……”孩子們用質樸的話語表達了他們對宜昌的向往和對宜昌人民的祝愿。
采訪第三天清晨,一行人專程趕到了秦場村七組,對初二學生鄭夢婷(女)進行了采訪。鄭夢婷一家五口人,爺爺奶奶父母和姐姐,一家人住在極為簡陋的民房里,由于家庭比較困難,父親在西藏拉薩打工;而這個季節(jié),母親白天采茶,晚上6:30至7:30要到附近的茶葉交易市場賣茶。而她家離學校有10公里的路程,鄭夢婷每天早上5:00起床,晚上7:00回家,要等到母親賣茶回來后做晚飯,經(jīng)常是晚上9:00才能吃晚飯。母親告訴大家,孩子上學非常辛苦,每天徒步上學,遇上惡劣天氣,經(jīng)常是一身泥一身水。母親說:她女兒明年上初三,學習任務的加大,學習時間必然會緊張起來,孩子上下學路程又這么遠,來回要花費很多時間,要是學校能建起宿舍樓,女兒就不用來回走讀了。當我告訴她新的宿舍樓已經(jīng)動工即將在明年春天建成使用,她的女兒正好可以趕上的時候。這位母親激動地哽咽著緊緊地握著我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災區(qū)采訪即將結束,一行人依依不舍的與雅安告別。宜昌人民的善舉將在不久的將來會改變許許多多像鄭夢婷這樣的孩子們的求學夢。陽光斜照進車窗,路邊的風景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學生們一個個綻放著笑臉,走進寬敞明亮的宿舍樓。美麗的雅安讓宜昌顯得更加美麗,淳樸的雅安人民映襯著宜昌人民的樸實,純潔的雅安孩子又讓宜昌人體會出大愛無疆、大愛無語、大愛在每個人心中……?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