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容海
將課堂搬出狹窄的教室,搬進廣闊的大自然,可以說是讓教育親近自然、讓學生知行合一。但是,如果將課堂依舊置于一方教室之中,而將考場放在樹林中,這又是為什么呢?
日前,湖北省荊州某校舉行期中考試,高一、高二學生的考場布置在了寬闊的樹林里面。該校受訪老師稱,樹林里考試“既不會曬到太陽,環(huán)境又好,更利于學生正常發(fā)揮”。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常識告訴我們未必。突然間將考場從教室內改到教室外,面對如此大的環(huán)境變化,考生正常發(fā)揮會不會受影響呢?而且,樹林里考試,種種不確定性因素如聲音干擾發(fā)生率要遠大于教室內。無怪乎該校將階梯教室讓給高三學生做考場,而高一、高二學生就被派到樹林子里面來了。
與受訪老師解釋不同,該校官網上對于本次考試的詳細報道道出了校方組織這個活動的真實原因和意圖:“學校繼三月開展‘從嚴治校,從凈化美化校園著手活動之后,四月再次突出本月工作主題‘從嚴治校,嚴格考風考紀……香樟樹下擺考場,校委會不惜人力、物力,敢想、敢為、敢嘗試,從而將四月活動主題推向高潮,更好地突出了學?!畬嵉霓k學理念?!?/p>
報道說得很清楚,樹林子里擺考場,就是在突出“從嚴治校,嚴格考風考紀”的月度工作主題。該校所謂的“嚴”,說白了就是樹林子里頭夠寬敞,將學生一個一個遠遠隔開,監(jiān)考老師一覽無余,看你怎么作弊!
這樣一個圖文并茂的報道,掛在該校官網的主頁上,無疑是在展示該校的創(chuàng)新和業(yè)績。事實上,考場搬到教室外,這也不是該校的獨創(chuàng)—將考場設在操場或者周圍空地的學校也是有的。更有甚至,有的學校令小學生趴在地上考試,有的學校要求學生戴特制的防作弊帽考試……總之,奇招頻出,不一而足。
如此一來,學校和老師們監(jiān)考倒是方便了,可是,樹林里學生間距遠了,趴地上考試手不能靈活動作了,戴上帽子看不見別人了,這樣就杜絕作弊了嗎?沒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一顆作弊的心還在,作弊者依然可以通過種種更巧妙、更隱蔽、更先進的方式,突破考場的種種限制和障礙,實現作弊的目的。
這種作弊和防作弊的斗爭,在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明清兩朝,科舉考試制度越來越嚴,專門防范作弊的辦法也越來越多。不僅改卷、判卷有彌封、謄錄制度,報名要互結和作保,光是入門的檢查,就極盡一個“嚴”字。比如,士子只能穿拆縫衣服和單層鞋襪,攜帶的氈毯必須無里,皮衣必須無面,各種食品、文具皆要切開檢查??忌M門時需開襟亮鞋解襪,衣服、器具要一一排查。防作弊制度如此嚴格,效果卻并不見得怎么樣,甚至陷入“法愈嚴而弊愈深”的惡性循環(huán)。在清一代,科場舞弊案層出不窮,賄買、鉆營、夾帶、槍替、割卷、傳遞、頂名、冒籍等各種名堂令人嘆為觀止。真可謂士夫之恥,斯文喪盡。
如此看來,一味嚴格地“防”和“堵”,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防”和“堵”不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且容易產生其他問題。如突然更換考試環(huán)境,或者突然增加監(jiān)考老師,都很有可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壓力,從而影響其考試發(fā)揮。再如無端加強對考場的監(jiān)視,將考場搬進空曠的操場或樹林,刻意加大學生間距等,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對學校、老師的不信任感,從而加大師生之間、管理和教學之間的隔膜和對立,最終給校園管理帶來更多問題。
嚴刑峻法的思維,運用于其他領域也許適合,但是將這種思維化作學校管理的主體思路,并認為這就是“從嚴治?!?,則是歪曲學校的本質和教育的真諦。學校的本質是培養(yǎng)人,教育的真諦是激發(fā)人自身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學校如果對學生連起碼的信任都不給,怎么能讓學生成為一個相信自己、信任他人的社會好公民?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是熱衷和陶醉于壓制、束縛學生,讓學生表現得服服帖帖,這樣教出的學生如何能夠支撐起一個需要主動探索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未來世界?
重新回到考試身上。考試是一個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平時授課、探究甚至后勤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學校還大力高揚學生主體性和主體意識的大旗,給予學生各種信任和鼓勵,何以到了考試環(huán)節(jié),卻一改平日之面目,收起原有的信任,如臨大敵起來了呢?也許是科舉考試對當今考試之毒害猶在,也許是我們當下的考試制度本就尚需完善,總之,我們建立現代教育制度,不可忽略建立現代考試制度。不光是在考試效度上鼓勵發(fā)揚主動性和開放性,在考試信度上堅持平?;⑷粘P?,而且在考試公平上也要鼓勵自尊、自信、自律的發(fā)揚,實現真正杜絕作弊、人人維護公平的良性循環(huán)。
古人重廉恥??鬃诱f:“行己有恥。”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边@些都是說士大夫當自尊、自信、自律、自愛。今人重契約,通過契約建立和鞏固彼此間的信任,從而堅守契約精神中的自由、平等、信守、救濟等。無論是通過對內的廉恥精神或者是相互的契約精神,建立公平人性、有效可信的現代考試制度,才是徹底解決考試種種弊端的根本途徑。
就在個別學校漠視學生的自尊自信,不顧學生的情感、心靈感受,粗暴地將學生當作弊者嚴加防范,還為自己的“創(chuàng)新”沾沾自喜時,許多學校開始嘗試走另外一條路。唐山師范學院3?204名學生自愿提出并簽訂下誠信承諾書,參加了“無監(jiān)考考試”。學生進入考場后,老師發(fā)完試卷就走,沒有監(jiān)考老師。學生答完試卷之后,將試卷對折放好就可以自行走出考場了。很多同學都表示,免監(jiān)考是學校對他們一種信任,參加這種考試心情會更加輕松,心態(tài)會更加平和,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這種方式。
兩種考試比較,高下立判。
責任編輯/劉燁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