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嬌
摘要:嗓音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教師由于缺乏相關的培訓,對于科學用嗓、合理護嗓的知識知之甚少,導致教師嗓音疾病的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教師的嗓音健康狀況令人堪憂。本文對目前我國教師的嗓音運用現(xiàn)狀進行了全面分析,找出病因所在,并提出相應獲得優(yōu)質嗓音的訓練方法,幫助教師確立正確的發(fā)聲方法,掌握科學、合理的用嗓、護嗓知識,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教師嗓音職業(yè)病的發(fā)生。
關鍵詞:教師 嗓音疾病 用嗓習慣
作為以嗓音為職業(yè)的教師,良好的健康的嗓音,勢必成為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要媒介和載體。然而由于生活習慣、工作強度,特別是不正確的用嗓習慣等諸多因素,致使很多教師末期受嗓音疾病的困擾。由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工作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有鑒于此,本人愿將一些嗓音保健常識和自己對嗓音矯治的體會與大家分享,并希望對嗓病教師的嗓音狀況的改善有所幫助。
一、嗓音運用的現(xiàn)狀
教師的職業(yè)決定了教師用嗓的強度與頻率,講課時間長、課務繁重便是其特點。很多教師都不具有正確的發(fā)聲方法,而不良的用嗓習慣、生活習慣、身體狀況等,也正是教師患嗓音疾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錯誤的發(fā)聲方法
不正確的發(fā)聲習慣是導致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漢語言的發(fā)聲習慣的影響,又加上嗓音職業(yè)者很少經(jīng)過嚴格的聲音訓練,不能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從而導致嗓音疾病的高發(fā)。目前不正確發(fā)聲習慣大致有幾種情況:
1.由于喉頭上提造成的擠卡,發(fā)出尖而亮的聲音,嗓音極易疲勞;
2.缺少必要的呼吸支持,多數(shù)教師采用較淺的鎖骨式呼吸法,最明顯的標志是吸氣時兩肩高聳,采用這種呼吸方式極易使嗓音疲勞,不能持久;
3.由于漢語言的語音習慣,特別是北方人,咬字靠后,咬字器官松垮,在喉嚨處即形成聲音,因此不能獲得較豐富的頭腔共鳴,嗓子負擔過重。
如果我們教師在不良的講話方式下,長期超負荷用不正確的發(fā)聲方法講話,勢必造成諸多的嗓音疾病,如聲帶水腫、閉合不嚴、甚至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等。
(二)不良的用嗓習慣
不良的用嗓習慣包括過度用嗓和濫用嗓音等。一般指超個人嗓音能力、大聲喊叫、用嗓不節(jié)制、發(fā)音時間過長而引起的嗓音疲勞。古話說得好“話多傷氣”就是如此。聲帶是身體組織中非常薄弱的器官,如果使其處于長時間的震動,不得休息,則會造成聲帶粘膜充血、聲音嘶啞嚴重者甚至于失聲。如果教師的課務繁重不得休息,又沒有一個良好的用嗓習慣,極易發(fā)生這種病癥。
(三)身體狀況對嗓音的影響
身體健康狀況的好與壞也會直接影響到嗓音的健康。如患有哮喘病及胸膜炎等病癥者會直接影響到發(fā)聲時的呼吸;患有神經(jīng)衰弱、睡眠質量低、食欲不振者音質也會發(fā)生變化;而患有傷風感冒、扁桃體炎、呼吸道炎及長期咳嗽著會影響聲帶正常工作;還有女性生理期內,也要盡量避免過度用嗓,以免造成聲帶閉合不嚴、充血、水腫、聲音嘶啞等狀況。
(四)生活習慣對嗓音的影響
好的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保證聲音質量的大前提。在飲食上,經(jīng)常吃過咸、過甜、過于油膩、過于辛辣的食品,吸煙、飲酒,劇烈運動后,馬上大聲歌唱或喊叫,都會影響嗓音的優(yōu)美純凈。沒有良好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極易引起喉肌疲勞、聲帶功能減弱,造成聲音嘶啞等癥狀。
(五)對嗓病的認識不足
由于嗓音疾病沒有致命危險,因此不能引起或者足夠的重視。大部分嗓病都不至失聲,所以很多人長期采用服用藥物來維持,雖然很多癥狀能夠得到緩解和控制,但治標不治本,只要藥物停服,癥狀還會出現(xiàn)。況且長期服藥也會對人的身體產(chǎn)生危害。至于手術治療,更會冒著很大的失敗的風險。
二、獲得優(yōu)質嗓音的辦法
多數(shù)人認為教師是語言嗓音,播音、歌者、演員等才屬于藝術嗓音。實則不然,如果教師可以多學習一些藝術嗓音的發(fā)音方法便可以減少聲帶的負擔,增加嗓子的壽命也同樣增加了個人職業(yè)壽命。以下便提出幾點建議供讀者參考。
1.經(jīng)常做打呵欠的練習,并在講話時保持微笑的狀態(tài),將小舌頭提起,喉頭下降,避免擠卡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多采用腹式呼吸,吸氣時胸部自然擴張,兩肋膨脹,支持點在丹田(臍下三指處),在此過程中絕不能聳肩,胸部沒有任何緊張的感覺。
3.找到咬字時的焦點,聲音不能停留在喉部,嗓音的焦點應該在硬腭處。具體的做法是露出上牙,抬起笑肌,采用面罩的共鳴方法。
4.用嗓要有節(jié)制,不可大喊大叫、滔滔不絕,尤其是女性在生理期期間,要注意適度用嗓,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發(fā)生變化,聲帶會出現(xiàn)水腫等顯現(xiàn),耐受性下降,所以用嗓一定要有節(jié)制。
5.生活要有規(guī)律,保證正常的作息時間、勞逸結合,使身心健康、愉快,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保證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是治療嗓音疲勞的最佳良藥。
6.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吸煙、飲酒對嗓音的危害很大,容易造成呼吸系統(tǒng)感染炎癥、咳嗽,建議忌煙忌酒;少吃過咸、過甜、過于油膩、過于辛辣的食品,以減少其對聲帶的刺激,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一些降火排濕的食物,以免上火引起咽干、咽痛等癥狀。
7.強健的體魄也是擁有優(yōu)質嗓音的必要條件。增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是預防感冒和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嗓音健康的保證。
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掌握一些簡單、容易操作的理療動作來減緩咽喉的不適感。如喉部按摩,用大指和食指按摩喉頭兩側的喉部肌肉,使喉肌放松、緩解疲勞;可以采用穴位按摩,按摩翳風穴(后下頜骨凹槽位置),可以生津,緩解咽干不適的癥狀;還可以采用熱敷或熏氣等辦法來緩解咽干、喉部不適等癥狀,這些簡單的動作都可以幫助教師進行自我調整,有效的幫助預防嗓音疾病的發(fā)聲。
嗓音的恢復和矯治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練時不能一曝十寒。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按照正確的方法練習,使我們的嗓音永葆青春,以便更出色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彭莉佳.嗓音的科學訓練與保健[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2]馮葆富.馮葆富藝術嗓音醫(yī)學論文集[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社,1997.
[3]許燕,岳軍,常捷軍.2813名教師嗓音病普查及分析[J].中華綜合醫(yī)學雜志,2004,(02).
[4]成源,王桂敏.西安市1007例教師進行發(fā)聲器官健康狀況的調查[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4,(05).
[5]趙振民.淺談教師的科學用嗓與嗓音保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2,(03).
[6]賈如寶,陳梅英.教師職業(yè)性疾病——嗓音沙啞[J].職業(yè)與健康,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