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做母親的我要不要告訴你: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兒子,你一定要追求“第一名”,否則無法立足。我考慮過的,安德烈。但我決定不那么做。
②譬如你說你特別看重你和朋友同儕相廝守相消磨的時光。我不反對。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jié)伴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時期有。離開這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③“少年輕狂”,安德烈,是可以的。至于“玩”,你知道嗎?我覺得不懂得“玩”,確實是一種缺點。怎么說呢?席慕蓉曾經(jīng)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沒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干而脆的落葉,她就沒辦法教他美術(shù)。因為,他沒第一手接觸過美。
④你小的時候,我常帶你去劇場看戲,去公園里喂鴨子,在廚房里揉面團,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風箏,在花園里養(yǎng)薄荷、種黃瓜,去萊茵河騎單車遠行?,F(xiàn)在你大了,自己去走巴塞羅納,看建筑,看雕塑。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筑設(shè)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里頭弄臟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⑤那么,我是否一點兒也不擔心我的兒子將來變成冬天的蟋蟀,一事無成?我當然擔心。但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yè)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后,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上的荊棘。
(選自《親愛的安德烈》,有刪改)
[注解]《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yīng)臺和兒子安德烈的通信集。在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yīng)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等她卸任,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和心靈。
【感悟】
讀《傅雷家書兩則》《致女兒的信》以及《第五封信》,我們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殷殷期盼,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舐犢深情。
【閱讀】
1.作者說:“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闭埬憔唧w說說這條路前后到底有什么不同。
2.文章第③至④自然段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是如何論證的?
3.結(jié)合實際,談?wù)勀闶侨绾慰创巴妗钡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