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摘要:目前有一部分老師一味跟風扭曲“學科綜合”的真正含義,導致在教學實踐中出現許多誤區(qū)。我們提出正確認識“學科綜合”并在教學實踐中正確實施學科綜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音樂教育事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科綜合;理性思考;學科價值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2-073-1一、對“學科綜合”實施的理性思考
1.過于注重學科綜合,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課例:一節(jié)初二的涉及新疆民歌的音樂課,一上課教師先拿出一張地圖,根據地圖,指出了新疆在中國的地理位置。隨后又根據課前準備的幻燈片(關于新疆的秀麗風光)詳細介紹了新疆秀美的環(huán)境,宜人的氣候,豐富的土特產,人民的風俗習慣,信仰的宗教等等。一幅幅精美的畫面足足放映了近二十分鐘,該教師似乎覺得學生對新疆了解得還不夠透徹,并讓學生穿上了準備好的新疆服飾,又教了幾句新疆語。眼看者還有幾分鐘就要下課了,老師才意猶未盡地回歸到了主題,讓學生聽了一遍《青春舞曲》,而此時學生們根本就沒法靜下心來聽音樂,他們的心思還留在剛才學的那幾句新疆語上,或是在那一幅幅精美的幻燈片上,反而丟失了欣賞音樂的興趣。隨著一遍音樂的結束,整堂“音樂課”也就結束了。
2.過分注重游戲、舞蹈、表演等活動,造成音樂學習“點到為止”。課例:在教唱歌曲日本民歌《櫻花》中,導入部分,老師先播放了一段幻燈片,關于日本的富士山、櫻花還有穿著和服的日本女子,又播放了一段日本民族舞蹈,接著就是在《櫻花》的背景音樂下,讓學生穿著日本民族服裝——和服,打著油紙傘學跳日本舞,其后又讓學生們分組表演和創(chuàng)作舞蹈動作表演,學生們興致大發(fā),一整節(jié)課在熱鬧的氣氛中跳的跳,說的說,笑的笑。最后老師小結:大家表演得很好,這首歌我們今天就學到這里。
這樣的情況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音樂課堂里,上述兩個課例中的教師試圖用民族語、舞蹈、表演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試圖做到音樂與舞蹈等姊妹藝術的綜合。然而不幸的是:過于加大對舞蹈的重視,使音樂與舞蹈比例失調,忽視了課堂中對音樂的關注和學習,最終導致音樂淪為舞蹈、游戲的背景音樂、伴奏音樂。舞蹈、游戲與表演是音樂學習很好的輔助形式,適當加入一些合理的游戲、表演是音樂老師上好音樂課的前提之一。我們應該認識到,音樂課衍生出來的一些文娛活動是對音樂的再認識、再拓展、再創(chuàng)造。無論其出發(fā)點是哪種,它的根莖都應該牢牢的扎在音樂的沃土中。表演、舞蹈、游戲都要注重音樂性,在感受音樂的美的前提下表現音樂的快樂。
3.過于強調對歌詞的分析、改編,變成語文課。課例:一節(jié)音樂教唱江蘇民歌《茉莉花》,一位老師在很短的時間內教唱完歌曲《茉莉花》,然后就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地來分析歌詞,幾乎到了摳字眼的程度,讓學生體會這一篇贊美茉莉花的歌詞好在哪里,哪幾句或哪幾個字是描繪茉莉花的形態(tài)、顏色、氣味,而哪幾句是來表達作者對茉莉花的贊美喜愛之情的。全部分析完后該教師似乎還不過癮,馬上又組織學生也來個以茉莉花為主題的歌詞創(chuàng)編比賽,詩歌創(chuàng)作及朗誦比賽。學生熱情高漲,創(chuàng)作出許多歌詞及詩歌,學生在熱鬧的文學語言氛圍中結束了這樣的一堂課。
在學唱歌曲中,大多數的音樂老師都會先幫學生去分析歌詞,進而去讓他們朗誦、創(chuàng)編歌詞,從而去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的確,在音樂課中適當地從文學角度來解讀一下歌詞的內容和意境,或適度地增加一些文學語言內容其實也未嘗不可。但還要像我們說的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否則用多了會讓人有一種正在進行語文課的嫌疑。非音樂性的內容泛濫地充斥于音樂課堂,就會泯滅音樂藝術性學科的特點,會沖淡音樂本身的鮮明個性,導致在教學上偏離以音樂為本的原則?!熬C合課程”中的綜合,它的學科之間沒有主客之分是平等的關系,而學科綜合課中的綜合卻有主次伯仲之分。如音樂教學中的綜合就是必須以“音樂教學為主線”可適當引入一些其他學科方面知識為其服務。只有明確地弄懂、理解“學科綜合”的本質及原則才能成就出高質量的音樂教學。于是正確理解音樂課的學科綜合的內涵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在音樂教學中正確地運用“學科綜合”,能更好地體現其學科價值
首先,與文學、歷史、地理等一些文科類學科間的綜合性教學使學生在更好的學習、理解、把握音樂的同時,也可以認識和了解本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及其文化底蘊。更加熱愛和尊重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中國各個民族乃至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語言背景下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還可以在音樂中俯仰天地,跨過溫帶、寒帶、熱帶、亞熱帶——欣賞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
其次,通過音樂教育中的多學科的滲透可以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同時學習和掌握多門學科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認識自我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適應環(huán)境等方面的能力,在音樂欣賞中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最后,通過音樂與姊妹藝術(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等)的巧妙融合,能使學生認識美、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使他們有音樂鑒賞及評價的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緒,使他們的生活與學習更加豐富多彩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并且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