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方業(yè)
“解題神器”以解答中小學各科習題為產品手段,使其用戶在很短時間內達數十萬,可謂影響巨大。對于“解題神器”,老師、家長和學生反應不一,有老師認為,只要有答案,學生在做題時就會產生依賴感,思路得不到鍛煉,使用軟件答題其實是抄作業(yè)的一種進化。家長也擔心“神器”會讓孩子養(yǎng)成抄襲的習慣,反對孩子使用這種軟件。而根據調查顯示,很多學生都使用過這些軟件。
盡管軟件開發(fā)者認為,軟件只是讓孩子節(jié)省時間,提供一個解題的全面步驟和思路,就像字典一樣,只是個工具。但如果對孩子沒有約束,這種軟件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抄襲的習慣。
學校留作業(yè)的目的,就是通過做題強化記憶和理解,促進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如果直接得到了答案,自然就省卻了思考和理解的過程,肯定不利于知識點的掌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解題神器”對孩子的學業(yè)有不利的影響。
不過,“解題神器”不能說只有負面影響?,F在孩子的作業(yè)很多,寫家庭作業(yè)的時候,如果時時問老師,也會很不方便。一些時候,通過網絡尋找解答方式,相信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的選擇,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百度之”就是如此。有了“作業(yè)神器”,尋找解答方式的途徑就多了一種,不見得就一定算抄襲。而“解題神器”對于學生的提問有限制,同一時段只能問三個問題,而不能問全部題目。
再說,現在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學業(yè)都相當重視,很多家長每晚都會陪孩子寫作業(yè),并全程檢查,如此一來,即使有了“作業(yè)神器”,未必就有機會抄襲。而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肯定會自覺地學習,自己完成作業(yè)。真正抄作業(yè)的孩子,即使沒有“解題神器”,也會想辦法抄同學的作業(yè)。
因此,將“解題神器”完全當成抄襲利器,恐怕并不客觀,只要利用得當,也會成為幫助寫作業(yè)的工具,就像字典一樣。關鍵要約束和教育孩子,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識到抄襲的危害。就像菜刀能殺人,但不能將所有的菜刀都當成兇器一樣,“解題神器”也當如是觀,有人會當成幫助寫作業(yè)的工具,有人會當作抄襲神器。工具的性質,取決于使用者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