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小麗
論多元化思潮下的大學生價值觀沖突
勞小麗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在社會思潮多元化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在被激發(fā)新活力的同時出現了價值觀沖突和矛盾。如何合理地認識、理解和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沖突,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多元化思潮 價值沖突 價值觀念
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變化節(jié)奏加快,利益關系調整頻繁,社會矛盾增多,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現。在傳統(tǒng)與現代、中國與西方、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沖突中,各種矛盾與沖突錯綜復雜,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本文擬在分析多元化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帶來沖擊的基礎上,探討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內涵及其特點,尋找緩和、化解這種沖突和矛盾的對策。
人類活動總是伴隨著價值問題,決定了人在反復的實踐和認識中,必然會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高校因其性質及發(fā)展的需要,決定了它是各種思潮多元碰撞、形成、傳播的重要場地。大學生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價值觀比其他社會群體更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價值觀是對其現實價值關系的評價性反映,本質上是一種指導大學生生活的實踐性觀念。一般說來,人類社會只要存在差異,就可能在交往過程中出現沖突。與以往社會不同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國內外的理論和實踐都在飛速發(fā)展,經濟文化發(fā)生著巨大變化,大學生在與多元化思潮親密接觸的同時,自身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從而產生價值觀念上的沖突。高校受社會多元化思潮影響的一個最顯著特征,就是大學生價值觀的轉變與沖突。大學生正處于學習文化知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fā)展時期,由于身心發(fā)展特點,導致其十分容易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接觸和接受多元化的社會思潮,正因如此,多元化的社會思潮給大學生價值觀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社會意識、價值觀念往往成為多元化思潮的易感人群,容易導致價值觀沖突,而這種沖突的背后往往是主導思想的沖突,盡管我國現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的。由此可見,大學生價值觀念沖突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從一定意義來說,促進了我國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刺激和促進了社會的轉型。但隨著國際上政治多元化的影響,這種與我國主流指導思想相沖突的多元化思想也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造成沖擊。
(一)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主要表現形式。
當代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受多元化思潮影響,大學生價值觀沖突有多種表現。
第一,傳統(tǒng)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的沖突。主要表現為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與現代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科學價值觀念的沖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某些傳統(tǒng)價值觀念事實上已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頭腦,阻礙著現代化建設進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價值觀念的混亂,導致了人們行為上的失范。這種沖突不僅僅是兩個價值觀之間的沖突,從歷史發(fā)展角度看,這是時代之間的沖突和競爭,是新舊時代的多種因素在社會轉型時期的激烈碰撞。時代是發(fā)展變化的,傳統(tǒng)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的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現代價值觀必須通過批判傳統(tǒng)價值觀為自己開辟道路。
第二,中西方價值觀的沖突。由西方傳入的價值觀念,主要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和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以西方哲學主客二分為深層意蘊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國哲學天人合一觀念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是人類歷史上形成的兩大異域文化體系。在近代,由于西方列強對我國的入侵,西方的價值觀念開始進入我國,而隨著現代改革開放的推行,在引進外資、吸取資本主義國家一些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及對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西方的價值觀念對我國的影響也更為廣泛。兩種異域文化傳統(tǒng)締造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文明,同時衍生了兩種不同的價值觀體系,西方價值觀與中國的傳統(tǒng)價值觀發(fā)生著尖銳的沖突。如義利觀的沖突等。
第三,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大學生價值觀沖突在精神文化生活領域的矛盾,表現為大眾文化的泛濫和精英文化的沒落。如現在某些電視節(jié)目或媒體炒作的一些選美或綜藝節(jié)目,被批評為“無節(jié)操”,少數大學生對這些娛樂節(jié)目的迷戀和關注遠遠超過了對時政乃至國家大事的關注。大眾文化追求的是一種商業(yè)價值,而忽視人文價值,進而導致某些人形成逃避現實、掩蓋矛盾、追求感官刺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大眾文化的出現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和關心的文化現象。而精英文化是將至真、至善、至美作為最高追求,包含人類基本的價值和終極關懷,以批判的眼光對待現實,具有獨創(chuàng)性、想象力和超越性。但由于其商業(yè)性弱、不適應市場運作,人們對其選擇就少,現狀自然比較慘淡。
(二)當前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幾種主要特征。
第一,沖突表現具有多樣性。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表現形態(tài)紛繁復雜,縱橫交錯,多種多樣。這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社會正發(fā)生著深刻而巨大的變化,大學生價值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和變化性,反映了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課選擇自由度的增大,是開放的社會由無序走向有序的轉變過程在大學生價值觀上的表征。同時,也給解決各種價值矛盾和價值沖突提出了難題。
第二,沖突層面上的內在性。改革開放后,多元化的社會思潮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fā)生矛盾,大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所形成的價值觀與其接觸面更為廣闊后形成的價值觀發(fā)生了混戰(zhàn)。他們對新的價值觀念認知能力還不夠成熟,又認為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束縛著自己的腳步,致使大學生對于善惡、價值觀的判斷存在疑惑。傳統(tǒng)的、現代的,究竟采取哪種價值觀念體系作為價值觀念判斷的準繩呢?年輕的大學生無法做出統(tǒng)一的、明確的回答。
第三,沖突性質的復雜性。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性質錯綜交織,非常復雜。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來看,這種價值觀沖突具有自身的性質,只能具體矛盾具體分析。針對沖突本身就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而言,構成這些矛盾的方方面面都蘊含著矛盾,如大學生價值觀沖突不只是對本國價值的沖突,而是具有世界性的。所以,其性質只能依據具體條件確認,不能籠統(tǒng)地加以肯定或否定。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全面而具體地認識和把握現實中各種價值沖突的性質。
從某種角度而言,多元化思潮引發(fā)的大學生價值觀沖突并不是一件壞事,它表明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開放、包容,思想的豐富性、多樣性,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勇于自強自立,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性。再者,價值沖突是客觀普遍存在著的,有沖突并不是壞事,但不是越多越激烈越好,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它,采取必要的措施,積極朝著緩和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核心地位。
在面臨多元化思潮的復雜國內外環(huán)境時,如果缺乏主導價值觀,不能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對大學生價值觀進行指導、武裝,那么多元化思潮導向下的價值觀選擇必然出現混亂。而這種混亂是我國現代化事業(yè)發(fā)展應該極力避免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科學價值體系,主導著當代中國宏觀的社會、政治生活,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同時引領著當代大學生科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對自身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擾、“攔路虎”做出正確的思考、判斷,在此基礎上建立大學生特有的價值觀體系,從而以其科學性、先進性帶動、促進中國先進文化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fā)展體系作為社會主義主導價值觀,在引領各種多元化思潮的同時,時刻武裝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在當代社會轉型時期,任何有悖于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的,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的泛濫,必定要堅決抵制。當代大學生要勇于面對此類價值觀產生的沖突,學會調整、批判,從而確保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主導地位。
(二)堅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強化大學生社會主導價值觀。
主導價值觀是一個社會的靈魂所在,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時期的多元化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價值觀念沖突過程中,社會輿論的作用不可低估。輿論是社會公眾的言論,它往往折射出公眾自發(fā)的價值取向。由于社會的開放性,大學生作為接觸新文化、新思潮最快的一個群體,受媒體、社會輿論的影響,所奉行的價值觀、為人處世等也會有所不同。可以說有很多正能量的、積極進取的,但也有許多負面的、消極落后的想法。如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某些女大學生就會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悲觀消極想法。這種多元化思潮帶來的大學生價值沖突給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帶來消極后果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果不堅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任由這些消極落后的價值觀肆意發(fā)展,必然會導致社會混亂。歷史證明,要利用社會輿論中正確的價值觀對大學生價值觀進行引導和調控,發(fā)揮正確輿論在社會生活中的引導作用,用科學的社會輿論、價值理論化解、引導大學生價值觀沖突問題,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值得我們不斷深思、探索。
(三)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觀,大膽吸收西方價值觀念中的合理成分。
世界在變化,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依然在前進,無論是我黨的執(zhí)政要求還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發(fā)展需要,都迫切要求我們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價值體系。價值觀來源于社會生活,同時又對整個社會起指導作用。而價值觀教育由內到外的性質,決定了它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先進行內部的啟發(fā)和引導,逐步施加系統(tǒng)影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轉化為外在發(fā)展的自覺要求。一方面,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當面臨多元化思潮的價值沖突時,既要保持清醒頭腦,又要有魄力和勇氣,必須堅持對傳統(tǒng)價值觀采取積極揚棄的態(tài)度,大膽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觀,實現對傳統(tǒng)價值觀的革故鼎新。歷史將證明,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必將重放異彩,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因為實行改革開放,各種西方思潮不斷涌入,我們在承認其某些信譽作用的同時,要對其思想滲透提高警惕。因此,作為祖國未來棟梁的活躍一代的大學生要大膽吸收世界范圍內價值觀念中的合理成分,徹底摒棄多元化思潮中的糟粕,并經過自我創(chuàng)造、吸收轉化,為我所用,為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新體系添磚加瓦。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開明和改革的形勢下,多元化思潮的涌現給大學生價值觀帶來沖突是無可避免的。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引導主力的高校必須科學辯證地看待這一現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積極、正面看待多元文化。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處理大學生價值沖突問題,推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1]李德順.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黃凱鋒.價值論及其部類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
[3]蘭久富.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念[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吳菊花.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問題及教育對策[J].青春歲月,2012(12).
[5]趙冬梅.對全球化視野下高校價值觀培育的理性思考[J].石家莊法商職業(yè)學院教學與研究:綜合版,2005(10).
[6]張興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7]王晶.改革開放條件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變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2.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工分會2013年度高校學生工作立項課題(LX2013Y210),廣東省社科聯、團廣東省委2013-2014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立項(2013WT063);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成人教育教學與管理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