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玲
摘 要: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準則要求。針對重慶市本地區(qū)的教學特點,采取相應的對策來強化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關鍵詞:重慶;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實施策略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發(fā)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15個學科課程標準(實驗)。從2004年9月開始,廣東、山東、寧夏、海南四省、區(qū)的高一新生率先進行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從而正式啟動我國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在之后的六年里,又有六批省、區(qū)相繼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至2010年9月,隨著四川、重慶、甘肅開始實施高中新課程,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所有省、區(qū)全面展開。
我國是一個地區(qū)差異比較明顯的國家,由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與東、中部相比,西部地區(qū)的教育相對落后,并且西部地區(qū)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時間比較晚,到2010年9月,四川、重慶、甘肅才開始實施高中新課程,因此,西部地區(qū)特別是西南部地區(qū)新課程改革將會面臨與東、中部地區(qū)不同的困難和不同的要求。針對重慶特有的地區(qū)文化和教學特色,必須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進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一、強化校長職能,引領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
學校是新課程實施的基地和中心。高中語文新課程能否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校長對新課改的理解、認同、重視以及對課程改革的積極領導與有效管理。校長的教育理念、對新課改的態(tài)度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學校教師對新課程的態(tài)度,關系到高中語文新課程實施的進程和實效。如果學校校長對新課程改革都不夠重視,那么學校就難以營造課改的良好氛圍,高中語文新課程就很難推進和發(fā)展。
二、轉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賴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徹底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學習觀,認識到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有差異的主體,學生知識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建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相信學生有成長的動力和發(fā)展的潛力。
教師要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解放教師,解放學生,解放課堂。講授只是教學方式的一種,而且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而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才是主要的教學方式。
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遇到困惑和問題,可先在合作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提出學習中的疑問,教師只是適時點撥、啟發(fā)。
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要做好三點:第一,要分好合作小組,保證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在學習基礎、性格以及性別上的差異性,選好學習組長也是關鍵。第二,課前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第三,設置問題的難易要根據(jù)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里面應暗含有助于學生理解的線索,即問題應具有啟發(fā)性。
三、加強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資源保障
首先,要加強圖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學校要根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課內外閱讀的要求,充實學校圖書室藏書量,圖書室要設專人管理,制定圖書借閱制度。圖書室要向全體師生開放,各班級可以設立圖書角,集中學生的圖書資源,在班級內互相借閱。
其次,要加強學校網絡資源的利用。學校的網絡室在課余時間向全體學生開放,學生可以在網上査閱學習資料。
再次,教師要經常組織語文學習活動。就課內語文學習的某一專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比如演講賽、辯論賽、詩文朗誦、主題閱讀等,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激起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提髙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