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紅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從僅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到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從而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弊灾鲗W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要求教師打破灌注式的教學模式,從低年級開始就注重從細微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與其教會學生學什么,還不如教會學生怎么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新單詞時,英語教師或多或少都是在扮演著直接傳授英語知識的角色,學生往往是坐等著吃“現(xiàn)成飯”,一看到新單詞,就眼巴巴地看著英語老師,等著老師教給單詞的正確讀音。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探究單詞讀音的欲望與能力,單詞的認讀能力得不到提高。以下是我在教學中逐步積累的培養(yǎng)學生拼讀能力的方法。
一、利用新舊單詞間的聯(lián)系拼讀單詞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低中年級的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逐漸發(fā)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導地位,且注意的時間要比高年級短。想要背出枯燥無味的英語單詞,必須要首先認識到掌握外語的重要意義,然后憑著意志的力量,刻苦攻讀,才能達到熟練掌握單詞的程度,而這,恰恰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在教學單詞時我們應該做教學有心人,盡量根據(jù)新舊單詞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新單詞的讀音。
在教學牛津4A Unit 1時,B部分出現(xiàn)了bookmark、notebook、pencil case這樣三個新授單詞,如果直接告訴他們新單詞的讀音,學生的肯定印象不深,遺忘快。于是,我先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單詞的構成都有什么特點?有學生看出來了,說每個單詞都是由兩個單詞組成的,如:bookmark=book+mark, notebook=note+book, pencil case=pencil +case,其中book和pencil都是已經(jīng)學過的舊單詞,學生對發(fā)音已沒有問題,剩下的另一個單詞怎么讀呢?我又逐個讓學生觀察和以前學過的哪個單詞在拼寫上比較接近,有很多學生說出了mark—park、car, case—cake,找到拼寫相近的單詞后,新單詞的讀音就不需示范朗讀,學生們也能很快就讀出正確的讀音了。而note,有細心的學生發(fā)現(xiàn),前面兩個字母是no,再加上個[t]的音,整個單詞的讀音就出來了。就這樣,三個新授單詞,我一個都沒示范讀給學生聽,學生就自己知道了正確讀音。由此可見,小學生的反應速度和聯(lián)想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二、利用字母的讀音規(guī)則拼讀單詞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如果不認真總結單詞里每個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律,不把單詞的拼寫形式與其讀音聯(lián)系在一起,不在單詞的拼寫形式和讀音之間建立一種對應關系,那么,英語單詞就要從三個方面來記憶:記詞形、記詞音、記詞義。而掌握一定的拼讀規(guī)則,可以把三個方面記憶變?yōu)閮蓚€方面。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做為一個整體來掌握,使單詞的音與形相結合,見到一個單詞就可以根據(jù)其拼寫形式讀其音;反過來,聽到一個單詞的發(fā)音,就能夠根據(jù)其讀音拼寫出這個單詞來。這樣把拼寫和拼讀當成一個整體來對待,記住了詞形,也就記住了詞音,記住了詞音也就等于記住了這個詞的拼寫形式,培養(yǎng)樣了學生見詞就能讀,聽音能寫單詞的能力,還能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的壞習慣的養(yǎng)成。
在平時教學單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起歸納開、閉、r音節(jié)的讀音規(guī)則,然后凡是遇到符合讀音規(guī)則的單詞,可要求學生自己拼讀,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通過音去記單詞,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教讀hen這個單詞,學生就完全可以根據(jù)讀音規(guī)則,直接讀出[hen]這個音了。又如,在教學單詞cake時,可以先出示以下一列單詞:name、face、game等,讓學生邊讀邊體會元音字母a在單詞中的讀音,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為什么在這些單詞中都讀[ei],即字母原來的音,會有學生發(fā)現(xiàn),字母a后面都是輔音字母加不發(fā)音的e。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學生不難讀出cake的發(fā)音[keik]。
三、提前滲透音標,輔助拼讀單詞
當有些單詞既不能與舊單詞聯(lián)系記憶,又不能簡單地靠字母讀音規(guī)則來拼讀時,音標就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手段。相對于漢語來講,音標就是漢語中的拼音,學會了音標,也就擁有了一把打開英語王國的鑰匙,無師自通,不僅在學習生詞時會輕松許多,而且溫習單詞或遺忘單詞發(fā)音時也可以不再需要教師的幫助。
雖然小學英語教材中并沒有安排音標的教學,但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進行滲透,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從4A起就在每個單元有Listen and repeat的版塊,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版塊在每個單元教授一定量的音標。教學音標的目的不僅僅是認識48個音標,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音標的拼讀來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剛開始學習音標時,可以把音標詞的拼讀與漢語拼音相比較,引導學生進行最簡單的拼讀。如[t]-[i:]→[ti:]等等。學完48個音標以后,要引導學生認、讀、拼結合,提高認讀速度。如:[u]→[kud],[i]→[pik]等等。 最后要求學生一氣呵成,一次性讀出音標詞。就這樣學生的拼讀能力不斷增強,在課堂上教學新單詞時,就可能會出現(xiàn)師生搶著說的現(xiàn)象。好表現(xiàn)的小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自己會拼讀英語單詞的成功感,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加高漲。這與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效果截然不同。
教,是為了不教,學用“拐棍”是為了丟掉它。在小學英語的詞匯教學中展示如上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規(guī)律來記憶單詞的音、形、義,快速拼讀單詞,逐漸學會摸索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學能力,將會使我們的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