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微
現(xiàn)在小學生的英語教材不再像以前的課本一樣僅僅是學單詞、讀音標、講語法。小學英語從第一課開始就是從日常用語的對話開始的。我們老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正確引導學生能夠于每時每刻進行英語口語的訓練。課堂當然是口語對話練習的“主陣地”,課間也要充分利用,哪怕是放學回家,老師最好也可以“遙控”指揮。只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說”,口語就不會差。當然,口語訓練要規(guī)范起來,不但要準確流利還應(yīng)該符合情景,真正發(fā)揮英語的交際作用。
一、課堂訓練,師生互動促進步
課堂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場所,師生互動往往最多的就是提問題,然后學生回答。對于小學生而言,用“全英”上課,難度要大一些,但老師可以說一遍英語,再說一遍漢語,要給學生營造英語口語的訓練氛圍。然后我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完整,如用Why(為什么)問的時候,回答一定要用because(因為)來回答,每一個問題都要說的完整一些,能多說一個單詞就多說一個單詞。有時候還可以把問題延伸出來,多找?guī)讉€同學來回答討論,比較完美地把答案組織出來。在討論中,學生可以輕松說英語,無形中加強了英語口語的訓練。因為提問的面很廣,學生也就不會覺得“老師提問”的可怕性。
如在牛津譯林小學英語3A Unit 7 Its nice .的學習中,學習了很多關(guān)于服裝的單詞,如a dress,a skirt,a T-shirt,a coat .然后我提問題:What colour do you like ?學生考試嘰嘰喳喳的討論開來,red(紅色)、green(綠色)、yellow(黃色)、pink(粉紅色)purple(紫色)等,各種顏色的各類衣服都“配”出來穿一遍,還沒進行新課呢,就先進行了一番口語訓練。也為后面的“Lets talk”部分積累了大量的素材,有利于口語遷移訓練。只要老師能夠把握住課堂的方向,就可以進行規(guī)范、流暢的口語訓練。
二、課間交流,同桌對話巧鞏固
“同桌”是非常便利的“教學資源”。不管是課堂之上,還是課間休息,“同桌”是最好的交流對象。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說英語的習慣,我規(guī)定學生在每個課間要用英語練習一組對話,可以是一問一答,也可以是多問多答,只要“說”就算是完成一項作業(yè)。即使是最簡單的的對話,也要常說常練。如Hello.../Hi...(你好),Good morning/afternoon(早上/下午好),I have a ruler /an eraser.(我有一把尺子/一塊橡皮),Whats this? Its……(這是什么?這是……),Whats your name, please?(你叫什么名字?),My name is...(我的名字叫……),Can I help you?(需要幫忙嗎?),Lets go to school.(我們一起去學校吧。)Excuse me,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對不起,你能告訴我……?)等。
開始的時候?qū)W生是被動要求去說,進行了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就可以脫口而出了。當然,這些都是最簡單的問候語。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深入,我們可以根據(jù)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編寫對話,比如我們學過食物的單詞,就根據(jù)Would you like...?/Id like...的對話進行編寫。學習了表示位置的單詞,我們也可以根據(jù)各自小區(qū)的位置來描繪。這些活動,都可以在課下完成,既節(jié)約時間,還可以提高書面表達的能力。如果遇到障礙,還可以中英文結(jié)合來表達。學生很喜歡這種“土洋結(jié)合”的方式,既能把需要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還能恰到好處地把英文單詞鑲嵌進去,有一種自豪感。因為句型對話與學習生活聯(lián)系緊密,確實可以發(fā)揮英語口語的交際作用。
三、課后延伸,父母助陣重應(yīng)用
英語口語不僅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要練習,平時要及時鞏固,就是課后也要加強訓練,老師如果能夠“遙控指揮”則會更好。學生在家里的時間比較多,尤其是周末,更要好好利用。因為有時周五學的句型,周一回來又忘得差不多了。而我們小學學習的英語口語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lián)系緊密,打招呼、問路、出游、過生日,甚至吃飯、購物等,都可以用英語來表達。所以,讓家長來助陣,周末多陪孩子練口語,效果應(yīng)該是不錯的。如果家長能夠讀得懂,那么和孩子一起練習會更好;如果家長沒有能力和孩子進行英語對話,那就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時應(yīng)景的咨詢孩子,“這句話用英語怎么說呢?”讓家長主動跟孩子學習英語,即使不懂也要做出饒有興趣的樣子,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有時候我也會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給孩子布置特定的作業(yè),教給你的爸爸媽媽一組口語對話,讓孩子主動去教,家長只需配合就可以。孩子在“教”的時候當然更加上心,首先自己要讀熟,記牢,方可不出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口語練習就已經(jīng)達到了教學目的。
如我們學習了譯林版4A Unit7 How much?的內(nèi)容后,我把重點對話:Can I help you?和How much…?發(fā)在“班級交流QQ群”,同時要求各位家長利用周末的時間帶孩子到商場去進行購物,讓孩子深切體會購物時的場景,回家后創(chuàng)設(shè)出購物場景,訓練口語。
學生的口語訓練有課堂上老師的引導訓練,有課間同學之間的鞏固訓練,還有課后回到家里的應(yīng)用訓練,英語口語訓練就成了常態(tài)。習慣便可成自然,只要給機會讓學生“說“,學生用英語交際也可以“口吐蓮花”。
參考文獻:
[1]鄭中慧.小學英語教學中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J].新課程學習(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