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靜
摘 要: 面對中國人“啞巴英語”的問題及素質教育呼聲的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學生家長意識到了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性,英語不再是以考試為目的的一門課程,還是一種技能,一種能力。本文旨在探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實用型”英語人才。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聽說能力 實用型 教學方式
實施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旨在將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以滿足21世紀經濟社會發(fā)展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培養(yǎng)具有實際應用外語能力的人才,不僅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很重要,而且對高中生的能力提高有很大幫助,更對高校擴大就業(yè)率有很重要的意義。進行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完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符合教學法原則,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使高中英語教學不僅以考試為導向,更以能力為導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師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個學科感興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能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我們可以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上課時有目的地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這就需要教師對英美文化、英美概況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課后要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適當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如圣誕晚會就能極大地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同時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萬圣節(jié)”可以組織化裝舞會,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熱愛西方文化,進而喜歡上英語。
讓“雙差生”學英語是令很多老師頭痛的事。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雙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灌輸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如果能把這些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則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幾個常逃學到街上打電子游戲的學生叫到宿舍,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植物大戰(zhàn)僵尸”、“星際爭霸”等游戲,那令人震撼的32位音效,賞心悅目的3D動畫,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是街上游戲廳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戲所望塵莫及的,很快他們就融入游戲之中。但每每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解放全人類,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出現數行的英文提示,這些學生全傻眼了,這時我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予翻譯。學生頓悟:玩,也要懂英語。事后,我發(fā)現英語課上,這幾個學生“重新做人”了??梢姡擅畹剡w移學生的興趣,有如“四兩撥千斤”,對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二、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WM.Rivers指出:“學生的需要不單是個人的,它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的壓力和政治需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中外交往日益頻繁,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學生在中學畢業(yè)后,既要有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又要有用英語進行初步交際的能力,高中英語教學應該適應這一需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貫徹聽說領先的教學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和要求。
聽、說、讀、寫、譯是一門語言的五大組成部分,中國學生在高考的指揮棒下,讀和寫的技能發(fā)展得比較好,卻忽視了聽和說的能力的提高。英語是一門應用型社會學科,需要在社會中反饋其價值,社會對于英語的需求也具有不同的范圍和層次,毋庸置疑,文字的運用能力與信息表達的精準度是英語能力高低的一個基本衡量標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要做到敢于說出來,首先要做到克服羞怯心理,平常早讀的時候要出聲朗讀,不要學啞巴英語,因為只有出聲朗讀,才能談得上模仿,才能讀出語感。有條件的話,可以對錄音機朗讀,再與標準磁帶作比較,找出其間的差距。有不少同學錯誤地認為:反正英語考試只考筆試和聽力,朗讀不朗讀沒有多大關系,那么結果是什么呢?作為交流思想工具的語言,其作用等于零,平日聽寫一類的課堂練習就無法參加,時間越長,困難越大,造成惡性循環(huán),成績必然下降。隨著電影業(yè)的發(fā)展,好萊塢大片和英美電視劇成為學生學習口語的極好教材,如Friends,Titanic,A Tale of Two Cities,Jane Eyre,Merchant of Venice等經典影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英美背景知識,還可以對電影電視對白進行模仿,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知識“全球化”、教育“終身化”的要求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fā)揮。學生的自學能力包括:學生的預習能力、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閱讀,高一就應該要求學生人人購買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找一些英語學習的網站和軟件,如滬江英語學習網,可可英語網站,還有一些英語學習軟件,如拓詞,有道,讓學生自學的時候有途徑可尋。
總之,在高中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強調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案畈拍苋~茂”,這句話形象地反映了語言基礎知識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關系。沒有英語語法、詞法、句型等扎實的根基,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枝葉”就不能“茂盛”。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學生的英語水平才能不斷提高,英語“實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郭培文.學生學習興趣及其習慣的培養(yǎng).蘇州大學,2005.
[2]陳琦.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華中師范大學,2009.
[3]黃凌.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