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楊遠平 楊?!畲蟊?/p>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體育健身的要求隨之提高。快樂體育是體育的一部分。本文主要結合快樂體育加深對體育教學改革的認識,為廣大體育讀者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 教學改革 終身化 健康化 快樂化
人類進入21世紀,社會的進步對人的身體結構、身體素質、健康因素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學校教育是培養(yǎng)優(yōu)質人才,對人的不良因素進行改良修補的過程,以培養(yǎng)優(yōu)質人才,適應社會需要。因此,高等學校的教育手段,教育目的的實施,特別是體育課的教學應有利于學生學習動作技術,提高身體素質,合理安排生活進行培養(yǎng)就顯得比較重要。現根據高校教學現狀對體育教學如何從單一的體育教學向“終身化、健康化、快樂化”轉變進行分析研究。
1.樹立正確體育教學意識,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
當今高校體育教學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教會學生體育技能那么簡單的問題。而是應該如何發(fā)揚原來較好體育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并改變體育教學沿襲幾十年的按照教學內容,教師像保姆一樣把教學內容“喂”給學生的形式,然后按照考核內容、達標成績統一規(guī)定評分方法及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體育課成績的評定。
1.1目前高校體育教學都是按各省、市制定的體育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進行施教。這種教學模式較多較散,教學時數較短,出現有些學生還未掌握常規(guī)動作,學習就結束的情況。
1.2體育課的教學還是沿用老一套的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并按照各個部分嚴格規(guī)定時間進行教學,這種單一呆板的教學模式嚴重限制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施教。同時學生由于在僵化的氣氛中學習,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的靈活性和求知的欲望。
1.3在目前高校教學管理機制下,幾十個學生根據要求在同一教學班。幾十個學生在統一的管理模式下按照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學校、老師、管理部門不管學生素質、運動能力、身體條件的差異。教學按嚴格規(guī)定的班級、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時數進行教學。學生接受程度如何、動作掌握如何一概不管。
1.4由于沒有按照實際情況、不同差異、按照不同需求進行分班教學,導致學生無論喜歡不喜歡,現狀如何都要接受教師的統一教學。不管學習效果如何都得接受統一的考試內容、考試標準進行考試。這種做法導致原來的差異沒得到很好的解決,新的差異又隨之出現,差距越拉越大,甚至有些學生其他科目優(yōu)秀但由于體育課不達標而無法畢業(yè)。
1.5這樣不按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班教學,會導致教學中有些學生由于先天條件差,無論如何努力始終成績都不盡如人意,或者過不了關。一些先天條件較優(yōu)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無需努力,只要參加考試就能輕松過關或者就能拿到較高分數。
2.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宗旨
當前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應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給予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開辟認真的學習空間?!度窠∩碛媱澗V要》指出,要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負責,培養(yǎng)好學生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技能和習慣。學校體育要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觀已成為當今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趨勢。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主要是著眼于對學生實施個性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是學校體育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的重要途徑。
2.1科學確定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高等學校體育教學幾十年來經歷了軍事體育、體能教學到“三基”教學。教學內容難度大,項目多,每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多,教學周期短,走馬觀花式地學習各項教學內容,這樣較難學到教學內容的精粹。因此要做到通過教學較全面掌握動作技術,強化技術要領、培養(yǎng)興趣參加體育比賽、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就有點可望而不可即。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選擇符合大學生身體特點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就顯得迫切而重要。廣大學生在校期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興趣學習一兩個項目,通過體育課的教學及輔導,加強學生對各個項目的領會及認識。掌握教學內容,強化動作技術掌握,形成自己的個性特點。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該項目的興趣和熱愛,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參加該項目的教學比賽,樹立參與的信心,真正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熱愛班級,養(yǎng)成長期參與該項目的比賽和活動的習慣,為走出校門,為學生長期鍛煉身體打下堅實基礎。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該在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學生的要求、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科學而全面地制定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教學內容。
表一 大學生兩學年體育教學內容的安排
表一中的教學內容制定,根據學生的選擇及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全面對學生進行基本的理論學習。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的自救,以及基本技術、基本戰(zhàn)術的運用,組織教學比賽,鍛煉學生對所學基本戰(zhàn)術的運用,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通過課堂的實習、輔導要求學生通過教學,掌握組織基層比賽的裁判工作,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技術和戰(zhàn)術運用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能力和習慣,具有全面體育技能,良好的身體素質,健康的心理素質。
2.2為保證終身體育實施科學制定大學體育考試內容的評分標準。為了更好地實施高等學校終身體育教育,僅有理論分析是遠遠不夠的,而是應該對體育教育的內容、評分標準及最后對學生的綜合評分進行規(guī)范。大學生體育課評分標準應該是全方位、全面考量定出來的考核內容。面對評分標準,不同學生都應該有努力的信心,學生無論在身高、素質、愛好及參與體育鍛煉的深度和水平存在多大不同,都偏差不大,符合要求。只有合理推行終身體育教育,給予廣大學生較為全面公平、合理的評分標準,給后進生以進步的信心,定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課后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既能完成學業(yè),又能掌握一兩個體育項目,達到終身參加鍛煉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對體育課的評分標準做適當修改。
表二
通過表二的五個方面的評分,教學技能的考核占40%,其他占60%。無論學生考核情況如何,身體條件如何,只要認真上課,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都能取得一定成績。都可以保證通過體育考核。
3.滲透健康體育是改變學生的不良心理,促進身心正常發(fā)育、增強體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體育可以改變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促進人的生長發(fā)育,增強體質。健康教育,能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并對體育課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健康教育與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運動常識結合在一起,對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巧、提高運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積極影響,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具有極大的幫助。因此,要對大學生進行健康意識培養(yǎng),安排好體育課健康教育的內容是新動向。
人類社會的進步,使大學生擔負著的發(fā)展社會的任務越來越重。同時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現階段的大學生面臨學習負擔重、知識面寬、心理壓力大的形勢。因此,體育課上應讓他們自我放松,自我調節(jié),滿足興趣、愛好,體現自身價值,學習體育知識,提高身體素質。但基于體育教學本身的特殊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會出現由于動作危險性大、難度高、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等情況,另外有些學生由于身體素質差等原因,這些都會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出現焦慮、緊張、抑郁悲觀、松散等情況。如果沒有采取較好的健康教育,則不但達不到教學效果,還可能發(fā)生意想不到的事故。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害怕完成不了動作而被同學嘲笑和教師指責的學生,或者是對體育教學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的學生,要加以正確引導,使其糾正學習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的毛病。又或者是一些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引導產生對抗或頂撞的行為,再或者一些學生自卑心較重,學習消極、不合群,集體項目不熱心參加,等等。如果忽略這些現象,將導致學生不能與教師配合,正常教學無法實施,學生無法完成學業(yè),嚴重的還會出現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對抗,更嚴重的由于想不開會棄學或者是抑郁。因此,教師在施教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認真觀察。對各種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樣做不僅對正常的教學有幫助,而且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有關鍵性的作用,只有在思想上正確引導學生,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才能做到輕裝上陣。樹立正確的學習世界觀,增強學習的信心,無論碰到多大困難和阻力都有勇氣解決。
4.高等學校應樹立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配合快樂體育的實施
快樂體育傳入我國主要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后期,經由翻譯,日本專家講述,赴日留學生介紹,以及一些短期訪日人員的觀后感,等等。這是因為快樂體育在西方及日本都是一定的歷史背景下起作用的。美國和德國是在推行全民健身的時代及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前提下推行快樂體育的。而日本的快樂體育,是在國民注意生活質量,余暇時間的利用,以及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前提下產生和推行的。我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經歷了幾十年的探索,從要求學生學好體育基本技術到通過體育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再經歷基本技術與提高身體素質相結合的階段,高等學校廣大體育工作者取得共識。健康推廣是當前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快樂體育順利推廣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及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4.1這是因為快樂體育的實施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對原來學校體育教學的全盤否定,而應在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改良,使學校體育教學更科學、實事求是,符合廣大師生的愿望,向健康化、終身化、快樂化方向發(fā)展。
4.2高校體育教學的實施是師生的教與學的雙向活動,而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克服參與活動、鍛煉的困難,無論碰到多大困難絕不后退,始終保持快樂的思想意識,認真參與,完成自己的任務。
4.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各個層次學生給予理解,認真分析,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給予正確引導,使他們雖層面不同,但都能以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并根據自己現有的水平,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自己的鍛煉,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
4.4學生本身的先天素質及其對于體育教育接受的快慢程是存在差異的,這就造成他們參加體育教育的動機和愿望不同。教師應了解學生,認知他們的學習愿望,并鼓勵他們參加學習的勇敢精神。如果他們的思想認識、學習動機、學習愿望、對現有水平的認識存在偏差,就會使教師施教的意圖和方法與學生學習的愿望不相適應,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學生與教學相對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快樂體育的教育思想,對不同個性有深刻的認識,尊重學生的人格,并根據教育的對象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
另外,快樂體育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自評和自練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根據教學內容按部就班地教學,并通過練習所教內容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是應對原有的體育思想進行總結,制定出一套更加適應社會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教學規(guī)律。要求體育教學不但教會學生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對掌握體育運動的認識,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和方法。在體育鍛煉中結合集體,與同學建立成互助、互愛、互幫的良好關系。不管體育鍛煉多辛苦,有自己的努力,有別人的幫助,有教師的指導和提示,大家始終處在快樂的氣氛之中。
當前高等學校體育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意識的更新是快樂體育在高等學校有效實施的根本保證,教師要實現教學知識的更新和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的合理運用能夠確保教學的完整性,即學生是否能學好,是否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并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統一教學思想,緊密配合是課程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只有教師及學生各自明確自己應該做些什么,才能實現他們之間的互相結合、互相支持、互相填補。
5.結論
本文通過對高等學校體育教學的概述,認為我國高等學校經歷了多年教學改革,廣大體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各級政府和領導給予大力支持,走過了輝煌的偉大歷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社會是不斷進步的,人類的目光永遠是超前的。當前的體育教學還是運用一些陳舊的教學模式,生搬硬套教學內容,不顧評分標準是否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等等,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當代高等學校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推行終身體育、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認識其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激發(fā)廣大師生學習體育、熱愛體育的熱情。
6.建議
6.1應加快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向“終身化、快樂化、健康化”轉變,正確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教學。
6.2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在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改革的同時,應加快考核內容、評分標準的改革。
6.3應定期組織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討會,并由一些工作出色、改革有特色的院校推廣改革經驗。
參考文獻:
[1]曹海燕.從終身體育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5.
[2]黃旭.論高校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之實施[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2):125-126.
[3]楊晗.論高校體育教學與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yǎng)和形成[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3):86-88.
[4]宋大維.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革思路的思考[J].學校體育學,2013,(28).
[5]吳津津.對我國高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設想[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26(6):167.
[6]黃浩軍,沈貞偉,郭惠平.高等體育校目標管理中目標體系構建的理論與實踐[J].武漢體育學院報,2010,44(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