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華+盛丹
[摘要] 目的 探討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脊椎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為輕度組、中度組及重度組各45例,均由螺旋CT檢查確診并將其作為陽性判斷的標準并行X線平片檢查。結果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X線平片診斷脊椎骨折優(yōu)點顯著,對其臨床診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聯合多種方法互補單項檢查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 脊椎骨折;價值;X線
[中圖分類號] R68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7-0068-02
Value analysis of X-ray diagnosis of vertebral fractures
CAO Xiuhua SHENG Dan
Radiology Department, Dalian City Jinzhou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alian 11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X-ray diagnosis of vertebral fract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35 cases with vertebral fractures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mild group,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 and each group included 45 cases, by the spiral CT diagnosis it was a positive judgment standard parallel X-ray examination. Results X-ray diagnosis rat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Vertebral rotation dlislocation of 12 cases, vertebral compression of 25 cases, detected by X-ray The diagnosis rate was up to 100.00%. CT score of the diagnosis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the moderate group, seve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X-ray diagnosi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agnosis of vertebral fracture scores of mild groups between X-ray and CT(P>0.05). Conclusion X-ray diagnosis of vertebral fracture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ts clinical diagnosis, bu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methods of clinical inadequacy of complementary insp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individual patients.
[Key words] Vertebral fractures; Worth; X-ray
脊椎骨折在臨床較為常見,是當前我國常見的一種預后較差的疾病[1]。在老年人中有較高的脊椎骨折發(fā)生率,而胸腰段為常見的發(fā)病部位,由于脊椎骨折臨床特征不明顯,并且其臨床分型較為復雜,所以,在脊椎骨折的治療中準確的臨床診斷是關鍵問題[2],X線平片能使患者骨折部位的骨折線走向、脊椎結構等顯示更清晰,在脊椎骨折的臨床診斷中有重要的意義[3]。本文回顧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脊椎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X線檢查,將檢查結果與作為陽性判斷標準的螺旋CT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期探討X線平片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脊椎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由CT診斷確診。男80例,女55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72歲,平均(47.2±8.3)歲,受傷原因分別為摔跌38例,高空墜落21例,車禍39例,暴力導致12例,壓砸導致14例,其他原因導致共11例。將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為三組各45例,脊椎骨折輕度組(輕度組)為脊柱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且有麻木、疼痛等不適感的患者;脊椎骨折中度組(中度組)為生理反射及感覺均呈現部分減退或者消失,肌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不完全癱瘓的患者;脊椎骨折重度組(重度組)為受傷平面以下或雙下肢出現肌力為0級,感覺、運動功能、生理反射均完全消失,大小便失去控制,即完全癱瘓的患者[1],三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135例脊椎骨折患者均由螺旋CT檢查確診并將其作為陽性判斷的標準,CT機型選擇東芝Aqyilion 16 CT 掃描儀,患者仰臥,層厚3 mm,間隔1.5 mm,螺距1.5 mm,以骨窗及軟組織窗觀察,掃描完成后將原始數據減薄重組,重組層厚2 mm,間隔1 mm。所有的研究對象均采用飛利浦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tǒng)(DR)行X線檢查,患者取側臥位,基線為腰椎體上緣,周邊連續(xù)軸進行X線片拍攝,以確定損傷程度及明確椎體有無損傷,根據嚴重程度將各個方面均分為3個等級,并分別賦予1、2、3分,患者的最后評分為各項分數的總和,15分為最高分,患者的脊椎骨折評分越高提示疾病越嚴重[4]。各組患者計分后取平均值,將X線平片檢查結果與CT結果進行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的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X線平片及CT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比較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3,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其他癥狀的診出情況見表1。
表1 X線平片及CT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比較
2.2 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
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8、6.63,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74,P>0.05)。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x±s,分)
3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及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脊椎骨折已經成為常見的外傷性骨折,約占全身性骨折的5%~6%,以胸腰段脊椎較為常見。摔跌傷、高空墜落傷及車禍傷等均為常見的損傷原因,并且多伴有腰臀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及腰部疼痛等臨床表現,脊椎骨折損傷復雜,病情較急,其中爆裂型骨折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準確的影像學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
目前螺旋CT仍然是診斷脊椎骨折的金標準,但是價格昂貴導致其在醫(yī)院中不能廣泛普及,而X線檢查具有費用較少、診斷較為準確等特點使其在脊椎骨折的臨床診斷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6,7](見圖1),X線平片是脊柱骨折的初檢手段,能較好地診斷損傷部位、范圍及椎體序列等,而且也能較為客觀的反映骨折后導致的脊椎曲度變化及椎體壓縮程度,椎間隙的變化也能通過椎體上下緣與后緣連線清晰的顯示,輕微脊椎骨折不易顯示骨折線,由于平片的影像重疊關系,采用X線平片檢查較難診斷[8]。此外,X線平片檢查的不足之處包括對骨折類型、嚴重程度及外傷范圍不夠敏感。本次研究結果表明,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提示X線對上述兩種癥狀的診斷能力較好。研究中對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結果表明,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X線平片檢查輕度脊椎骨折患者效果較好,可能是由于輕度骨折為穩(wěn)定性骨折,無脫位、椎管狹窄導致。而重度組及中度組患者的損傷較為復雜,X線平片檢查在疾病嚴重程度的區(qū)分方面效果不佳[9]。
總之,X線平片診斷脊椎骨折優(yōu)點顯著,如快速、患者需要支付費用較少,有利于減輕患者的醫(yī)療負擔,圖像更為直觀等,對脊柱骨折的臨床診斷有重要的意義,在所有的癥狀中診斷最為有效的為椎體旋轉脫位及椎體壓縮,但不足之處在于對脊椎骨折嚴重程度診斷效果不佳,在中度及重度骨折患者中表現的尤為顯著。所以,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聯合多種方法互補單項檢查的不足之處,以確保臨床準確診斷不同骨折程度,制定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湯鵬.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患者診斷價值的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8):159-160.
[2] 王培,周生明. 外傷性脊椎骨折的影像學鑒別診斷[J]. 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6):391-392.
[3] 黃智棠,邱凱濤,姚海東. 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6):19-20.
[4] 魏強. 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28):73-75.
[5] 劉悌,李行勝. 脊椎骨折X線平片與螺旋CT對比分析[J]. 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30(4):327-329.
[6] 王以軍,烏開西. 脊椎骨折的X線平片與CT診斷分析[J]. 現代醫(yī)學影像學,2012,21(4):233-234.
[7] 莫永峰. 放射平片與CT對脊椎骨折診斷價值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2,33(6):1283.
[8] 任克儉. X線平片與螺旋CT在脊椎骨折檢查中的價值對比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2,33(6):1163.
[9] 范宏偉. X線平片、CT與MRI對脊柱骨折診斷的對比研究[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8):304-305.
(收稿日期:2014-02-19)endprint
1.2方法
135例脊椎骨折患者均由螺旋CT檢查確診并將其作為陽性判斷的標準,CT機型選擇東芝Aqyilion 16 CT 掃描儀,患者仰臥,層厚3 mm,間隔1.5 mm,螺距1.5 mm,以骨窗及軟組織窗觀察,掃描完成后將原始數據減薄重組,重組層厚2 mm,間隔1 mm。所有的研究對象均采用飛利浦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tǒng)(DR)行X線檢查,患者取側臥位,基線為腰椎體上緣,周邊連續(xù)軸進行X線片拍攝,以確定損傷程度及明確椎體有無損傷,根據嚴重程度將各個方面均分為3個等級,并分別賦予1、2、3分,患者的最后評分為各項分數的總和,15分為最高分,患者的脊椎骨折評分越高提示疾病越嚴重[4]。各組患者計分后取平均值,將X線平片檢查結果與CT結果進行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的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X線平片及CT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比較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3,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其他癥狀的診出情況見表1。
表1 X線平片及CT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比較
2.2 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
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8、6.63,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74,P>0.05)。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x±s,分)
3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及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脊椎骨折已經成為常見的外傷性骨折,約占全身性骨折的5%~6%,以胸腰段脊椎較為常見。摔跌傷、高空墜落傷及車禍傷等均為常見的損傷原因,并且多伴有腰臀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及腰部疼痛等臨床表現,脊椎骨折損傷復雜,病情較急,其中爆裂型骨折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準確的影像學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
目前螺旋CT仍然是診斷脊椎骨折的金標準,但是價格昂貴導致其在醫(yī)院中不能廣泛普及,而X線檢查具有費用較少、診斷較為準確等特點使其在脊椎骨折的臨床診斷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6,7](見圖1),X線平片是脊柱骨折的初檢手段,能較好地診斷損傷部位、范圍及椎體序列等,而且也能較為客觀的反映骨折后導致的脊椎曲度變化及椎體壓縮程度,椎間隙的變化也能通過椎體上下緣與后緣連線清晰的顯示,輕微脊椎骨折不易顯示骨折線,由于平片的影像重疊關系,采用X線平片檢查較難診斷[8]。此外,X線平片檢查的不足之處包括對骨折類型、嚴重程度及外傷范圍不夠敏感。本次研究結果表明,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提示X線對上述兩種癥狀的診斷能力較好。研究中對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結果表明,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X線平片檢查輕度脊椎骨折患者效果較好,可能是由于輕度骨折為穩(wěn)定性骨折,無脫位、椎管狹窄導致。而重度組及中度組患者的損傷較為復雜,X線平片檢查在疾病嚴重程度的區(qū)分方面效果不佳[9]。
總之,X線平片診斷脊椎骨折優(yōu)點顯著,如快速、患者需要支付費用較少,有利于減輕患者的醫(yī)療負擔,圖像更為直觀等,對脊柱骨折的臨床診斷有重要的意義,在所有的癥狀中診斷最為有效的為椎體旋轉脫位及椎體壓縮,但不足之處在于對脊椎骨折嚴重程度診斷效果不佳,在中度及重度骨折患者中表現的尤為顯著。所以,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聯合多種方法互補單項檢查的不足之處,以確保臨床準確診斷不同骨折程度,制定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湯鵬.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患者診斷價值的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8):159-160.
[2] 王培,周生明. 外傷性脊椎骨折的影像學鑒別診斷[J]. 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6):391-392.
[3] 黃智棠,邱凱濤,姚海東. 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6):19-20.
[4] 魏強. 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28):73-75.
[5] 劉悌,李行勝. 脊椎骨折X線平片與螺旋CT對比分析[J]. 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30(4):327-329.
[6] 王以軍,烏開西. 脊椎骨折的X線平片與CT診斷分析[J]. 現代醫(yī)學影像學,2012,21(4):233-234.
[7] 莫永峰. 放射平片與CT對脊椎骨折診斷價值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2,33(6):1283.
[8] 任克儉. X線平片與螺旋CT在脊椎骨折檢查中的價值對比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2,33(6):1163.
[9] 范宏偉. X線平片、CT與MRI對脊柱骨折診斷的對比研究[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8):304-305.
(收稿日期:2014-02-19)endprint
1.2方法
135例脊椎骨折患者均由螺旋CT檢查確診并將其作為陽性判斷的標準,CT機型選擇東芝Aqyilion 16 CT 掃描儀,患者仰臥,層厚3 mm,間隔1.5 mm,螺距1.5 mm,以骨窗及軟組織窗觀察,掃描完成后將原始數據減薄重組,重組層厚2 mm,間隔1 mm。所有的研究對象均采用飛利浦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tǒng)(DR)行X線檢查,患者取側臥位,基線為腰椎體上緣,周邊連續(xù)軸進行X線片拍攝,以確定損傷程度及明確椎體有無損傷,根據嚴重程度將各個方面均分為3個等級,并分別賦予1、2、3分,患者的最后評分為各項分數的總和,15分為最高分,患者的脊椎骨折評分越高提示疾病越嚴重[4]。各組患者計分后取平均值,將X線平片檢查結果與CT結果進行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的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X線平片及CT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比較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3,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其他癥狀的診出情況見表1。
表1 X線平片及CT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比較
2.2 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
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8、6.63,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74,P>0.05)。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x±s,分)
3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及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脊椎骨折已經成為常見的外傷性骨折,約占全身性骨折的5%~6%,以胸腰段脊椎較為常見。摔跌傷、高空墜落傷及車禍傷等均為常見的損傷原因,并且多伴有腰臀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及腰部疼痛等臨床表現,脊椎骨折損傷復雜,病情較急,其中爆裂型骨折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準確的影像學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
目前螺旋CT仍然是診斷脊椎骨折的金標準,但是價格昂貴導致其在醫(yī)院中不能廣泛普及,而X線檢查具有費用較少、診斷較為準確等特點使其在脊椎骨折的臨床診斷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6,7](見圖1),X線平片是脊柱骨折的初檢手段,能較好地診斷損傷部位、范圍及椎體序列等,而且也能較為客觀的反映骨折后導致的脊椎曲度變化及椎體壓縮程度,椎間隙的變化也能通過椎體上下緣與后緣連線清晰的顯示,輕微脊椎骨折不易顯示骨折線,由于平片的影像重疊關系,采用X線平片檢查較難診斷[8]。此外,X線平片檢查的不足之處包括對骨折類型、嚴重程度及外傷范圍不夠敏感。本次研究結果表明,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的診出率明顯低于CT(P<0.05)。其中,X線檢出椎體旋轉脫位12例,椎體壓縮25例,診出率高達100.00%。提示X線對上述兩種癥狀的診斷能力較好。研究中對不同程度患者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結果表明,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明顯高于X線平片診斷(P<0.05),輕度組患者的X線平片及CT診斷脊椎骨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X線平片檢查輕度脊椎骨折患者效果較好,可能是由于輕度骨折為穩(wěn)定性骨折,無脫位、椎管狹窄導致。而重度組及中度組患者的損傷較為復雜,X線平片檢查在疾病嚴重程度的區(qū)分方面效果不佳[9]。
總之,X線平片診斷脊椎骨折優(yōu)點顯著,如快速、患者需要支付費用較少,有利于減輕患者的醫(yī)療負擔,圖像更為直觀等,對脊柱骨折的臨床診斷有重要的意義,在所有的癥狀中診斷最為有效的為椎體旋轉脫位及椎體壓縮,但不足之處在于對脊椎骨折嚴重程度診斷效果不佳,在中度及重度骨折患者中表現的尤為顯著。所以,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聯合多種方法互補單項檢查的不足之處,以確保臨床準確診斷不同骨折程度,制定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湯鵬. 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患者診斷價值的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8):159-160.
[2] 王培,周生明. 外傷性脊椎骨折的影像學鑒別診斷[J]. 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6):391-392.
[3] 黃智棠,邱凱濤,姚海東. 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6):19-20.
[4] 魏強. X線診斷脊椎骨折的臨床價值[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28):73-75.
[5] 劉悌,李行勝. 脊椎骨折X線平片與螺旋CT對比分析[J]. 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30(4):327-329.
[6] 王以軍,烏開西. 脊椎骨折的X線平片與CT診斷分析[J]. 現代醫(yī)學影像學,2012,21(4):233-234.
[7] 莫永峰. 放射平片與CT對脊椎骨折診斷價值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2,33(6):1283.
[8] 任克儉. X線平片與螺旋CT在脊椎骨折檢查中的價值對比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2,33(6):1163.
[9] 范宏偉. X線平片、CT與MRI對脊柱骨折診斷的對比研究[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8):304-305.
(收稿日期:2014-02-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