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楠
阿莫西林分散片與阿莫西林膠囊的藥代動力學對比分析
孟 楠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膠囊與阿莫西林分散片應用于人體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差異,對比兩種藥物的醫(yī)學應用價值。方法回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3例,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實驗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借助高效液相色譜法監(jiān)測兩組患者的血藥濃度,對比兩組藥物的起效速度與療效。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最大血藥濃度(P<0.05)以及血藥濃度下面積(P<0.01)高于對照組,達峰時間與分布半衰期低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結論同阿莫西林膠囊相比,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達峰時間短,半衰期小,起效更快。
阿莫西林分散片;阿莫西林膠囊;藥代動力學;對比;分析
阿莫西林(Amoxicillin)屬青霉素類藥物,可破壞敏感細菌的細胞壁,具有耐酸、口服吸收好的優(yōu)點,臨床上常用它治療軟組織感染、皮膚感染、胃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1]。本文將分析阿莫西林膠囊與阿莫西林分散片應用于人體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差異,對比兩種藥物的醫(yī)學應用價值,現(xiàn)報導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1月~9月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3例,將其分成實驗組20例,對照組13例。實驗組中,男14例,女6例,年齡19~38歲,平均年齡26.44歲;對照組中,男7例,女6例,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29.12歲。全部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噴嚏、呼吸不暢,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全部患者無肝、腎、血液疾病、糖尿病以及其它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比較兩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準備阿莫西林膠囊、阿莫西林分散片、高速離心儀、漩渦混合器、純化水、乙腈、柱溫箱、紫外檢測器[2]以及高效液相色譜儀,取得兩組同意后,叮囑對照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叮囑實驗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劑量均為500mg,用藥兩小時內禁食禁飲,分別于用藥2h、4h、6h、9h、12h、20h、28h采集患者血液,每次抽取患者血壓3ml,將采集到的血漿置入肝素試管,分析血漿,后借助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記錄并對比兩組的最大血藥濃度、血藥濃度下面積、藥物達峰時間及分布半衰期。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與兩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相關的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3])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借助正負標準差表達兩組最大血藥濃度、血藥濃度下面積、藥物達峰時間及分布半衰期,組間差異比較應用t檢驗,若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非常顯著。
兩組檢驗樣品均取得了較佳的分離效果,峰型對稱性良好,經(jīng)臨床統(tǒng)計對比,實驗組患者的最大血藥濃度及血藥濃度下面積高于對照組,達峰時間與分布半衰期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充分說明,阿莫西林膠囊較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起效速度更快,療效更佳。阿莫西林分散片與阿莫西林膠囊的藥代動力學對比分析,詳見表1。
表1 阿莫西林分散片與阿莫西林膠囊的藥代動力學對比分析[n,%]
阿莫西林膠囊存在軟件囊與硬膠囊之分,軟膠囊由膜材料及其內容物組成,硬膠囊又稱空心膠囊,由兩部分帽體組成。膠囊劑易揮發(fā),口感較差,可在口腔內分解,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黏膜及食道黏膜。分散片是新研制出來的制劑,遇水后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勻粘性懸液,阿莫西林分散片制做工藝比較簡單,穩(wěn)定性較強,服用方便,崩解迅速,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小,但分散片對質量要求較高,對包裝材料的隔濕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制作及貯藏成本高于阿莫西林膠囊。
本文分析了阿莫西林膠囊與阿莫西林分散片應用于人體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差異,將3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別給予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膠囊,經(jīng)臨床監(jiān)測,實驗組患者的最大血藥濃度及血藥濃度下面積高于對照組,達峰時間與分布半衰期低于對照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兩組數(shù)據(jù)出現(xiàn)了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充分表明,阿莫西林膠囊較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達峰時間短,半衰期小,起效更快,治療效果更好。
從藥代動力學角度看,阿莫西林分散片優(yōu)于阿莫西林膠囊,但阿莫西林膠囊也存在自身優(yōu)點,膠囊制劑既能保護患者呼吸道及消化器官,又能防止藥物被人體胃酸破壞,保護藥物藥性[4]。因此,不能因為阿莫西林分散片具有起效快、治療效果佳的優(yōu)點就盲目選用,在臨床治療時,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合理選擇藥物。此外,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驗人體血液濃度,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可在各類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分析當中應用。
[1] 孟兆珂.阿莫西林分散片與阿莫西林片的藥代動力學比較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7(13):80-82.
[2] 張平.阿莫西林分散片在健康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6(05):640-641.
[3] 劉立軍,岳紅坤,王景翔,等.阿莫西林分散片的穩(wěn)定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2(01):102-104.
[4] 譚璐,韓勇,蘇玉永,等.兩種規(guī)格阿莫西林分散片生物等效性研究[J].醫(yī)藥導報,2009,7(23):849-851.
R969.1
A
1673-5846(2014)02-0238-02
牡丹江醫(yī)學院藥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