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謹
【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語文實踐活動的進行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語文應用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其人文素養(yǎng)。但是目前,在很多中職院校學生中,對于語文的厭學情況大有存在,探討有效的課堂教學途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關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拓展延伸性的途徑探索,實現(xiàn)中職語文的有效教學是每一位教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中職語文 教學效率 途徑
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語文實踐活動的進行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語文應用能力,然而目前,多數(shù)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大有被邊緣化的趨勢,學生中厭學情況大有存在,這種現(xiàn)象也直接影響到了中職院校語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教學熱情。如何對中職語文教學進行改革,是每一位任課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探討有效的課堂教學途徑對于煥發(fā)中職語文新的生命力具有重要影響。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厭學情緒重
受“普高熱”的影響,中職院校學生生源減少,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這種綜合素質的低下在學習方面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多數(shù)學生基礎知識差、知識面狹窄,學習習慣不好,缺乏學習興趣,加上一貫的語文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厭學情緒較重。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乏味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老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單一乏味,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授課方式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互動少,使得本就興趣低下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是提不上興致,十分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3.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不能接軌
盡管中職學生多是處于高中生年齡狀態(tài),但中職教育卻與高中教育具有較大差別,職業(yè)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會更多的關注到生活實際方面,立足于學生未來就業(yè)和發(fā)展。但是在中職教育的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教材內容的選擇往往脫離生活實際,只簡單的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與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這種偏離中職教育的實際教學目標,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方式,不注重學生的真正需求,導致教學效果不良,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普遍不高。
4.教學缺少語文生活實踐
文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處處有語文,在語文的教學活動中,應當適當安排一些社會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語文。但目前很多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僅限于教材,很少甚至基本不安排相關課外活動,脫離生活實踐的語文學習,自然少了很多樂趣,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盡量使課堂內容豐富多彩,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教學方法如:
1.多考慮職業(yè)教育的目標
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高教育,其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的關注學生今后的就業(yè)方面,應當把教學內容設置和職業(yè)教育的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合理安排教學活動,使其符合中職教育目標。教師在授課時,要多考慮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針對課程中不同的知識點有針對性的重點對某些知識點作深入講解,并在講解的過程中多涉及一些與學生專業(yè)有關的內容。
2.合理拓展教材知識
盡管我們一再強調中職語文教學要盡量生活化,但同時要注意教學始終不能脫離教材,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以語文教材作為參考基礎,根據(jù)教材內容合理適當?shù)剡M行相關知識的拓展,拓展的這一部分知識應當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為主,通過知識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培養(yǎng)其人文素養(yǎng)。
3.改革教學方法
3.1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教學由于其具有的一些特殊優(yōu)勢,如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音頻文件等,使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內容轉換成較為直觀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幫組學生充分理解書本知識,另一方面,還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課前充分準備好與課堂內容有關的素材,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但要注意,盡管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很多時候教學效果可能不如多媒體教學方法,但作為一種經(jīng)典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其在某些方面的教學效果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可以搭配使用,但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能因為多媒體技術的便攜操作而遺棄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更不能一味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棄多媒體教學方法不用。
3.2行為導向教學
行為導向教學又稱實踐導向教學,是以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相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其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①模擬教學:也即讓學生在臨床實訓基地或為教學需要而人為建造的情境中模擬實踐,模擬實踐內容主要是與學生本專業(yè)有關的知識、技能。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術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②案例教學:也即在教學過程中舉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在分析討論過程中,學生會運用到一些相關專業(yè)知識,以這樣一種方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其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學習能力。③角色扮演:是在教學活動中,設置特定的社會情境,讓學生來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了解和熟悉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與社會群體,在扮演這一角色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相應的問題,如何恰當?shù)奶幚眍愃茊栴},也是強化相關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一種方法。
【參考文獻】
[1]徐涵. 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4).
[2]林國蘭.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 科技信息.2011(10).
[3]胡敏華. 新課改視野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J]. 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23):43-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