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勇
摘 要: 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對完成義務教育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物理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學科優(yōu)勢,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巧妙設計教學過程,長期堅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穩(wěn)定,學習成績進步,學習能力提高,使感觀上的快樂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快樂。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快樂學習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要求辯證地處理知識與能力、教學與教育、教學與發(fā)展的關系,使學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藝術。
一、設計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即使是剛學物理的學生,其頭腦中對物理知識的了解總有些“科學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誤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現(xiàn)象時,介紹實驗情景:在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于學生總認為眼睛看到的魚的位置是準確的,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會對一些自然現(xiàn)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fā)現(xiàn)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樣的引入,將光學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具有操作性,同時把學生帶入叉魚的情景中,符合初中生對新鮮事物好奇的特點,因而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就為接下來通過實驗研究光的折射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學生心靈,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將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動力,這樣才能產生藝術效果。
二、加強訓練,提高實驗操作能力
在物理學習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兩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guī)范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guī)律或定律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shù)都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物理規(guī)律或定律的陳述,一般都是條件式陳述或因果關系式陳述。靈活運用上述規(guī)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規(guī)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guī)范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熟練掌握,在掌握的基礎上才能得到操作技巧。實驗操作時要手腦并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問題。對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要求自己知道實驗原理,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對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
三、促使學生智能與情感和諧發(fā)展
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充滿尊重、關心和期待的愛心。物理教學活動是在知識與情感兩條線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中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和諧滲透對認識智能目標的實現(xiàn)起著催化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捧出愛心,傾注愛意,喚起學生對物理的喜愛,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保持學生的高昂情緒,挖掘學生的愛學因素,陶冶學生的愛美情操,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師充滿愛心的教育和引導下,學生就會產生感情的遷移,從而促進學生情感的健康發(fā)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質的形成。
四、采用靈活機制,駕馭課堂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應運用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如果是習題課,首先要努力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根據(jù)題目的難易程度采取不同方式。如有爭論性題目或者答案不唯一的,我就以課堂討論、辯論等形式解決。遇到簡單一點的,有時請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講解給同學們聽,學生非常喜愛聽,個個躍躍欲試。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學生動口的機會大大增加,也激發(fā)了學生動口的興趣,思維空前活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家的好評,教學質量在無形中得到了提高。
五、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物理
我認為只有通過學生交流和討論,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問題,才能使他們更積極地解決問題,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才能形成更積極的班風和學風,也才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物理的樂趣,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這是江南中學提倡的生本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師主導地位的體現(xiàn)。交流討論是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所以我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討論和交流的機會,特別注重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緩解學生課堂疲勞,讓學生有更寬廣的空間進行交流和討論,有更多發(fā)表獨立見解的余地,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學物理所帶來的樂趣,更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階段是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會影響學生高中乃至大學物理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學生在小學時習慣于具體的形象思維,他們善于通過具體事物學習,而不善于學習抽象的內容。初中物理概念是進行物理思維和運用物理方法的基礎,是在物理事實的基礎上抽象概括的產物,因此,教學中要采用大量學生已具備的感性知識,對缺乏感性認識的則配備演示實驗,并用淺顯的語言和豐富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思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轉化。
總之,物理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學科優(yōu)勢,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巧妙設計教學程序。長期堅持,就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穩(wěn)定,學習成績進步,學習能力提高,使學生由感觀上的快樂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快樂。學生長期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能自覺克服學習困難,促進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