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工民建設項目增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使用量明顯增加。本文主要針對其建設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產(chǎn)生情況的相關原因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施工前期的工程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給形成的裂縫的修補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工民建;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
混凝土作為一種由砂石、骨料、水泥、等其他材料共同混合制成的非均質的脆性工程施工材料,具有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變形和約束等一系列問題,這也使得混凝土裂縫成了建筑工程中最常見的問題。裂縫的存在和發(fā)展通常會使內部的鋼筋等材料產(chǎn)生腐蝕,降低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耐久性及抗?jié)B能力,影響建筑物的外觀、使用壽命,嚴重的將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所以,在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中對裂縫應當采用有效手段進行解決。
1 工民建過程中裂縫形成的原因
在工民建過程中,造成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出現(xiàn)裂縫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幾個方面:
1.1 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質情況產(chǎn)生的裂縫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質情況會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裂縫。例如: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由于干縮引起的體積變形受到約束時產(chǎn)生的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水化時產(chǎn)生的大量水化熱得不到散發(fā),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而產(chǎn)生的裂縫等。在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因自身的性質產(chǎn)生的裂縫最為常見。
1.2 建筑構件超載產(chǎn)生的裂縫
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構件在超出設計要求的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內力彎矩,出現(xiàn)垂直于構件縱軸的裂縫,構件在較大剪力作用下,產(chǎn)生斜裂縫,并向上、下延伸。
1.3 建筑物均勻沉降產(chǎn)生的裂縫
建筑物的基礎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也可能會產(chǎn)生裂縫,而且隨著沉降的進一步發(fā)展,裂縫會進一步擴大。
2 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裂縫的主要解決辦法
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發(fā)生變形以及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建筑外荷載應力超載造成的結構壓力過大引起變形,另外就是受到溫度變形造成的裂縫[1]。針對這幾種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在進行結構裂縫的修整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2.1 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裂縫控制
針對工民建結構裂縫出現(xiàn)情況應當采取相應的預防手段,對其加以控制。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進行科學準確的計算才能保證期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良好進行。因此,其建筑工程設計應當形成計算模型的復合結構,設計期就應當對裂縫情況進行預防機制的制定。從整體上對裂縫的程度進行有效范圍的控制。具體內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程建筑的設計階段,對工程設計人當進行嚴格的要求與管理,在確保其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平面盡量平面化,規(guī)范建筑設計方案,避免過于復雜的造型產(chǎn)生較多附加應力,從而導致裂縫增多。
(2)設計階段應當對工程建筑結構比例進行合理規(guī)劃。建筑物的長高比出現(xiàn)不合理情況時會造成建筑物的剛性減弱,因此,在設計階段應當合理形成建筑物相關數(shù)據(jù)比例情況。
(3)設計過程中還應當對建筑物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不用的受力結構會造成載荷情況出現(xiàn)不均勻,進而影響應力集中。
(4)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發(fā)生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其建筑也會在應力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形情況,進而形成裂縫。針對這樣的問題應當從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增加建筑基礎剛度條件下減輕不均勻沉降。
2.2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裂縫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其進行裂縫控制是保證建筑施工質量,有效解決裂縫問題最主要方式之一。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除了能夠從設計階段對裂縫進行控制之外,還應當從施工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
2.2.1 施工過程中的前期預防與控制
施工過程中的前期防控主要是針對施工過程中一些項目的查漏補缺,主要包括對建筑施工的設計圖紙進行復核,保障建筑施工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實施。針對圖紙中存在于實際施工情況不相符的地方進行及時的修整與整改,并對相關設計部門進行反饋。在進行前期防控過程中最為主要的一項就是對圖紙的會審,主要內容有幾個方面:首先,對圖紙中可能出現(xiàn)被疏漏的使施工容易產(chǎn)生裂縫的設計內容進行會審,內容主要包括無法明確設計構造、在設計計算時沒有將收縮變形納入考慮范圍、伸縮縫以及后澆帶設計不合理等。其次,要對設計中容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或者結構斷面突變的地方進行審閱。合理設置鋼筋,不能過少,亦不能太粗,大體積混凝土鋼筋配置率不能小于最低允許值。此外,還要注意施工組織設計的合理性,根據(jù)特定的結構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3]。
2.2.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控制辦法
在對建筑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裂縫防治的控制過程中,最先應當對其建筑材料采取相應的辦法進行有效控制。其材料應當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采購,檢查流程也應當嚴格執(zhí)行,對于不符合建筑要求的,不予使用。水泥要盡量選用水化熱較低的,安定性要好;粗骨料的空隙要小,不能含有有害雜質;粗糙石則保證其中含有的黏土量不能超過總量的1%;最好選用中砂作為細骨料,與粗骨料一樣空隙要小,而且不能含有太多的雜質及泥土;外摻料的選用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選擇好建筑材料后,應當對其配合比情況進行重新確認,保證其合理性。
進行澆筑作業(yè)過程中,應當要對鋼筋提前定位,澆筑開始后,則不能隨意踩踏或對鋼筋進行移動;一旦施工現(xiàn)場出現(xiàn)溫度較高以及風力較大的情況,則需要采取灑水養(yǎng)護?;炷潦┕ふ麄€過程應當采取不間斷養(yǎng)護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還能避免造成混凝土硬化,防止出現(xiàn)失去過多的水分的情況發(fā)生。根據(j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經(jīng)驗,工程施工中的預埋線管處最容易發(fā)生裂縫現(xiàn)象,尤其是管線相對集中的地方[3],因此,應對極愛強對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強化處理。
2.3 裂縫的彌補措施
施工中,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裂縫的情況應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對板面出現(xiàn)裂縫,而且樓板墊層厚度又相對較大的,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將強度情況較好的鋼絲網(wǎng)鋪設至裂縫處。發(fā)生龜裂處,首先應當進行清理,盲目施工造成雜質殘留,對清理完成后的環(huán)氧漿液進行灌注,并進行涂刷封閉。對于板底出現(xiàn)裂縫的,則可采用黏貼強度較高的復合增強纖維,在進行材料選擇的過程中,還盡量確保其寬度滿足工程需要。在此基礎上,還應當根據(jù)施工條件,其寬度下的處理效果應當有所保障。發(fā)生裂縫比較大以及貫通性時,應當采用結構膠黏鋼來補強。
3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近些年我國工民建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建筑市場發(fā)展趨勢良好,相關部門針對其建筑質量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確保其建筑生產(chǎn)的安全性。因此,在進行生產(chǎn)建筑施工過程中,相關單位都首先將強調安全生產(chǎn)作為建筑施工的首要問題進行解決。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對安全生產(chǎn)具有重大影響,加強對其結構性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的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相關的設計人員應當對其裂縫情況綜合考慮在內,確保安全建設生產(chǎn)。保障工程建筑質量,實現(xiàn)經(jīng)濟建設的良好運行。
參考文獻
[1]n-780-83《水工建筑物鋼襯鋼筋泥凝土結構設計參考資料》.見:北京:聯(lián)鋼襯鋼筋泥凝上hi力管道設計與施工編輯委員會編譯.《前蘇聯(lián)鋼襯鋼筋泥凝土FK力哲道設計與施丁》[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
[2]Park S, Kwon S, Jung S H. Analysis technique for chloride penetration in cracked concrete usingequivalent diffusion and permeation[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29:183~192.
[3]李春秋,陳輩元.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構件裂縫控制的若干問題.建筑結構,2010,37(1):114~119.
作者簡介:黃逢萍(1983-),女,漢族,貴州貴陽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工作和研究方向是建筑結構設計方面。